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春节故乡作文6篇通用(全文完整)

春节故乡作文6篇通用(全文完整)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5-12 12:15:02 点击: 推荐访问: 作文 作文2022的我 作文3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故乡作文6篇通用(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春节故乡作文6篇通用(全文完整)

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春节的意义是分享,是团圆,是祈福,这便是春节在中国流传了四千多年的原因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故乡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659870春节故乡作文1

【年味里的豆腐】

“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这是对豆腐的绝妙描写。论豆腐,要数我的家乡江西省安吉市泰和县桥头镇的最好。

家乡的豆腐平时是不大做的,只有逢年才做。

家乡的年往往是从腊月就忙开了,而做豆腐一般是在小年前后。做豆腐的前一天需要把碾碎的黄豆用水泡好。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要起来磨豆浆了。熟睡的我常常是在石磨的碾磨声中被唤醒的。等我起来,水桶里早已装满了白白的豆浆了。石磨在哥哥姐姐的合力推动下,一圈圈地转动着。姐姐一边右手推着石磨,一边左手拿勺子舀着掺水的豆瓣往磨孔里放,白色的乳浆便从磨盘的合缝中缓缓渗出,沿着磨壁流进磨斗,滴落在木桶里。磨豆浆虽是个力气活,但却很讲究。每次豆子摆得越少,磨得越慢,制作出来的豆浆便越细,反之则越粗,偷懒不得,更马虎不得。

磨浆后是冲浆、榨浆。榨出来的豆浆全部倒入锅中烧煮。我加紧添柴火,大约十分钟,一锅豆浆开始沸腾。一种柔和的淡淡的豆腥味,逐渐在满屋子弥漫开来。

做豆腐的技巧关键在于“下石膏”,万一石膏用量不准,整个豆浆就是一汪清汤寡水,成不了豆腐。做好做坏,全凭手艺,全仗经验。即便再经验丰富的师傅,做豆腐也难免会有失手的时候。待锅中煮沸的豆浆舀入木桶后,母亲便将调试好的石膏水放入桶中搅拌。片刻之后,木桶里的豆浆渐渐变成了块状,这叫“豆腐花”,也叫“水豆腐”。围在一旁的孩子们此时早已按耐不住,争相舀一碗来喝。豆腐花加点糖或盐,撒上点葱花,入口清香,回味绵长,若是拌上些许姜末辣酱,那更是鲜美爽口,热辣刺激,直让你满脸绯红,满头冒汗。

就在我们争相吃着豆腐花的时候,父亲已在院子里的两张长凳上架好了一副木梯。木梯上四个“井”字形木架一字排开,每块木架下垫一块托板,板上方格内平平整整地垫了一层纱布。母亲把桶里的豆腐花舀入这些方格内,将纱布的四个角对折包好,在四板豆腐的顶层加一块盖板,最后再把石块压在上面。在石块的重压下,点点滴滴的水珠顺着木架滴落下来,形成一个个水帘子,煞是好看。水滴滴落的声音就像是一个个跳跃的美妙音符,颤动在我儿时的心间,令我无限陶醉。

不知过了多久,滴嗒的水珠终于收起了它们的声音,四周便显得很安静。母亲把石块搬开,揭开盖板,捏起纱布的一个角,小心翼翼地揭开纱布,一板白生生、水嫩嫩的鲜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做好了,但还不能闲着。母亲在刚做好的豆腐中取两板放到冷水里浸泡,这是留着正月吃的鲜豆腐。按家乡的规矩,正月初一早上吃素不吃荤,也就是吃斋。而白豆腐便是所有素菜中必不可少的菜品。白豆腐外拌几根葱煮,色洁柔滑,鲜嫩爽口,也寓意着人的一生要清清白白。另外,还要留出一部分鲜豆腐放在八仙桌的抽屉中或是箩筐里,二十天之后再取出,放点辣椒粉、茶油和桔子皮等,制作成香辣可口的霉豆腐,也叫豆腐乳。而那些挤压出来的豆腐渣则要将它做成一个个圆坨坨,进行自然发酵,待到除夕吃完年夜饭后,放在闲下的锅中慢慢烘烤,做成一道别具风味的客家菜。

