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包含哪些精彩内容呢?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17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包含哪些精彩内容呢?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欢迎阅读!
2017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篇一:
学位论文是学生获得不同等级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定要通过开题报告这个关,如果开题报告不被通过,那么就不允许撰写学位论文,显然开题报告对于学位论文而言至关重要。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各部分的撰写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弄明白。
一选题及目的
撰写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首先要有选题。选题就是学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选题有几种来源,要么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或专业经验,要么来自文献阅读,要么来自于老师的建议。
选题还会涉及选题的大小、选题的范围。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视研究队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强弱来确定。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可以缩小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还可以缩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缩小为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选题由大到小的变化。
选题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选择了一项研究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的目标,通常选题意义或研究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学术意义,第二是理论价值,第三是实践价值,第四是个体目的,第五是知识发展。任何一项选题都可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设定其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选题都要达到这些目的,这要视选题大小、范围和类型而定。在选题意义上,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论文的意义在于填补知识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识、找到一些现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验证一个假设。
二概念和理论框架
从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中可以明确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但一项研究是否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还取决于这项研究的理论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或范式。所以在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还须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将决定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连,而且研究目的与框架共同对研究问题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
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论框架呢?这是因为一个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论可以帮助提出一个科研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解答。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为了发展或验证能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论、假设、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研究问题和理论之间的联系是直截了当的。一个研究问题可能需要多个理论,不同的理论可能对一个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级人数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可以用多种理论来回答。另外,观察什么与如何观察是由该问题或选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来驱动的。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理论框架?概念或理论从哪里来?如何在研究设计中构建概念或理论框架?如何在研究设计中应用概念或理论框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理论框架其实还与研究的假设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每一个开题报告都会有研究的假设,或者说,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设,然后去找证据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如一个研究生提出了一个假设,说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强则数学成绩就高,这就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三研究问题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对什么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选题意义?研究问题应该通过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可以直接询问研究如何实现实践的目的。
在论文开题报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德里达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本体论始于这是什么这种方式的提问,但他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方法,但反对的策略则是回溯到源头去,他主张的追溯就是提问(questioning),提问看上去只是疑问而无所肯定,其实,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提问中,所要问的问题的方向就已经确定了。这其中就有着yes。因此在我们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提问者只是对它进行论证而已。
要很好地设计研究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结果。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中心,它决定着其他各个部分。
问题提出要有意义。从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并具体确定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这一过程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5.研究问题与概念或理论之间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因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研究的概念或理论基础上的。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个选题并没有能够反映出某一个重要概念或理论,虽然课堂教学、有效性都可以作为概念来看待,但不足以表明其学术性或理论性;如果我们把选题改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学科性就成为这个选题研究的概念来源或理论来源。
