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党课教育:信仰力量(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党史党课教育:信仰的力量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信仰的力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认识信仰的力量这个问题呢?我想先简要地回顾、概括一下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程,给大家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然后从这97年历程中来挖掘、提炼信仰在我们党的成功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97个春秋。我们党这95年的历程,根据党史教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1年开始到1949年的28年时间,我们称为革命时期;
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时间,我们称为建设时期;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现在,大致40年时间,我们称为改革开放时期。下面,我们就对我们党这95年的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第一个阶段:革命时期。大家知道,我们党在21年建党的时候全党只有53个党员。二大的时候,中共党员不到200人,195个人。二大以后,经过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我们的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到27年4月,也就是我们的北伐战争打到长江流域的时候,已经发展到将近6万人,影响之大,所以才引起蒋介石决定发动“四·一二”政变,疯狂清党,大革命因此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建设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经过长征,最后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迎接了抗日战争高潮的到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部队空前发展壮大,到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时候,全国党员达到了120万人,正规军达到了100万人,民兵100万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从1948年9月12到1949年1月31日)发动了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与国民党进行了战略决战,到49年10月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简要回顾第一个阶段的历史。
那么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29年时间。应该讲,这段时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曲折复杂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对于这段历史,无论是党史学界,还是社会上对它的认识,都是有分歧的。有人说,中国共产党这29年,除了搞运动就搞运动,除了整人就整人,基本没干什么好事,甚至有人在网上用极端的语言评价毛泽东,说毛泽东这个人解放前是功高盖世,解放后是罪恶滔天。我们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是极端错误的。但你怎么来认识我们党在这29年的历史?这是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讲清楚的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更重要的它是关乎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共产党能不能继续执政下去这个重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国际共运史上有一个教训,那就是前苏联。前苏联在1986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他对待苏共的历史,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历史基本上是否定的。按照当时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一些媒体的观点,苏共在历史上除了搞运动,就是搞运动,除了搞肃反扩大化,就是搞肃反扩大化,基本没干什么好事;
斯大林是个变态狂,是个神经质,是个暴君;
列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媒体和领导人这样讲,那必然会影响到苏联的青年人对共产党的认识,所以到91年的时候,在苏共遇到危机的情况下,苏联的青年党员都是很麻木的看待苏联的危机,看待苏共的下台。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对我们党很有启示。所以,我们对中共的历史,特别对这段历史,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怎么让青年人,包括身临其境的一些人,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看法,这是我们党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这29年间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支流。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观点。那么,为什么说这29年的成绩是主要的?我们不妨看一看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建树。
从理论建设方面来看,我们党及其领导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这些重要思想、重要观点,不仅在当时是正确的,一直到现在,我们党的许多重大政策、重大理论都是依据当年的理论观点而发展起来的。比如说,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文艺方针,到现在我们依然是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大家都知道,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在2003年3月)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我们看毛泽东在56年4月写的《论十大关系》,其中就讲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等十个方面的关系。那么,科学发展观与当年毛泽东讲的这十个关系有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我认为,它们在某些方面甚至都是一种传承的关系。可以这么讲,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十大关系基础之上的。再比如说,今天我们讲和谐社会、讲幸福感,可57年2月毛主席在《正处》里面谈到,我们向往的社会是什么情况呢?我记得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要创造既有民主又有自由,既有纪律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那么,当年主席讲的这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心情舒畅的社会,与我们今天讲的和谐社会,讲的人民幸福感,是不是有相同的内在联系?我看没有本质区别吧。毛泽东在50年代的理论探索,他的思想价值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所以我们讲,这个时期党在理论上的建树是很大的。这是我们认为成绩是主要方面的第一个原因。
从政治建设方面来看,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在实现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都是我们党在50—60年代确立起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对我们国家长治久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建设方面看,大家知道,咱们解放前用的生活用品,火柴不叫火柴,洋火;
铁钉子,叫洋钉;
自行车,叫洋车。为什么加上个洋字啊?用毛泽东的话讲,49年中国能造什么呢?能生产粮食,能生产布匹,能造铅笔,除此以外,我们连一架飞机、一辆汽车都生产不出来,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经济状况,可以这么讲,甚至不如印度,但是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可能有人对此不以为然,那是因为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在生活方面,在这29年间,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并且我们初步形成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比如说上学的问题。《沁园春》房:神州大地,房奴滔滔。祖孙三代,倾尽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取钞票,清储蓄贷款,分外心焦。楼价如此虚高,逼无数白领竞折腰。惜秦皇汉武,闻所未闻,唐宗宋祖,紧捏腰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蜗居蒙古包。俱往矣,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当时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也没有我们今天这样大的压力。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在这29年间,全党和全国人民有一种热气腾腾的、热火朝天的一种奋斗精神、进取精神,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
还有当时的社会风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人们的精神状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些确实让我们称颂,让我们怀念。我想这些是绝不能否认的,应该传承下去。
总之,在这29年我们党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当然,在这29年间我们也犯了一些错误,甚至犯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这一点也不能回避。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党犯错误,也能正视错误,并且有勇气能够改正错误,这一点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英明之处。也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迎来我们党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时期。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时期,从1978年到现在。这个时期虽然时间比较长,34年,但是离我们现在比较近,很多情况大家都了解,我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整个中共91年的历史,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么三个阶段,我们讲这些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中共这91年到底是怎样走过的呢?她的成功秘密是什么呢?