在我的家乡,过年最看重的,还是年前做的煎油豆腐了。乡间有个说法,油豆腐煎得好坏,将预示着来年的光景和家运的兴旺。所以,油豆腐煎得圆鼓鼓的,全家人也就兴奋无比,对来年充满着希望和憧憬。而油豆腐一旦煎得扁平,这家的主人便会眉头紧锁,心里分外不安。年夜饭里,油豆腐烧肉也是一道重头菜。做这道菜,需要用小火煨一个小时,待油豆腐浸满汤汁,加入佐料。咬上一口,香味四溢,回味无穷。

时光荏苒,转眼已离开家乡多年。迁离故乡后,母亲再也没有做过豆腐了。儿时年味里的豆腐,也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684909春节故乡作文2

“春节到了!春节到了!”我们小孩子都在呼唤。因为大家都盼着春节,终于等到春节。

春节来了,我参加爸爸单位里的游圆活动别提有多高兴了。早上到了爸爸单位里,看到里面装饰的特漂亮。窗户上都贴着好几只小老虎,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里面有很多游戏:小李飞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弹子夹夹夹等等。我参加每个项目都表现得很出色,拿了高分。在游戏过程中,有两位阿姨和一位叔叔给我减少了压力。最后我得了一个大奖,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奖本来是洗衣液和大老虎,但我只要洗衣液,因为妈妈要洗衣服。大家都说我懂事。

在春节我们放了烟花。天空中红的、黄的、绿的……很多颜色在一起,肯定让人眼花缭乱。烟花爆竹在放的时候声音很响,真是震耳欲聋。我是不敢看烟花。我胆子小,只和姐姐放了几根烟火棒。点燃烟火棒时,突然噼里啪啦一声,放出了绿色火焰,放出来的火焰,像无数的星星一样明亮,最后响了几声就消失了。

在大年初一时突然下了一场大雪。早上我高兴地跳了起来。马上跑到楼下去玩。我跟我一个要好的同学去堆了两个大雪人,它们俩拈在一起多幸福呀!慢慢地下起了雨,妈妈已经在叫我了,但我顾不得玩雪,还是一个劲在玩雪,早已经把妈妈地话一股脑儿地抛在了后面。后来同学的妈妈看见了赶紧给我们俩穿上了雨衣。最后我用雪做了一个最圆最圆的圆球。我的好朋友程梦欣做了一个最方最方的方块,来功对方。只要打对方的身体就算赢了。我们玩得特开心。

春节过得真快乐!

#659573春节故乡作文3

随着那除夕之夜的到来,春节就已经来临了。只听“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时,新年的味道就已经全了,虽然春节如今已过,但是那份热闹的记忆我却难以忘怀。

还是那桌饭,还是那杯酒。亲朋好友又欢聚一堂,嘻嘻哈哈,唠着家长里短。一杯杯酒下肚,早已经酩酊烂醉,但这一年来仅有的一次聚会却不能草草了事。一盘盘菜,空空如也,可家人的那份甜美的笑容却未见消失。大街上,那些卖年货的,恐怕也早已和家人团聚了吧,而这仅仅一天的团聚,接着还是在外工作。

中国的春节,从古代就已经有了,多少节日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了,只有春节,依然是那么隆重,就像那滚滚江流,永不停歇。我不是什么的作家,能用什么优美的诗词、语句来表达对春节的热爱,我只能用我仅有的枯乏文字来诉说自己的情感。

小孩子最喜爱过年,我也是一个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我爱过年,不仅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可以穿漂亮的新衣裳,可以吃到好吃的,而是因为我可以玩我一年仅有一次机会的爆竹。有人会笑我:“这有什么,爆竹而已,现在比它好玩的玩具多多了,它又不安全。”又有人会说我幼稚。可是那又有什么,我依然喜欢。

