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学习贯彻党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提纲(2022年),供大家参考。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切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提纲
同志们: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在回望历史、聚焦当下、展望未来的历史贯通中,在揭示5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当前,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这里,我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共同学习提高。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内涵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旗帜鲜明、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气势磅礴,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篇之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之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实质,关键要把握五点。
(一)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对于团结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事业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求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自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给中华民族新的蓬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中国进一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概括其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总书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抵达这样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归其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历史充分证明,只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势不可挡。现实也充分表明,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有了无比坚强的前进力量。
(二)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运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1956 年的中共八大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 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量变引起质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具体来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依据在于生产力的供给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侧间的关系。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业待兴,恢复国民经济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是中心任务。待到改革开放初期,“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从“温饱”奔向“小康”、从“生存”步入“发展”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如今,中国人均名义GDP已从1955年的150元、1980年的463元逐步跃升至2016年的53974元,同时居民恩格尔系数也从建国初期的“贫困”、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逐步降低至2016年的30.1%,距离“富足”标准只有一步之遥,综合国力与生活水平均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劳动生产率及其潜力不可同日而语。于是,从“基本小康”跃向“全面小康”,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加美好的生活自然成为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这些“非物质”“非文化”的需求同样亟待满足。“新矛盾”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正在于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对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判断,说明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接着出现。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的历史。
(三)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围绕两大布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和举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四梁八柱”性质的基本框架结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同时,围绕贯彻落实这两大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在分别阐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时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五)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觉得,要做到“三个准确把握”。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用“八个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必须全面贯彻落实。
(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过去五年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民族复兴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大手笔谋划国内国际大局,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力度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政治清明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持续繁荣前所未有,文化自信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前所未有,强军建设前所未有,大国地位前所未有。这些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的历史意义在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它的时代意义在于,真正拿出民族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并付诸实施,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纪元。它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发挥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核心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个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革命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风范和个性魅力,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旗帜和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火炬,在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引航和推进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与坚定信念,他站在历史的高点,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引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爱戴,不愧为英明领袖,不愧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党的一代核心。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千里之行,始终足下。党的十九大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指明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行动。当前,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过硬举措施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一要抓学习、抓宣传。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立即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篇章。要强化教育培训。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进行封闭式集中学习培训,采取聘请专家讲课、组织中心组成员观摩学习、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方法,让中心组成员学有所获。分层次举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坚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轮训。基层各级党组织要通过举办各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误生产的学习班,集中一段时间分期分批轮训党员干部,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学懂学透,用以指导工作和生活。要强化巡回宣讲。选调政治素质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党校教师组成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做好集中培训和集体备课,按照高质量、多层次、全覆盖的要求,分赴各地,广泛开展面向基层和广大群众的宣讲活动,确保学习覆盖到全体党员、各个层面,让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要开展理论研讨。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研讨会,邀请省上或中央有关团体的专家、教授做专题辅导,联系实际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
二要抓落实、抓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落实、在行动。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抓学习、创新思路谋发展,切实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聚焦任务再细化再推进。年初,我们确立的“”等重点工作任务,现在已到了第四季度,要进行全面盘点、全面梳理,*******;
要聚焦思路再谋划再完善。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思路,把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三要抓自身、抓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切实增强“八项本领”。增强学习本领,就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
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就是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就是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的能力,提高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
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就是要牢固树立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是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同志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承载新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篇章!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