港台观点说,中共运气好,你命好,你环境好,小鬼子不侵略中国,你共产党游击队能上来吗?苏联不给你提供经费,你共产党能活动起来吗?对这个观点你要一概驳斥,说一点没道理,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共历史发展确实有机遇。“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西安事变”就是我们党扭转时局的枢纽。我们中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得到过苏联的帮助,否定这一点,你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是中共的成功秘密,这些只能说是外部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内因。(当年美国给你国民党的援助还少吗?为什么飞机大炮没有打国小米加步枪?)毛主席讲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那么这种内因是什么呢?我想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信仰的力量。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但这是最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主义、宗教或者某个人极其相信和尊敬,这就是信仰。那我们共产党的信仰是什么呢?那就一句话,就是信马列主义。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当今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呢,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大家知道,信仰、信念和理想它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意识方面的问题。从哲学角度讲,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理想也好,信念也罢,它的坚定性、它的正确性,会对一个人终生发展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中共一大13个党代表的人生历程中,就可以窥见一斑。这段历史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中共十三个党代表,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是不一样的,大致可分为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坚定的信仰、正确的信念、不懈的追求,使这个党代表从开始到最后实现了人生的完美,像毛泽东、董必武,解放以后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也有一些人中间牺牲了,像山东代表邓恩铭、湖北代表陈潭秋、湖南代表何叔衡;
山东王烬美为党工作积劳成疾,殉职了,这六个人的理想信念是正确的、是坚定的,他们为党做出巨大贡献,受到后人的敬仰。第二种情况,是信仰、信念不能始终如一,遇到困难、挫折就出现彷徨、动摇,甚至退党。当然情况是不一的,比如说李达和李汉俊,他们主要是与陈独秀个人意见不合才退党的,解放以后又回到党的怀抱;
而包惠僧、刘仁静那就是对革命理想动摇了,对革命前途失望了,脱离党组织而成为脱派分子。这是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开始入党动机就不纯,是抱有个人目的加入共产党,所以遇到形势一紧张、一变化,立即脱离党组织,叛变投敌,像陈公博、周佛海,成了铁杆汉奸;
而张国涛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与党决裂,38年逃到武汉,投入了国民党特务集团,最后于70年代死于加拿大。那么这说明一个问题?信仰的坚定性、正确性是很重要的,如果稍微出现问题,那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这是从一大代表来说明这个问题。
另外,我们再看中共91年的各个历史阶段,也可以看到信仰的内动力,信仰的无形支撑作用。江泽民讲,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崇高的革命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中国共产党就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第一种就是井冈山精神。大家知道,从27年10月到30年1月,毛泽东等人用两年多的时间,在井冈山地区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精神——井冈山精神。那么井冈山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这么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按原计划是继续攻打长沙,但主席审时度势,浏阳都没拿下,还打什么长沙呢?所以就违抗中央命令,把部队领到井冈山去了。为此,当时的临时党中央书记瞿秋白很不高兴,把毛泽东前委书记职务撤了。但是通讯员把命令传达错了,同时把党籍也给开除了。那毛泽东一看没招了,开除党籍,那就别当书记了,只当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吧。后来才知道,中央没开除他党籍,只是撤销他职务。毛主席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从而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什么呢?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在整个两年多的井冈山创建时期,红军牺牲的党员干部是多少呢?四万八千人,其中有名有姓的是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人。我前年去井冈山看到,有一个无字碑矗立在井冈山烈士陵园。这个无字碑是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谭道宗将军个人掏腰包买的一块汉白玉送去的,要纪念那些无名烈士。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字碑除了这一块还有一块,那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历史功过由后人评说。第三个方面是什么呢?就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尽管当时毛主席很乐观,但井冈山根据地毕竟是被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始终包围着,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林彪为首的一些青年军官就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意思就是说,不行就散伙。