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6篇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6篇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6篇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1

  同志们: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一、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

  明理是前提、增信是保障、崇德是动力,力行才是最终目标。学史力行,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彰显使命与担当、诠释初心与情怀。百年征程再出发,砥砺奋进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史力行中坚定信仰、信念与信心,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让信仰的火炬指引“力行”方向,把牢“定盘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一次次奋起,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余秋里……他们都深刻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学史力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前行方向,以铁一般的信仰、钢一般的意志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让信念的厚重坚定“力行”脚步,走好“赶考路”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始终做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政绩,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力行”中找准人民坐标,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以百姓心为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置顶,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让信心的力量破除“力行”障碍,谱写“新篇章”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迈向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坚定必胜信心,砥砺攻坚决心,永葆进取之心,在困难面前、关键时刻、危难关口,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以信心的力量攻坚克难。要锤炼过硬本领,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厚实知识储备,增长实践本领,提高服务能力,以足够的为民底气让信心倍增。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注重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干事中历练本领、磨练心性、增长才干、提振士气,攻克前进路上的一个个难关、破除一个个障碍、迈过一道道沟坎,勇担风险、勇克难关、勇挑重担,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当“力行”先锋,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3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礼记大学》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深刻诠释,并且,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古人还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为首”。习******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精神之所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正是他们坚持严于修身的思想根植于心的具体体现,在于自我崇高思想情操的塑造。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习******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就鲜明地告诉我们,公权民用,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身为领导干部,时刻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确保公权行使不越轨、不谋私。否则,上行下效,带坏了队伍,败坏了风气,严重的违反了党纪国法。长言道:“公不畏严,而畏廉”,归根结底,要当好官、清官、廉官,就是要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谨言慎行,一切在制度的框架内办事,才能保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以权谋私,注定要身陷囹圄,这样的警示案例有许多,不胜枚举。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还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讲的就是自我修炼,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真的要慎独慎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不放纵、不逾矩,谨防得意忘本,保持一身正气,才能经受住错综复杂的考验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常言道:“苍蝇不盯无缝儿的蛋”,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手中有了实权或兜里有了“资源”,便会如花招蝶,头脑稍不清楚,便会飘飘不知所以然,不知不觉中变化、变质、变腐、变坏。作为领导干部时刻应把自己管得严严实实,建好自身的“防火墙”,才能对“四风”百毒不侵。对自己严,就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宽,无异于对自己的害。对自身要求要严、标准要高、行为要正。特别是做官从政者,对自己要求应更紧一点、苛刻一点、自律一点。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其本质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共产党成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大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因地制宜,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盲从、避免因照抄照搬而引发的历史悲剧重演,给革命、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和灾难。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上就办”。看一个人或一个班子集体创业实不实,就是要看是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要以“敢于担当为镜”,检查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尤其在联系服务群众、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方面的实际表现。众所周知,创业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番风顺的,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在鲜花、掌声背后有的更多的是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脚踏实地,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抓到机遇,在实干中造福社会和人民。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4

  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部分,重温入党誓词不仅是重温入党时内心的信仰,更是为了让党员干部们在誓词中牢记中国共产党人忠诚于党、担当作为的责任初心。庄严80字,以“我志愿”起笔,是让每一位党员干部明心守志、坚定志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认真感悟。

  “我志愿”是“奋斗终身”的信仰之志

  信仰是指引“小小红船”在迷雾中坚定前行的灯塔,是我们党在面临困境却能克敌制胜的法宝。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红军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打破敌军重重“围剿”;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冲锋陷阵,346支国家医疗队不计生死、奔赴一线,铸就伟大抗疫精神。正是坚定的信仰,让党和人民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可能会有坎坷泥泞、暗流险滩,但只要我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怀揣伟大信仰、补足精神之“钙”,就一定能经得起各种“风吹雨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推动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我志愿”是“永不叛党”的忠诚之志

