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0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0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0篇),供大家参考。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0篇)

为传承航天精神,激发广大学生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人民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甘肃、四川两省共同开展“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下面就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0篇),希望大家喜欢。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上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参加了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在有着13年的“思政课情景剧实践教学”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我校深入挖掘学校的航空航天特色与思政课育人的结合元素,引导学生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大思政课”实践。

在“大思政课”里传承航空航天红色血脉 

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中写道:“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毛泽东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写道:“鲲鹏展翅,九万里”。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凝结着几代人的努力。2022年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70年校庆的纪念日,70载风云历程记载了几代航空航天人建校的峥嵘岁月,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航空航天精神,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主题构思中,我们选取了以老校长杨风田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航空航天人的事迹,以他们在多年的祖国航空航天战线上的拼搏奋斗历程,以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作出的突出卓越贡献为背景,展现老一代航空航天人执着的理想信念、艰辛的奋斗历程、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这些传承是新时代大学生是最生动、最鲜活也是最接地气的一种思政课教学案例,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理解并践行航空航天精神,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追寻着老一辈航空航天人的脚步,在思政课微电影中我们力求将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家国情怀、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攻关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等表达在视频中,感召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血脉,续写时代辉煌。

在“大思政课”中践行航空航天精神 

老一代航空航天人披荆斩棘甘当人梯,新一代航空航天人踌躇满志茁壮成长。做新时代有情怀、有梦想、有担当的大学生,要传承红色基因,矢志空天报国之志,同时也要勇于奋斗和不懈努力。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活动中,我们刻画了以大学生郝一航的人生观发展变化主线,讲述他从刚入大学时对人生目标的迷茫、彷徨,到在思政课上听到了杨凤田院士的事迹后思想开始有了变化,加入校航模队与队友们刻苦钻研、锐意进取,不断突破自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参与设计完成了“雷鸟”的制作,并成功实现了“雷鸟”的飞天之梦,实现了自己的空天报国之志。

整个思政课微电影创作和拍摄过程中,我们带领团队学生们大多时间是在校航模队里进行的,当我们走进校航模队基地,瞬间就被深深吸引和震撼了: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航模模型、橱窗里一件件获奖证书和各种奖杯,代表了校航模队的辉煌。与航模队的成员磨合的日子里,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看到航模队的大学生在航模操作间、在电脑前,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做航模的样子,和听他们讲述创造的辉煌成绩和艰苦的大赛经历时,给我们微电影创作团队很大的启示,并将这些点滴经历和感受努力表达在思政课微电影里。历时几个月的创作实践,在“大思政课”里强化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并在认知中自觉实现认同。创作团队的学生们纷纷表示,从航模队员的身上看到了新时代航空航天人的勇气、智慧与力量,体现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这种现实具体的实践,是在课堂上感受不到的思政课内容。“大思政课”结合教育教学规律,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大思政课”的方式表达对思政课教育教学需求的过程。

在“大思政课”中领悟航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党的精神谱系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披荆斩棘、千锤百炼铸就的精神丰碑,载人航天精神是这座丰碑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几代航空航天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凝结。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领悟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建设航空航天强国的需要,也是鼓舞和激励青年大学生立志奋进成长的需要。

作为航空航天类行业院校的大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科技强国、实现航空航天报国之志,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的铮铮誓言。通过“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活动,在这一“大思政课”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航空航天人的奉献经历,也目睹了新时代航空航天学子的砥砺奋斗,“大思政课”让我们深刻领悟了博大的航天精神时代价值。

矢志空天报国,实现航空航天强国之梦。“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到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无名英雄们心怀报国之志缔造的 “两弹一星”精神,实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和奇迹。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一些前沿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彰显了中国力量。航空航天人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志,在大漠戈壁深处、在酷暑难耐的研发车间,在祖国的蓝天和世界的太空中,熠熠生辉。

传承红色基因,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精神与红色基因的时代表达,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思想支撑、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在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教育中,作为新时代行业类高校的大学生,在“四史”学习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习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史、老一辈航空航天人的感人事迹、航空航天高校的建设史,从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历史的感悟中传承报国之志,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好百年党史中的青春传唱人。

锤炼品德,勇担重任,实现人生价值。“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是航空航天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生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他们在疫情抗击中、在脱贫攻坚中、在科技创新中挺身而出,我们看到了一群群志愿红、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青春的面孔和坚定的目光,他们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航空航天精神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勇立时代潮头、勇作时代先锋的精神动力,感召着青年人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科学理论与时代特征、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课。在“大思政课”里传承红色血脉、践行载人航天精神,赋予思政课以生动有力的实践支撑,能够直抵人心、培根铸魂。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时。

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方位崛起的梦想,无疑,中国航天梦成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给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民的骄傲,也必将造福世界人民。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3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__大在北京隆重开幕。“建设航天强国”写入__大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作为党的__大代表,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4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_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5

航天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未来担负着发射空间站舱段的重要使命,首飞意义重大,关系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打赢了这场硬仗、关键仗,增添了完成后续任务的强大信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不惧风险挑战、勇于突破、敢于登攀的强大精神力量。

