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和实用性,通常是因事而作,因时而作。公文写作就像制造产品,只有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满意,才具有其价值。一、公文的主体和客体公文写作需要把握好主体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关系(完整),供大家参考。
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和实用性,通常是因事而作,因时而作。公文写作就像制造产品,只有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满意,才具有其价值。一、公文的主体和客体
公文写作需要把握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公文的主体是指发布和使用公文的组织和个人。公文的客体是指接受和执行公文的组织和个人。公文写作者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是将公文主体的意图与公文客体的意向联系起来的纽带,写作者本身并非真正的主体。主体与客体是一对镜像,公文写作者居于其中,必须具有双重视角,同时具备角色意识和对象意识;既要有领导者意识,也要有接受者意识。公文的作者不同,接受者不同,对公文的要求也不一样。不同情况、不同场合,公文也必须因事因地因时而异。二、公文写作要体现领导的意志
公文写作是代领导立言,以单位、部门名义上报或者下发,能够体现领导的观点、思路和意志。公文起草的过程,就是模仿领导风格,满足领导需求的过程。公文写作要体现领导的风格和特征,适应领导的口味、模仿领导的语气,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必要的改造,务求达到“神似”。所以,平时要多听领导讲话,多阅读领导的文章,多找机会与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领导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讲话习惯、工作方式和个性特征。在接受写作任务时,写作者一定要将领导的指示听清楚、问明白、记准确、录全面,对各种问题和要求了如指掌,要对领导者的思想和观点进行记录和整理,理解清楚和透彻。在写作前,一定要准确、全面地记录领导者的意图,对于不清楚的问题要向领导进行求证。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将自己记录的内容当面向领导者复述一遍,确保不会出现偏差和遗漏。在弄清领导的意图和要求后,要按照领导的指示,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和剪裁各种材料,找寻自己需要的、能体现领导风格和特点的资料。写作时,要将领导者的思想和思路表达准确、完整、通畅,不能随意解释、增删和修改,更不能自说自话。要转变语言表达方式,模仿领导的风格,最大限度地突出领导的个性特征,适应和体现领导的特有风格。根据领导者的意图起草好公文初稿后,要与接受任务时领导的要求一条条对比,一句句对照,确保没有偏差和遗漏。然后将公文初稿交给领导审阅,再根据领导者的意见和建议去修改完善,直至最终定稿。总之,公文写作的过程,一定要以领导的意志为中心,模仿领导的语言,体现领导的风格,最大限度地为领导服好务。三、公文写作要为接受者服务
公文有着特定的接受者,也就是所谓的受众。不同的公文,受众者也不一样。如会议讲话的受众是全体与会者;工作汇报的受众是上级领导,经验介绍的受众是本单位同事或其他单位的同志。公文写作者在起草公文时,心里要时刻装着受众,揣摩受众的心理,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不同身份撰写公文。一定要站到受众的角度想问题,确保每句话受众都能接受和理解。如果受众是普通市民、基层群众或者全体职工,公文用语要尽可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多打比方,多举例子,多摆事实,少讲道理,少用枯燥的数字,少讲深奥的理论。如果受众是兄弟单位同仁或者上级单位领导,对于本部门、本单位的特色提法、亮点工作要讲清楚,说明白,否则会让受众一头雾水。如果受众是专家学者,要把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阐述清楚,可以使用一些专业术语,以引起受众的思考,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四、领导讲话或报告的写作技巧
写领导讲话或者报告,既要符合领导的身份,体现领导的风格和特,又有考虑听众的构成,满足听众的需求。每个稿子都有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对象,起草时必须先明确受众对象,界定话题范围,不讲与主题无关的话,不讲与听众无关的话。首先,要明确会议的性质和目的,弄清楚会议是什么类型的会议,是动员会议、部署会议、总结会议,还是表彰会、庆功会?会议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一定要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来讲。其次,要明确参加会议的人是谁?这些人有什么共性?会议要求这些人做什么?这些人能够做什么?针对他们的责任、心理和愿望来明确主题、搜罗素材、组织语言。最后,要学会情景假设,想象听众听了讲话之后会有何反应?有何感想?要有意识地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观察文稿,为起草文稿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