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作风建设写作金句65例【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作风建设写作金句65例
1.马克思说,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2.历史方位决定历史责任。
3.双重攻坚的号角,已经在新的历史起点吹响。
4.攻坚既需要有坚定的方向,更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5.但是,绝不能以为道路已经铺就,条件已经具备,就不会经历艰难曲折,就不用付出艰苦努力。
6.如果说,此前我们面对的是九曲回环的“长河”,那么,未来要跨越的将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7.前进的道路既有坦途和顺境,更有荆棘和险滩。
8.攻坚越往前推进,遇到的矛盾会越突出,碰到的困难会越艰巨。
9.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了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我们别无选择。
10.攻坚既需要勇往直前、压倒一切的气概,更需要解放思想、创新突破的智慧。
11.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只要我们更加自信地创造,更加扎实地工作,就一定能继续书写精彩答卷!
12.文风之“风”,乃思想之风,情感之风。
13.解信的“瞭望”立意高远,举重若轻,可读可诵,权威性与生动性相得益彰。
14.时代判断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战略决策是谋定全局的根本之策。
15.顶层设计作为铺展在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其科学性、系统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具体落实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16.发展方向就是催征号令,激励我们在因势利导中夺取战略主动,在改革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
17.历史的机遇期来之不易,未来的大发展振奋人心。
18.新风一拂千山绿,自上而下最有力。“八项规定”,创造了一个“制度样本”,产生了不令而行的示范效应。风一样的速度,阳光般的和煦,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感受到浸润心田的喜和暖。
19.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急切期待上有所行,下有所效。
20.“风不难化也,自上及下而风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被外电看作是中共中央自我设限、自带“紧箍咒”的“八条铁律”。
21.“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这一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不但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胆识和决心,而且迅速转化为全党的行动。
22.“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上与下是相对的。上,是风之源、化之始。上有所率,下有所进;
上有所行,下有所仿。
23.悬挂横幅、摆放花草、铺设迎宾地毯等,在不少领导机关已形成惯例和制度。
24.尽管群众啧有烦言,但真要从自己这级“叫停”,又有各种顾虑。现在,自上而下抓作风,消除了下级的迎合、观望和攀比心理,好比“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25.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可以使政策规定雷厉风行地得到贯彻,这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从“八个坚持”到“四个大兴”,我们党历来强调自上而下抓作风。
26.有历史学家称,共产党战胜国民党,是“延安作风”打败了“南京作风”。那时的延安,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干部和群众“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毛泽东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朱德在诗中写道,“只见公仆不见官”。这一切与深入开展的整风运动是分不开的。
27.自上而下抓作风,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要求、无声的号召,能产生一种“不令而行”的示范效应。
28.同是调研,刘少奇能揭开农民家的锅盖,打开农民家的碗柜,甚至拨开人粪,查看农民吃的究竟是什么;
29.同是开会,粟裕在战争年代经常在行军途中边走边议事,甚至练就了倒着骑马的本领;
30.同是出行,郑培民在病重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仍一再叮嘱驾驶员“别闯红灯”;
31.群众正是从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了党的前途和力量,坚定不移地信任党、热爱党、追随党。
32.好作风不是靠漂亮的言辞说出来的,而是靠实干的行为做出来的。
33.在改进作风上,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推动者,更是落实者,既是指挥员、督导员,更是冲锋员。
34.“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这是毛泽东为《湘江评论》写的创刊词。
35.作风之变,迁染民众,关乎盛衰。作风改进之难,不啻于一场“自我革命”。
36.思维定势的藩篱、路径依赖的怪圈、个人利益的羁绊……让作风建设上的“破”与“立”均显得困难重重。
37.思想上的堡垒往往比战火中的碉堡更难攻克,作风上的惯例往往比高速列车的惯性更难克服。
38.观念更新越自觉,改进作风的动力就越强大;
除旧立新越彻底,改进作风的成效就越明显。
39.作风改进的难点,在于克服习以为常的惯性;
作风改进的焦点,在于打破见怪不怪的惯例。
40.为什么有的单位作风建设年年讲、月月抓,措施定了不少,但一些顽疾沉疴仍未根除,甚至“风吹不止、江河依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和机关干部总是跳不出思维定势的藩篱,走不出路径依赖的怪圈,闯不出改进作风的新路。
41.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惯例的危害尽人皆知,却仍然大有市场,原因耐人寻味。
42.主观上,按“老章程”办事,不需动脑筋,不用担风险,不会得罪人;
客观上,坏作风养之成习,改革起来难度很大,正如鲁迅所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
本质上,一切问题都与利益有关,作风上的陋习同样可以从利益上找到“根子”,马克思早就精辟地指出,如果几何公理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会招致他们的否定与攻击。
43.诗人余光中有一句妙喻:当你的爱人已经改名为玛利亚,你还能赠她一首菩萨蛮吗?
44.如果领导干部走不出路径依赖,就会一味陷入盲从,把惯例当圭臬,把潜规则当显规则,从而丧失改进作风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历史告诉我们,不舍弃老路,就趟不出新路。
45.作风好不好,群众最知晓。工作作风改什么、怎么改、从哪里改起,都要到群众中求方法、找答案。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应该着力改进的地方;
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我们应该尽力做好的事情。
46.利益的羁绊是作风的大敌。
47.改进工作作风,可能意味着原来理所当然的“待遇”没有了,原来习以为常的“感觉”不在了。
48.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刮骨疗毒的勇气、自我开刀的决心,作风改进就不会有大的突破。
49.“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50.只有完善便于执行、利于监督的常态化机制,好作风才能大行其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51.毛主席有句名言:“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学习如此,改作风亦然。作风建设要真见成效,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过好自己这一关。
52.改作风,既触及思想问题,又涉及具体问题。
53.越往深处改,就越可能触动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能不能把自己摆进去、敢不敢拿自我开刀,不仅折射党性、品行,而且决定改的真假和成效。如果一改到自己头上就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一涉及个人利益就不敢动真的、来实的,最后必然改不下去或改不彻底。
54.从过去的实践看,真改的人,都是先从自身改起,在自己身上“动刀”;
而少数单位之所以开始时决心很大、轰轰烈烈,到最后无声无闻、偃旗息鼓,很重要的是自己这一关过不去,在自我面前停滞不前了。
55.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要知道整风主要靠自己下苦功夫。要自己抱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对党负责的精神,才会胸怀坦白,才会有‘脱裤子’的精神,也才会把思想作风整好。”
56.延安整风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从自身做起,检查自己,改正错误,带动了全党。周恩来在《我的修养要则》中表示,决心“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57.正是有了这种敢把自己当“敌人”的精神,才使延安整风成为我党改进作风的典范,奠定了我们党成为全国人民领导核心的思想基础。
58.现在,一些人并不是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而是不愿失去既得利益,被自我的樊篱捆住了手脚,一改到自己头上时,就没有了教育动员时那样的气魄,没有了向别人提要求时的那种坚决。
59.有的怕触着自己的痛处,否定自己的过去;
有的怕改到自己的头上,个人利益受损。于是层层出题,无人答题,最后跑题;
只改皮毛,不改本质,流于形式。
60.改作风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是因为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特点;
说不难,就在于只要敢向自己开刀,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61.清代官员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大堂亲书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62.公开鼓励民众反映情况,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他之所以能成为廉吏,带出好的政风,就在于他无私无畏,敢于揭自己身上的疮疤。
63.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64.改作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革命。
65.只要敢于抛弃个人私利,冲破利益樊篱,就没有越不过去的障碍、迈不过去的坎。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