每当那爆竹、摇花、烟花点起时,不仅是对新年的祝福,我更想合起手掌,在心里默默地表达自己对着新的一年的愿望和憧憬。那烟花就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最美好的祝福。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里,我用迟来的声音对您说一句这是我最真诚的祝福,当然这就是我的春节记忆,即使算不上,也是用我最真挚的语言去塑造出来的文章。

千百年来,春节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如今在西方竟有人过起了春节。现在我深深地为我的祖国而骄傲、而自豪。

#660024春节故乡作文4

【快乐中国年】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这是我在翻玩具的声音。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去父母的卧室打扰父母了,就干脆找玩具玩儿吧。

已经八点了,全家人也都起床了,该给家人拜个年了。我开门走出卧室,给年龄大的长辈先拜,年龄小的后拜。我敲敲爷爷奶奶卧室的门:“爷爷过年好!祝您六六大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奶奶过年好,祝您健康长寿!”我又敲了敲爸妈卧室的门“爸爸妈妈过年好,祝你们福到财到吉祥到,家和人和万事和!”短短的一分钟,让全家都笑逐颜开。

受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不能出去玩儿,爸爸妈妈就陪我在家里玩,和我一起唱歌,一起做手工。妈妈和我一起给布娃娃喂奶,给布娃娃穿衣服,和孙悟空打架,把家里的东西想象成各种危险品,玩“野外大冒险”。爸爸和我一起对歌词,谁输谁就吃苦瓜一片,对了一阵子,爸爸吃了4片,我吃了3片,我胜利了!爸爸还陪我一起唱歌,唱我最爱听的?欢乐中国年?,也唱爸爸爱听的?开门红?。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做盲盒,妈妈在客厅做,爸爸在书房做,我在卧室做。我拿了几片红纸,做成了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把我的小狗毛绒玩具放了进去,在贴上一些贴纸,我的盲盒就完成了。爸爸妈妈的也都做好了,我们一起享受着拆盲盒的快乐,虽然不能出去玩儿,有爸爸妈妈陪着我,我依然很满足。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到了半夜十一点,我们全家齐上阵,开始包饺子。我拿了一张饺子皮儿,先放一个虾仁,再放点儿韭菜馅儿,然后把饺子皮儿小心地、一下一下地捏到一起,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饺子下锅,它们在水里翻滚着,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饺子煮熟了,我拿起一个最瘪的饺子(这样的饺子是我包的,我放的馅少),咬了一口,觉得无比美味。

吃完饺子,每年的重头戏来了,我们要去放烟花了,我戴上口罩,下了楼。爸爸妈妈忙活着把两挂两万响的鞭炮放在小区的广场上,霎时间鞭炮在地上不停的炸响,真是震耳欲聋。接下来放烟花,看那烟花像窜天猴一样向天空窜去,在空中炸开,展现出它最美的姿态。整个小区,数我们家的烟花窜得最高,“开”得最美,放得时间最长。

虽然今年过年只是待在家里,但我觉得这是我过年过得最好的一次。但愿每次过年都这么开心!

#724320春节故乡作文5

【特殊的“宅”年】

鞭炮响,人欢笑,新年一定是热热闹闹的。但是,一场病毒疫情的空降,让新年变成了“宅”年。

大年三十那天,我本想出门玩耍,却被妈妈拦下。我一脸疑惑,大年三十玩也不行吗?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特别快,甘肃省也感染了几例,你不要出去玩了。”我这才知道病毒的严重性,这才几天,已经从武汉蔓延到全国了。晚上,电视新闻实时播报疫情消息,全国拉响了抗疫的警报,让老百姓不聚会,不走亲戚,呆在家里,减少与病毒患者的接触,这是最有效的抗疫办法。

晚上,吃完年夜饭,外面安静得可怕,天空也只有几颗星星,一轮弯弯的明月,没有五颜六色的烟花,让人觉得有点惋惜,只能通过观看春晚来弥补。那晚,我一夜未眠,心中一直在为武汉祈福,祝愿他们早日消灭病毒。

正月初一,我打开手机,一条条新闻让我震撼了,每一条几乎都写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短短八个字,比群星还要耀眼,比虎啸还要震撼人心,它凝聚了满满的——中国心!

