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新”组织党员管理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新兴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的高度集聚和新社会组织的活跃,开发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有效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底,8074名党员中有两新党员3990人,占比49.4%。457个党组织中有两新党组织279个,占比61%。
一、当前开发区两新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近年来,开发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整体谋划部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两新组织党建经验和做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新组织党员管理存在难点堵点
一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影响党员作用发挥。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隐形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在生活、工作作风等方面更容易出现纪律散漫、放松自我约束的情况,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影响党组织号召力。“隐形党员”个体的失范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并在群众中产生负面影响,损害党员、企业和党组织形象。三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减损党建工作实效。“隐形党员”的存在使得党建工作不能有效落实,难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的深度融合。此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使两新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呈现边缘化倾向,影响基层党的建设成效。
(二)“隐形党员”问题突显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的掌握客观上难以精准实时。流动党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居住关系、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以及教育难跟进等诸多问题。二是组织关系转接难落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三是部分流动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主观偏差。部分在两新组织就业的党员党性观念渐趋淡薄,在行动上不主动亮明身份。四是劳动力的频繁流动增加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动态性增强,劳动力在区域、产业间的流动和转移也更趋广泛;
两新组织就业人群日趋高学历、年轻化等特点,使跳槽现象日益频繁普遍。
二、关于提升两新组织党员管理质效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管理创新,汇聚党建工作合力,全面发挥职能部门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加快党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快建设全国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和党员数字化档案,逐步建成集教育、管理、服务、监督、交流为一体的全方位党建信息化平台,及时收集流动党员动态信息。二是要加大考核管理力度,强化纪律震慑作用。充分利用积分管理等考核制度,加强对两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日常党务、目标管理等内容,要进行分类监督考核,并且与其评先评优密切挂钩。三是要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推进组织力工程。贯彻落实江苏省委提出的两新组织党建要突出“融合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苏州市两新党建活力先锋行动,按照吴江区《关于实施非公党建组织力标准体系推进“四个一”工程的意见》,加快提升非公党建标准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行业指导,推动资源下沉,可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基层党建经验做法,推行“网格”党支部建设。
(二)加强源头管理,完善同步共进机制,充分发挥两新组织的关键作用。一是要强化业务党务同步共进的联动互促机制。要注重关口前移,将两新组织的成立、年检、评估、变更等事项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二是要做好源头入口关的信息采集工作。两新组织在招聘用工环节,要建立完善新录用员工政治面貌登记制度,同步采集从业人员的党员信息。三是要优化支持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两新组织要充分有效地用好关于党组织建设的各类财政补贴、补助和党费,逐步完善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党员活动经费配备到位。
(三)强化身份认同,激扬奋发有为活力,充分发挥两新党员的旗帜作用。一是要以提升党性意识,增强亮身份的自觉性。党员必须自觉增强党性觉悟,严格按照组织要求,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当中,积极发挥党员作用,真正体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二是要以立足岗位创实绩凸显党员的身份优势。党员应当自觉将其责任、义务和担当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和工作实践中,勇于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党员身份优势。三是要以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现新时代党员风采。党员要积极主动参与党员服务标兵、党员示范服务窗口等创建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
(四)坚持多措并举,激励培育内生动力,高效发挥党务队伍的头雁作用。一是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通过其钻研业务、精通党务的职业操守,有效促进党组织与两新组织之间的深度沟通,提升党组织在两新组织及其员工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引导机制。从工作、学习、生活、培训等方面对党务工作者给予关心支持和激励引导,建立党务工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三是注重党务后备力量培育。有意识地增强两新组织中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争取在每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培育2至3名工作骨干,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储备一支善于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协调劳资关系、推进柔性管理的党务骨干力量,体现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