四研究方法
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建构,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方向,但任何研究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来完成。研究方法,即收集数据的方案和对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应根据研究问题来选用,并应该能直接回答该问题,将问题和方法直接相联系,可以在调查方法、数据、假设的互相作用基础上进行一系列逻辑推理,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通常会有四种,如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统计和调查研究法。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有什么关系呢?从逻辑上说,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应该是一致的,你运用的方法一定要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是回答研究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转换,研究方法的选择不仅依赖于研究问题,而且取决于真实的研究情境,还要考虑如何在这种情境中最有效地获得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也就是针对什么问题使用什么方法在逻辑上要求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如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梳理,用文献法,但文献综述中可能会使用文献统计法。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不是一种逻辑结合,如果研究方法不能为回答研究问题提供所需要的资料,那么就需要改变研究问题,或者改变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必须适合研究问题,而且研究者必须有能力实施这个方法。因此研究者应该指出某种研究方法为什么能有效地研究某个问题,对研究方法必须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测量的方法、数据收集的过程、对数据的分析等,必须能让其他人评论或重复验证这项研究。此外,研究还需要指出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各学科研究都有一套指导科学研究的根本性的原则,这些原则是:①提出有意义并能通过实证来研究的问题;②将研究与相关的理论相结合;③使用能对研究问题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④进行有条理的、明确的逻辑推理;⑤实施重复验证和研究推广;⑥发表研究结果,鼓励专业人士的审查与评论。
五研究文献综述
在确定了选题和确定了研究的问题之后,必须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虽然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它是一种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研究都必须要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是文献种类有哪些?通常我们可能需要的文献有教育学术专著、教育学术期刊论文、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教育政策文本、教育学术学位论文、教育学术研究手册、教育学术工具书(百科全书、辞典等),但要注意不包括教材。
有学者指出,针对某个问题所作的相关的文献综述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尚未被解答。当发现这个空白之后,文献综述通过分析该问题和相关假想是如何被讨论的,以及发现过去所用的抽样、选址和其他重要背景,可以帮助提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及研究的设计和执行方案。由此可见,在进行文献综述的时候必须以问题为中心,也就是要针对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综述,这样可以避免罗列文献的简单做法。
为什么要做文献综述呢?它是学术研究的一项基本规范,当然文献综述更重要的是为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在做文献综述时我们最需要弄清楚的是知识谱系。借用福柯的考古学说法,文献综述可以理解为知识考古学,它就是对知识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这一过程不再被看成是确定无疑的,或是有明确的主体意义的规划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知识形成的过程被福柯处理为知识相互诠释的过程,一个(或一种)知识的形成总是通过另一个既是次要的又是重要的、既是隐蔽的又是基本的意义的话语之明确意义重新整理。
当然就一项研究而言,文献综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为本研究选题提供启示,也就是说,通过文献综述为本研究选题奠定了知识基础,从文献综述中找到了选题的重要依据,或许是新选题新研究,或许是旧选题新研究,或许是旧选题补充研究总之只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选题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这是研究创新和研究进步的根本标志所在。因此文献综述是进入到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不做文献综述是无法进入到学术殿堂的。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需要有选题、问题、文献综述、内容、方法、理论框架等内容,而所有这些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选题要具有意义必须通过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来体现,而文献综述是围绕着提出的问题来展开的,研究的内容是根据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来确定的,研究方法一定是从属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内容的,而理论框架、分析视角是为了使方法使用的有效性得以展现。看来,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之间的关系应该清晰,应该利用有关研究对象的已有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理论概念与研究模式来丰富研究问题,应该用理论与知识丰富研究目的,选择什么样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又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汤一介说:照我的想法,哲学应该是从思考某个(或几个)哲学问题出发,而形成的一套概念体系,并据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形成若干哲学命题,并在方法上有着相当的自觉,进而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综合而形成的关于宇宙人生的哲学体系。哲学体系是这样形成的,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形成的呢?
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应是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开始的事情,因为随着研究过程进展,研究者会出现新的观念,找出新的材料,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适时、适宜地作出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情。
2017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篇二:
一、文献综述: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收集经传的基础上对小篆所做的全面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学术价值极高,研究者代不乏人,著作如林。据阳海清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说,《说文解字》及其研究性著作共计1849种,其著录部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有清一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非常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偏于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侧重于声,独段氏注形音义三者并重。近10年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等8 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文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新特点。礼学研究可分为四类:以礼经以及其它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为对象的礼经学,主干是三礼学,涉及对其它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记载的礼的研究;以仪制的撰作和仪制的研究为对象的礼仪学;对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和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论证和阐发的礼论;由礼在中国的泛化现象滋生的泛礼学。礼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显学。孙诒让《周礼正义》是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宣告了传统礼学时代的终结。经过三四十年的沉寂后,礼学研究在我国学界逐渐得到复苏和重振,推出了一些相当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曹元弼、沈文倬、陈戍国师生三代,前后相续,成为20世纪以后礼学传承中引人注目的一脉。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现代礼学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比较早的时候起,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古礼。文化概念的导入,给礼学研究这门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研究意识,二是形成了一种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态势,拓展了现代礼学的研究领域,三是注重古代文献资料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的互相印证,四是以沈文倬、杨宽等为代表,初步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
二、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说文解字》不单单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2005年11月在河南漯河召开了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学者对《说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近代以来,戴震提倡以训诂明义理,学者多受其影响,致力于小学,但研究者多偏重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将其当作经学附庸。实际上,《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 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几乎是许慎时代社会生活的实录,有关当时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名物、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宝贵的文献资源,历代研究者虽用力颇勤,但鲜有学者从社会学方面来研究,更没有从礼学的眼光来研究《说文解字》的。利用文献典籍及考古出土资料并参之于民族学资料来研究古礼已成共识,但利用《说文解字》以及相关古文字资料来从事礼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社会生活一方面由语言文字所反映,另一方面也在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礼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范,影响、浸淫至制度、器物、行为、观念形态各个层面。以儒家经典六经言,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就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曹元弼先生说:六经同归,其指在礼。《易》之象,《书》之政,皆礼也。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争论激烈,五经无双的他不可能不在其著作《说文》时烙下礼的痕迹,反映自己的礼治思想。包括三礼在内的先秦典籍以及当时的礼既是许慎撰作《说文》的资料来源,也为其提供了编写撰作的指导思想,还提供了一种据礼释字的研究方法。研究《说文解字》,领悟作者的微言大义,可以更本真地认识中国古礼。因此,把《说文》研究同中国古礼研究结合起来,运用礼学来研究语言学和运用语言学来研究礼学,准确地揭示其内在关联,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又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古礼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丰富扩充礼学研究的视野。
三、研究内容
《说文》引称的礼书。许慎在《说文》叙目里说,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与所不知,盖阙如也,引用的礼书是《周礼》,此外许慎还引用《礼记》等先秦礼类典籍。对《说文》引用的礼书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对相应内容与今本进行比较,研究许慎引称礼书的依据和规律。
《说文》记载的古礼。《说文》保存了有关上古礼方面大量的重要信息,反映出先民们用礼行礼的痕迹,成为今之学者探索古礼的渊薮。许多精蕴的解说,资料性甚强,有助于考史和印证古礼。如:《说文》卷一上玉部:瑁,诸侯执桓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瑁四寸十三下土部: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于执蒲璧,男执谷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这是由瑞信礼仪说明等级制度。这一部分的研究将依据古礼的五分法进行分类梳理。
《说文》表述的汉礼。《说文》一书,大量记载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礼教、礼制、礼论等,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礼制礼俗的文献,可以看作是研究汉礼的一个可靠的资料来源。如第三部示部释祜和十二部释庄皆曰上讳,反映当时的避讳之礼。
《说文》涉礼小篆的追源。许慎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可以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隶行草递变之迹。清代学者孙星衍说:说文不作,几于不识六义,六义不通,唐虞三代文字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将结合古文字演变和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涉礼小篆进行词源学上的研究。
《说文》古礼名物制度铨释。经礼为三代制作精意所存,有非可仅执义理以求之者,固必释训诂,铨名物,征制度,而后义理乃现。《说文》分类别目、以类相牵,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性,古礼许多名物赖《说文》而存之。本部分将按礼仪、礼器以及礼物等进行研究。
