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趋向调研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趋向调研报告
现代蔬菜产业正在向设施化、立体化、精细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产业链日渐延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良好的蔬菜现代产业结构模式正在形成,深刻改变了农业结构调整方式。
本文以*市*县的蔬菜产业集成发展模式为例,探讨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向和问题。*县蔬菜规模种植已有*余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豫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力最强的蔬菜交易中心,现在种植的蔬菜有*多个品种,囊括了我国蔬菜的大部分品种,群众基础广泛,技术条件成熟,具有典型分析价值。
一、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县始终将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政策引导、壮大主体、科技创新、项目支撑等措施,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推进传统粗放农业向高效精准农业转型,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农村兴旺、农民富裕的新路子。*年*县蔬菜播种面积*万亩,带动*万户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创建了*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个市级标准园,认证*个绿色产品,“清化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旺山红”樱桃、“豫博天赐”辣椒等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注册了“孝敬牌”“*源”“笑京”等*余个蔬菜商标。获得“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十大蔬菜之乡”等称号。
发展蔬菜产业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用中小拱棚生产蔬菜每亩年收入在*元左右,大棚蔬菜每亩年收到在*万左右,日光温室每亩年收入可达*万至*万元左右。与种植粮食相比,蔬菜种植的收益是粮食收益的*-*倍。不少农户靠种菜脱贫致富,盖起了新房,供孩子上学,种菜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县蔬菜产业发展体现了蔬菜生产结构模式的更新优化,蔬菜用地采取了进一步的集约化措施,减少了露天蔬菜的种植面积,各种设施农业大量出现,建设了更为专业化智能化的日光温棚生产基地,种植结构和模式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蔬菜市场品种细化供应能力和全天候跨季节、跨区域供应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在蔬菜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中,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减费、降税、开通绿色通道,对蔬菜产业进入大产业通道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向
( 一)蔬菜基地建设离不开产业整体设计和政策支持。将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统筹推进全县蔬菜产业规划和发展,是*蔬菜产业发展的一大组织特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蔬菜产业发展作为县委县政府一项重要中心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县加强“菜篮子(七)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工程建设的意见》、《*县蔬菜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按照“一年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的总体思路,全力引技术、育龙头、建基地、扩规模,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规划先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编制《*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年)》,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三产融合,推动形成以蔬菜为龙头,林果、养殖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高效集约农业发展格局。
(二)形成产业链条是蔬菜基地建设的一条主线。*县大力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一是加强奖补激励。对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户发放一次性补贴,每户最高可享受*元;
对新发展规模达到*亩、*亩、*亩的乡镇分别给予*万、*万、*万的财政资金支持;
对发展特色产业的合作社,优先享受金融扶贫基准利息优惠政策。近三年,共投入补助资金*余万元,有效激励了产业规模发展壮大。二是培育新型主体。大力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蔬菜深加工企业,初步构建了蔬菜种植、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市级以上蔬菜生产合作社达*家,其中国家级*家,省级*家;
省级蔬菜龙头企业*家。三是促进产业融合。推动蔬菜产业与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点*个,有效提高了产业质量效益。目前,全县*%以上的怀姜制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淘宝平台销售的怀姜制品*%以上来自*,年销售额超*亿元。近年来,*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佳示范县。
(三)推动现代农业和科技创新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种植设施、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创新,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蔬菜品牌。一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与河南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引进等合作关系,先后引进无刺小黄瓜、水果番茄等*个蔬菜新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茄子嫁接等*余项先进技术。与山东安信种苗公司合作,打造*种苗基地,建设了占地*亩的智能育苗温室,有效提升了育苗水平和质量。累计推广优质种苗*万余亩,蔬菜产量提高*%。二是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深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结合农民培育工程,组建高级农艺师讲师团,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年,群众接受技术培训达*万余人次,为高质高效推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管理水平。投资*万元建设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录入各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信息*多家,实时检测农事动态及产品信息,全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推动了由蔬菜产量大县向蔬菜质量强县转变。
(四)坚持项目为王为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积极争取谋划项目,尽力为农业产业持续壮大搭建平台。一是积极争取项目。成功争取国家级产业强镇(孝敬镇)和省级肉牛蔬菜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个项目,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初深精加工产业。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二是深入谋划项目。及时研究对接上级政策,有针对性地谋划项目,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年,围绕“三农”领域补短板、灾后重建等领域,谋划项目*余个,总投资*亿元,进一步积蓄了产业发展后劲。三是保障项目资金。*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万元用于实施蔬菜产业项目,投入资金*万元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万亩,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五)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为蔬菜种植提供发展空间
近年来,实施*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多万元,集中对区域内滩地开展整治。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建设,将*万余亩低产滩地整治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变了以往种植难、施肥难、灌溉难的现象。
三、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匮乏。当地缺乏适应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科技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及开拓市场的能力,缺乏市场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进行前端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往往是少数,与涉农高校紧密合作的也为数不多,整个行业缺乏大量专业技能人才。
(二)产业化程度不高。蔬菜生产有一部分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各自分散自主经营,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也不利于农户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专业合作社或其他行业协会引领作用不够强,由此对整个蔬菜产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三)蔬菜产业链存短板,精深加工能力有待提升。从事蔬菜深加工的企业屈指可数,龙头企业优势不强,科技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大量生鲜蔬菜直接以初始产品外销,没有进行深加工,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获取收益不稳定。
四、三策联动推动蔬菜产业新发展新提升
(一)继续加大对蔬菜基地和蔬菜产业的支持、引导、规范、提升力度。为了保障蔬菜产业正常有序地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做好积极有效的引导,让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一是要对激励鼓励政策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对于种菜补贴进行充分的设置。二是要对风险补偿机制进行提升和完善,协调保险部门增加一些风险保险险种,以政府补贴为主,农户缴纳为辅等形式,对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三是要提升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参加大型蔬菜产业基地等方式方法,提高菜农的素质和能力,同时鼓励涉农高校、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人才、农民经纪人等承包引领蔬菜基地等。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提升蔬菜产业集聚度。着力引进一批经营理念新、技术水平高、资金实力强、销售渠道广的大企业,发展壮大一批种植、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龙头加工、销售企业探索尝试股份合作、订单生产、服务协作等模式,加强与种植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合作,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进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纵深发展,由粗放式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由产销脱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取得集约效应。
(三)力推产业联动取得融合效应。立足于蔬菜产业整体开发,通过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在发展蔬菜生产、加工和营销的同时,整合产业资源,积极推动物流、营销服务和旅游观光业的发展,使三大产业有机联合,促进产业整体效益、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充分体现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