几天里,新闻报道中,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自愿请命,前往武汉医治患者,这样的消息令人振奋。还有,全国各地及海外同胞们为武汉捐献各种医疗设备及防护护具,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呀!最让我感动的是年龄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他身穿防护服,拄着一根拐杖,在重症监护室里,废寝忘食,研究抵抗病毒的疫苗,他照顾患者的场景,让人心头涌出一股暖流。

为了不让疫情继续传播,习近平主席号召全国人民重视起来,大家要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不聚集、不串门、多运动,做好个人防护,阻截病毒传播,才是打赢这场战争的有力保障。

__年,是一个特殊的新年,没有烟花,没有鞭炮,更没有热闹,但却有着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打赢这场战役的决心,让我们一起祈愿:中国必胜!

#659867春节故乡作文6

【一个新生代深圳人的过年记忆】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承载着中国人最热烈情绪和最美好情感的文化载体。虽然全国各地有各自不同的过年习俗,但回家团圆,是中国人共同的仪式。

我的父母不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但我从小出生在深圳,生长在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深圳,作为一座包容性极强的现代化都市,每年都会迎来工作的人们。而一到过年,他们都会选择回家乡过年,所以,一到过年,整个城市突然就变得空空荡荡的,好似这年,给这座城短暂地放了个假。

虽然,留在深圳过年的人并不多,但过年的氛围却丝毫未减,依旧很浓郁。作为深圳的地标之一的深南大道此时会换上“新衣服”,迎接来往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位顾客,路灯也挂上了中国结。站在人行天桥上,望着这一片红红火火的装饰,只觉心潮澎湃。我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鲜艳红火的装饰,让人们意识到年关将至。

一到过年,我总喜欢陪着父母做几件有年味的事儿。

第一件事就是去逛迎春花市。从花市的街头走到街尾,每个摊位的花卉种类各有不同,带给人的惊喜也不一样。最受欢迎的还是蝴蝶兰,专卖蝴蝶兰的店主总会挂个小腰包,站在店门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进店选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同时,为了喜庆吉祥的意头,人们也会买些桃花、玫瑰花和杜鹃花一并带回去。看着繁忙热闹的一幕,你就能感受到迎春花市对于深圳人过年的重要意义了。我想,如果过年没去逛迎春花市,年味怕是会少一些。

第二件事是去购买红灯笼、对联等物品。张灯结彩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所以,购买红灯笼、对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把大红灯笼挂在门口,对联贴在门上,等到第二年过年的时候才会换上新的,这寓意着辞旧迎新、团团圆圆。

第三件事就是大扫除。大扫除是迎接新年的重要环节,我们全家一起动手,用心打扫房屋、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同时我们还会把旧的东西,譬如衣服、鞋子等扔掉,代表着除旧迎新。

一切都准备妥当后,过年的重头戏就该上演了——准备年夜饭。

对我来说,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正菜就是炸酥肉,这可是我母亲的绝活。先把里脊肉切成条,用五香粉、生抽、鸡蛋、孜然粉腌制,待它腌制好了就裹上一层厚厚的面糊,下油锅炸。看到肉片浮起就可以翻面,再看到酥肉的颜色变成暗黄色就可以捞出控油,这盘菜就算做好了。当然,也少不了我爱吃的蒸螃蟹、蒜蓉粉丝扇贝和清蒸多宝鱼。

吃完年夜饭,我家开始包饺子。爸爸负责擀饺子皮,妈妈负责包,我则坐在沙发上看春晚。一般春节的饺子有两种馅,一荤一素。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的时候,吃素馅饺子,待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吃肉馅饺子。

过完了年三十,就是正月初一了。这一天,深圳就没有那么多的习俗了,我们可以约上朋友出门踏青,在公园里和朋友们一起野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我作为新生代深圳人的过年记忆了。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