推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中国航天展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时间提前公布,最终火箭一秒不差地实现“零窗口”发射。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几次任务都将发射时间提前宣布并精准到分,充分显露出了航天人的自信。自信的底气来自于神舟一号飞船发射以来载人航天的16战16捷,也源自于在系统最复杂、安全要求的载人航天工程中,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识始终得到贯彻和坚持。自信既是靠“十年磨一剑”的千锤百炼,更是靠登攀不止、挑战未知的求知若渴。发射成功后,文昌航天发射场大厅屏幕上打出这样一行字: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奋斗是对奋斗者的奖励,中国航天剑指浩瀚苍穹,“长征”永远在路上。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__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太空时代,到今天空间站时代大幕徐徐展开,中国航天再次踏上了新征程。空间站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步跨越,但巨大收获也将无可比拟,能够加快中国乃至人类探索、开发、利用宇宙的步伐。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飞跃,也能推动航天成果更广更深地造福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作为近地空间的一个创举,空间站的建造将为进一步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目标铺下基石,成为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必能跨越星辰大海,实现更非凡的成就。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6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2022年4月16号上午,在神舟十三号“出差”六个月的三名宇航员挥别繁星,顺利返回了地球。当他们成功着陆的那一刻,我激动无比。这几个月我一直关注着神舟十三号,学校也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我有幸见证了中国航天征程中的伟大创举,同时也感受了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精神。

航天员的成功是充满汗水与艰辛的。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只看到了精彩与成功,却没有想到过成功的代价。首先要埋下理想的种子,就像航天员王亚平,她的梦想就是让自己成为中国少有的女航天员之一,当希望的种子种下,用你的努力、汗水、智慧让它生根发芽。如此日复一日,忽然有一天,你发现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是多么惊喜。人生路上坎坷不断,波涛汹涌,当你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你离成功就越来越近。最终,王亚平成为女儿眼中那个能“摘星星”的妈妈。

宇航员翟志刚异常艰苦的家庭环境并没有打败他。他也曾想到过辍学,但母亲的一番话让他的人生迎来了转机,让他坚定理想,踏实学习,换来了期许已久的荣誉。

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取得辉煌业绩,那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引领,那是无数个航空人默默奉献,永不言败的的结果。我们新时代的好少年要学习英雄宇航员身上的实干精神,在新征程中接过接力棒书写优秀的时代答卷。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7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___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8

在星稀月明的夜晚,抬头仰望天空,有一颗最闪亮的星,那便是中国空间站。

2022年4月16日,神十三太空“出差”三人组圆满完成在轨六个月任务,返回地球。经过承重8个G的负重“离心机”训练,也让我们看到的藏在里面的伟大故事。据航天员王亚平回忆:她们左手上有一个紧急迫停的按纽,但自队伍成立以来没有一个人按下过。语调如此平淡的一句话里头,却藏着无数的坚持不懈精神,奋勇拼搏的身影。但在这第一次使用快速返回的系统时,仍然需要承受11个G的重量同时还要面对高温、可能缺氧的情况,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坚持了下来。这是我们应该追的最亮的星。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看似铸在航天大队的总站墙上,但实则铸刻在了每一位航天工作人的心中,神舟十三号的成功飞天,也为中国空间站第二阶段的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航天技术上的发展堪称“彪炳史册”的奇迹,上有天官问天,下有五洋捉鳖,从0到1的突破,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探月,再到天问探火,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成就了航天梦,他们都在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奋斗,诠释着一个个奇迹。他们照亮了我们的前程,让我们走最亮的路。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自当应该学习航天事业工作者的航天精神,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求真态度;那字字落实,永铸心间的真诚誓言;那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航天信仰精神……学习在那一次次火箭成功发射背后,默默付出的“现代”活雷锋。我们应当为生在华夏而感到骄傲,摘下那颗最亮的星去学习。

在星稀月明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有一颗最闪亮的星,那便是中国空间站。那颗星照亮了航天员的梦,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心,成为了浩瀚宇宙中我们追梦的星!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9

_年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研制,以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执行多个重要发射任务,支撑我国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火星探测器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

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简报10

神舟出征传递实干拼搏之力。星辰大海不会自己向我们走来,也不会主动面向我们变得越来越广阔,必须有我们自己去开辟、去拓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和发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迈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步,都有中国航天人踩下的坚实脚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亦呼唤我们靠实干拼搏,向着星辰大海前行。

神舟出征焕发开拓创新之力。“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而正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坚定不移开拓创新,不断_“卡脖子”问题,勇于走向科技“无人区”,推动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持续进步,奇迹迭出。有鉴于此,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梦想必然要始终洋溢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只有敢破敢立、敢闯敢试,才能跨越前行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前进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

回首来时路,艰辛而辉煌;展望未来景,任重而道远。神舟出征激荡迈向星辰大海的更强劲的力量,而我们的任何事业、任何梦想,也同样期待着我们以理想信念之力、实干拼搏之力、开拓创新之力,不断开启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