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三十六个教师节,表彰2020年度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各位老师和教职员工,向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刚刚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治教兴学,人才为先。强校之基,惟在得人。教师是一所大学的办学主体和灵魂,凝聚着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着一所大学的能力和水平、气质和风貌、发展和进步。对于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来说,师资强,则学科强;
学科强,则学院强;
学院强,则大学强;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任何一所大学最要紧、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再多也不为过。回望学校一甲子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没有什么区位优势的情况下,之所以能保持较快速的发展,与省城高校相比没有落下太大步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一支潜心育人、厉心学术的教学科研队伍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管理服务队伍。可以说,没有一代代师大教职员工的坚守和付出,就没有今天师大的桃李芬芳、誉满三晋。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对“从教三十五”周年的教师以及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先进个人,给予隆重的表彰,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激励全校教师学赶先进、追求卓越。这也是我们隆重庆祝教师节的一个初衷。
老师们,同志们,事业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追求一流的步伐永不停歇。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我们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统筹推进省委巡视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和干部作风专项整顿,严肃执行干部外出请假报备等各项纪律,多数党员干部观念为之一变、精神为之一振、工作为之一新。我们扎实推进博士点申报和重点学科建设,今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和总经费数为近5年来最高,各项申博指标稳中有进,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攻坚冲刺。我们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与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新立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X项、省级精品共享课程X门、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X项,我校学生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好成绩。我们扎实推进开放办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组织申报2019年长短期因公出国(境)项目立项数及资助金额位居全省高校首位,组建成立系列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机构。我们扎实推进新校区建设相关工作,规划三街以东X市代建工程已全部获得施工许可证,新校区一期工程全部进入施工阶段。在这些工作中,都有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奔波、忙碌的身影,都有大家智慧、心血的付出,凝聚着大家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向全校教职员工由衷地道一声:大家辛苦了!衷心感谢同志们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五届六次全委会上,校党委根据中央、省委相关精神,着眼全校教师队伍建设大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方案,截至9月份引进优秀博士X人、毕业返校博士X人,进一步壮大了教师队伍;
我们改革了职称评审标准、评定办法以及教师岗位分级及聘用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创新活力动力的激励机制,学校共有X名教师入选我省首届“三晋英才”支持计划,获得奖励津贴X万元,入选人数和奖励金额均位居全省高校第三位。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五届七次全委会上,校党委又专题研究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审议通过了“1+3”师德师风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教育部最近组织的评选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X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成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老师们,同志们,当前学校正处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攻坚时期,尤其是今年以来,省委巡视整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博士学位点申报、师范类专业认证、新校区建设等改革攻坚、质量提升任务十分艰巨,有大量工作要去做,有大量难题需要去破解。做好以上大部分工作,基础在教师,主体是教师,关键还要靠教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唯有这样,才能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X省高校“1331工程”建设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赢得机遇、抢占高地。在这里,我有三点希望,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无论是党员教师,还是非党员教师,我们肩负的使命是相同的,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点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讲、理直气壮地做,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处在什么场合,都不用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我们要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站稳立场、坚定信念、坚持原则,做到心中有国家、心中有民族、心中有责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处处听党话、跟党走,认认真真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各自工作的全过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六个下功夫”真正落到实处。完成这个任务不仅仅是校党委和党政干部的责任,而且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如果没有这样坚定的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迷失方向,也就担当不起一名大学老师的使命任务。校党委将持续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建设,创新教师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帮助教师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引领教师争作“四有”好老师。
二要坚持回归本分,聚力抓好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广大教师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不管你名气有多大、荣誉有多高,教师就得教书授课和教书育人,离开了教书授课和教书育人的教师就不是称职的教师,就不配教师这一崇高称号和荣誉。我们大家一定不要去做那种“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老师,我们一定不要去做那种只关心自己的帽子、地位、称号而把培养学生抛到九霄云外的老师,我们一定要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第一位的责任放在心上。这就是老师的本分。全校广大教师要始终坚守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把坚守讲台、站好讲台作为一生的追求,把提升教学基本功作为一门毕生修习的功课,主动参与到学校正在推动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来,努力作探究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的参与者、实施者、推动者和引领者,而不能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旁观者、评论员。
我们深知,在信息化、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下,知识的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教师改造学习、改造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改教师要真正动起来,教改项目要真正改起来、优质课程要真正建起来,发挥好各类“种子”教师和“种子”项目的示范引领效应,以点带面,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效。同时,我们要紧紧抓住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整改工作,扎实做好“以评促改”的后半篇文章,相关责任单位要对表整改清单真抓真改,全力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三要注重修德立身,聚力夯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全校广大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新时代教师师德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把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在这里,我要强调两点,一是在面对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问题时,广大教师要始终擦亮眼睛,坚持正确立场,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不媚俗、不低俗;
二是要把教书育人的责任与追求,具体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日常工作中去,脚踏实地,润物无声,不应付、不对付。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个老师都要为自身的形象和名誉负责,也要为学校的形象和名誉负责,这是一项基本的、不能推卸的责任。学校这两年发生的一些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学校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和口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需要一代一代干部、教师、学生的艰苦努力。但学校形象和名声的破坏往往有一两件事就足够了。基于此,我们每个人在个人道德修养上都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一定不能在师德师风上出问题,更不能出大问题。我认为,防范化解教育领域重大风险,必须把师德师风风险包括在内。各单位要按照校党委五届七次全委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压实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坚决打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这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老师们,同志们,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按照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既定部署,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关键环节和战略任务来抓,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为全体教师的学术发展和事业追求,创造更加优越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激励广大教师以满腔热情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改革发展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1周年献礼!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