为此,毛主席于28年10月、28年11月和30年1月,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三篇光辉著作,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在白色恐怖之下,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中国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说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说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正是在毛主席这三篇光辉著作思想的鼓舞和指引下,广大红军指战员凭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终于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我想,这是我们谈到井冈山精神的一个科学内涵,要传承。在井冈山之后,我们党形成了第二种革命精神,那就是长征精神。严格地讲,长征精神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红军在江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最终取得了胜利。大家知道,红军两年长征时间越过15个省,30多条大河流,20多座大山脉,而且越过了海拔比较高的广袤的湿地和草原,甚至每天要行军50公里以上,每3天经历一次激烈的战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少见的。而且这种牺牲是巨大的,整个红军从出发时候的8万多人,最后到延安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长征路上平均没到300米就倒下一名红军,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追求是不可能到达陕北的。所以说,长征精神是共产党理想信念的一次最生动的体现。不仅在长征过程中,我们这种信念在起支撑作用,在这个时期,在白区、在敌后,共产党人也是凭借一种信念坚持下来,并取得了胜利。大家都知道陈毅,他在长征时被留在江西苏区打游击,坚持斗争。苏区被敌人占领后,他处于绝境。那陈毅在这种绝境下,一种心情描述就是说,我死后也要继续团结部下和敌人作战。这有陈毅的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像瞿秋白、方志敏、夏明翰等人都为中国革命英勇牺牲了。夏明翰在就义时向敌人豪迈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大家看,这是一种何等坚定的革命信仰,这是一种何等火热的革命激情。这是我们谈到的长征精神。那长征以后我们到了延安,又形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也是我们共产党的一个信仰、信念和理想的最好的体现。何以见得?我设了延安三问。延安第一问,清贫的延安为什么会那么令人神往?大家知道,37年8月的时候,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始的时候,蒋介石还给八路军提供一些被服、弹药,但从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提出防共、限共、反共,变积极抗日为消极抗日以后,特别是从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不仅什么都不供了,而且对延安进行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延安是很困难的。所以,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动了大生产运动。然而,无数热血青年却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奔赴延安,包括江青、王光美,邓小平的夫人卓琳,都是这个时期到延安去的。为什么这些人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延安?有这种向往呢?是什么力量支撑呢?我认为就是延安的文化、延安的空气、延安的政治环境,这是一问。第二问,为什么当时的延安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共产党八路军能够坚持住,而且和敌人做殊死搏斗?蒋介石不讲吗,你共产党是咋上台的,你是游而不击,是陕北给你创造机会你发展起来的。事实如此吗?严格地讲,整个抗战时期,从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到38年10月广州陷落,这段时间,正面战场的主力是国民党,(38年3月台儿庄会战;
38年6月武汉会战)他做的贡献大,但是从39年1月以后,共产党八路军越来越担负主要任务。我们看《亮剑》、看《雪豹》,我们共产党八路军作战是非常勇敢的,并不像台湾蒋介石讲的游而不击,扩充实力。这是第二问。第三问,为什么从37年7月到45年8月,八路军能够从3万人发展到100多万人,而且建立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根据地19个,星罗棋布,但在众多的根据地里面就没有一个共产党八路军的干部割地称王的。那国民党能做到这一点吗?做不到。咱们部队分散以后,当时叫敌后武工队,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亮剑:李云龙。平安县城。赵家峪。赵政委。秀芹)蒋介石一看不错,他们也想搞敌后武工队,起名叫别动队,但是结果怎么样?他们的部队分散出去就完了,收不回来了,不是割地称王,就是叛国投敌了。什么原因?如果从一个组织来看,共产党八路军能够坚持住,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用今天时髦的话讲,有一种共同的愿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后一个精神就是西柏坡(48年3月—49年3月)精神,叫“两个务必”。那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第一就是艰苦奋斗,第二就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西柏坡精神不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这个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展开谈了。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这些精神,那么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还形成了很多精神,包括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那么这些都反映出什么呢?如果用毛主席的话讲,叫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这种信仰、信念,才走过这91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邦”。所以在今天,我们应该在全党的范围内大力地弘扬、牢固地树立一种正确的信仰、坚定的追求,凭借这种信仰的力量来完成我们党未来的壮丽事业。
我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