  入党誓词历经不同历史时期修改,才在党的十二大上确定统一版本,并写入党章,但“永不叛党”却从党章拟定之日起,就被各个时期沿用,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在任何时期都必须一以贯之的政治标准。革命时期,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新时代,王继才夫妇38年坚守开山岛,杜富国面对危险“你退后,让我来”。要做到对党忠诚,就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将“两个维护”“四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对党中央的各项决策,不折不扣、不耍“滑头”、真抓实干,面对“风吹浪打”始终“坚如磐石”。

  “我志愿”是“积极工作”的奋斗之志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靠的就是接续奋斗。脱贫攻坚、探星揽月、成功抗疫、全面小康……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其背后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部分年轻干部的奋斗激情被安逸舒适所消磨,面对工作“挑肥拣瘦”,面对挫折“佛系”“躺平”。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党靠奋斗走到今日,也必定靠奋斗走向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免不了会出现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年轻干部要发扬“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要敢钻“矛盾窝”,主动到基层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练就过硬本领,勇于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我志愿”是“严守纪律”的清廉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可以凝人心、聚民心、强信心;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则会让人心涣散、弊病丛生,甚至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清正廉洁,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追求和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面对成长路上的纷繁诱惑,每位党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好是与非、公与私、得与失的辩证课题,心怀“国之大者”,在“小我”与“大我”、“个人”与“组织”之间做出正确抉择,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要明大德、讲公德、修品德,始终葆有对党的忠诚与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执法为公、执法为民,守好心中的“责任田”。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之中。

  一声“我志愿”,一生跟党走。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铭记“我志愿”的铿锵誓言,真正把80字的入党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坚定信仰、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永葆清廉,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5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立足新时代,展望新征程。伟大建党精神将继续指引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改初心、勇担使命、攻坚克难,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赓续奋斗、破浪前行。

  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汲取坚守初心的力量

  用历史映照初心,以历史指引未来。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清楚认识到,正是因为我们党不忘为民初心,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锐意进取、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才能跨越百年依旧风华正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创造伟大的历史成就。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初衷在于人民、奋斗目标为了人民,人民立场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奋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党员干部要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汲取坚守初心的力量,不断强化初心意识、增强使命担当,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将自我的追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紧密相连,以破浪前行的气势,永攀梦想的高峰。

  感悟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实事求是的品质

  百年前,革命先驱们怀揣着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在“黑夜”中摸索前行,苦苦探寻救亡图存之路,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迎来了“一声炮响”,为“黑夜”中的中国找寻了一盏“明灯”。百年间,我们党在革命斗争和执政过程中总结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行动指南、宝贵经验。百年后,革命先辈们追寻真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依旧指引着后来者在干事创业中求真务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感悟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增强敢于较真的思想觉悟、磨砺真抓实干的坚毅品格、锻造不务虚功的执行能力,在有限的年华中,绽放无限的精彩。

  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淬炼攻坚克难的意志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成绩来之不易,伟大复兴绝非轻而易举,要清醒地看到复兴道路上的风险、机遇与挑战。初心易得,始终难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淬炼攻坚克难的意志,继续传承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不断淬炼勇克难关、勇挑重担的意志,以凌霜傲雪、攻城拔寨的气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开拓进取。

小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6

  同志们:

  “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重要要求,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为学校党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力打造“‘453’-筑堡垒·当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指明了方向。当前,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处在第二个学习讨论专题阶段,其主题是“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根据支部工作部署,由我在此以“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为题给大家上党课,旨在学习交流、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党中央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常态下对党员提出新要求,号召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倡导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是******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是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的现实体现,为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指明了方向。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一、领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一)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二)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三)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四)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惩防并举,坚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一)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二)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敬畏是前提,认真遵守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关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修订版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从原来的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11章、133条、17000余字。《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把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照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一步、不出底线分毫。

  (三)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纪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然警示无力。强化执纪问责是严守纪律底线的保证。《条例》中明确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对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要求,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找准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杜绝“双面人”现象,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形成强大威慑力,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例,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四种形态”,关口前移。

  (四)强化监督,注重预防。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形成“热炉效应”。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仅体现在对违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关规定,注重预防,形成一种警示,逐渐形成不敢违纪、不想违纪的氛围,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三、知行合一,培养高尚情操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培养高尚情操,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高尚情操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二)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三)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好转。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