经礼与《说文》释字体例。许慎在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细考经礼,其中训诂之语多为许慎所用,其行文体例、风格亦多受礼经影响。本部分将考证经礼对《说文》成书的影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 三代之时,礼乐大行,郁郁乎文哉,学出于官,文字受官方绝对控制,看起来比较统一。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私学昌盛,文字形体急剧变化。始皇隆法黜儒,有仪而无礼,虽欲书同文,但秦书实有八体。汉初,礼久不行,古今文字交接过渡,文字写法纷呈不一,点画出入随便。至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虽稍稍统一,但数百年之流毒,非竟日可除,《说文》成书前后的碑刻文字,也是别体繁出。这一部分研究礼之变迁与文字演变的内在关联。
经礼今古文之争。两汉之际,礼经学特别是《周礼》之学,在东汉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极力推崇古文经学的许慎是古文经学大家,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吸收了大量古文经学的成果,但也有极少部分吸收了今文经学的优秀成果。这一部分结合许氏所著的《五经异义》,参之以同时之贾马何郑,研究两汉经礼今古文之争。
《说文》礼治思想。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同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许慎虽没有专门的礼学专著,但他的礼学思想在《说文》的注释及编排、所用资料的引称等方面得到体现。如在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研究《说文》包含的礼治思想,可进而推衍出许慎的礼学思想。
四、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研究重点:许慎的礼学思想。许慎五经无双,《说文》出后,同时代郑玄注经,晋灼写史已多加引用,许氏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自然功不待言,其礼学思想也意义非浅,上升、提炼其礼学思想,可以发现当时的思想发展轨迹。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通过与许慎同时代的经学家的活动考察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确保其思想研究的真实、完整性。
难点之一:礼古文字知识。《说文》里集中整理保存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资料。在研究礼类文字的词源时,必须把握古代文字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古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而三者往往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从文字上考察,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但同时,声在文之先,意在声之先,即声音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文字是用来记录声音的,故凡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其义多相同或相近,由此可见文字与读音关系也非常密切,要求研究者必须有扎实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这种素质就是相当艰巨的挑战。
难点之二:礼今古文之争。根据许慎的《五经异义》,两汉的群经各家学说,存在今文、古文两派的基本界限;两派的区分标准,又在礼制。晚清的廖平发挥许慎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今学博士之礼制出于《王制》,古文专用《周礼》,故定为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然后二家所以异同之故灿若列眉,千谷百壑得所归宿。经学今、古文分派问题十分复杂,虽然研究者虽众,但聚讼千载的学术问题还须探讨。
对于上述难点和重点,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训诂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面貌的结论来。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论文涉及《说文》学及古礼两大艰深学术领域,工作量浩大,体现在:
艰深的文献阅读:研究者必须对《说文》及三礼有充分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这些文献内容艰深、专业性强。另外须对前辈礼学与《说文》学的研究成果很好利用,对许慎时代的历史面貌有准确把握,需要古文字学方面的坚实基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有大量坚实的文献阅读作为基础。
繁重的文献梳理。 作为交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只有在大量的资料占有、整理后并进行仔细认真和富有发散性的分析、归纳后,才能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材料梳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哪些有用,哪些会产生误导等,研究者应当正确处理。
严密的论证推理。许慎本身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大都集中于文字学研究方面,这项研究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必须有缜密的论证,运用严密的推理方法对观点进行支撑。
论文进度:
20xx年6月前 完成本项研究的资料收集与文献阅读
8月前 《说文》引称礼书的整理
10月前 《说文》记载的古礼疏证
12月前 《说文》记载的汉礼考订
20xx年2月前 《说文》涉礼小篆的词源学研究
4月前 《说文》记载的古礼名物制度考证
6月前 三礼与《说文》行文风格特点研究
8月前 经礼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考察
10月前 《说文》礼学思想研究
12月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关系
20xx年4月前 学位论文的润饰
6月前 论文答辩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论文预期成果:专著及系列论文。
创新点:
1、开辟《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说文解字》,特别是从礼学的角度系统地进行研究,本研究尚属首创,并为今后与其他儒家经典的结合研究奠定基础,形成《说文》说经系列。
2、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研究说文者虽众,但尚无对许氏学术思想尤其是礼学思想进行探讨。研究许慎的学术思想可对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提供材料学上的支持。
3、开创古礼研究新思路,也就是说,对礼学的研究可以从古代文献、地下出土、民族学资料三重推理法扩充包含古文字资料的四重推理法。
七、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 姚孝遂主编 中华书局
2、《金文编》 容庚先生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 中华书局
3、《积微居小学述林》 杨遇夫先生著 中华书局
4、《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撰 巴蜀书社
5、《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撰
6、《说文句读》义筠撰
7、《说文解字义证》 桂馥撰 中华书局
8、《古文字类编》 高明编 中华书局
9、《经典释文》 陆德明著 中华书局
10、《史记》(附三家注)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
11、《汉书》 班固著 中华书局
12、《后汉书》 范晔撰 中华书局
13、《三礼汉志疏证》 刘善泽撰 岳麓书社
14、《十三经注疏》阮刻影印本,中华书局
15、《周礼正义》 孙诒让撰 中华书局
16、《仪礼正义》胡培翚撰 清经解续编本
17、《礼记集解》孙希旦撰 商务印书馆
18、《仪礼图》张惠言著 清同治九年楚北崇文书局重雕本
19、《宗周礼乐文明考论》 沈文倬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中国礼制史》 陈戍国著 岳麓书社
21、《古汉语研究》 《古文字研究》 《考古》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