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江宁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供大家参考。
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江宁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南京市江宁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区委和区纪委班子,动员全区党员和干部群众,奋力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最前列,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宁而团结奋斗!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与总结
过去的五年,是江宁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和变化交织的各种挑战,区委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这五年,是江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
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经济实力在稳增长中持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GDP达到2.39万美元,五年均翻了一番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全省第三,去年达到191.7亿元;
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由59%提高到64.2%,建筑业进入全省五强、被评为“中国建筑之乡”。产业升级在调结构中成效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4000多亿元,服务业投入年均增长16.8%;
形成汽车、智能电网两个千亿级主导产业,智能制造、生命科学、节能环保、航空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软件业务收入达800亿元、物流产业能级达千亿元;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银杏湖主题乐园等龙头项目建成开放,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创成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新动力在转方式中不断增强。电力自动化、3D打印、机器人、新药研发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凸显,“双自”上市企业总数增加到44家,中国网络创新环境(CENI)获批全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质量强区”成效明显,驰著名商标数位列全省前列。累计引育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千人”、“万人”计划125人,省“双创”人才124人,创成中央“千人”、“万人”计划和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三个国家级人才基地,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性指标连续多年位居省市前列。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
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主动承接国家、省市赋予的改革试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实施基本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672项,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推进国资优化整合和企业重组,国资总量及经营收入跻身全省三强;
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五年新增民营注册资本760亿元;
公立医院、科技与人才管理体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轻微刑事案件速裁、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卓有成效。对外开放优势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是“十一五”的1.4倍;
外贸出口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保持平稳增长,总额与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江宁开发区保持全省前五强地位,被评为全省先进开发区;
麒麟科创园升格省级高新区,高新园创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滨江开发区成为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示范基地,空港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开发区。援藏援疆、宁高产业园以及与淮阴挂钩共建工作取得实效。
城乡统筹迈出坚实步伐。科学确立“一轴三带四片区”的生产力布局和“一核五城八市镇”的城镇规划体系,五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200亿元,完成了上坊、殷巷、方山、麒麟四个老集镇动迁,基本健全道路交通、水电气、通信、环保等市政设施体系。禄口机场T2航站楼、宁杭宁安高铁江宁站投入使用,轨道交通里程超过150公里;
秦淮河生态水利工程启动实施,百家湖、万达商圈功能显现,城市现代品质明显提升。开展系列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千百”工程,建成石塘人家、黄龙岘等35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每年千万人次的乡村休旅市场规模,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连续四年包揽全市镇街三个类型考核第一名,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到全省第六位。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大行动”,全面推进控尘、治水、减排、清洁、增绿等近百项生态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1年47.1%提高到74.8%,污水管网总长达98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36.5万吨/日,新增170公里绿道,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矿山治理重点工程、完成治理80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8.5%和47.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得到国家环保部肯定和推广,生态红线面积占比达到33.6%。低碳发展持续推进,五年淘汰“三高两低”企业超过600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分别下降52%和67%,城乡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千方百计推动创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4735元和20001元,为“十一五”期末的1.6倍和1.8倍。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20万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保体系,5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快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916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920万平方米,年底前将基本完成安置房“两证”办理。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育集团化办学、与名校合作办学成效显著,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
“33518”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南医大逸夫医院正式启用,区医疗服务中心年内将建成交付,人口与计生优质服务全面覆盖;
市民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江宁博物馆等建成使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持续推进,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区。成功举办亚青、青奥赛事,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城乡文明建设,向亚洲和世界充分展示了江宁现代文明的新形象。
民主法治开创新的局面。进一步发挥人大权力机关作用,支持和保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人大在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上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责任人大、规范人大、实效人大建设有了新进步。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注重政协专题调研、委员视察、协商议政成果应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一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推进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人武、双拥、民宗、侨台、外事、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扎实推进“法治江宁”、“平安江宁”建设,突出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攀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幸福家庭建设示范区。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精心组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取得了重要的认识、实践、制度成果,成为全省首批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示范区。五年发展党员3749名,党员队伍扩大到59969人,“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93.5%。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开展“四风”专项治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进一步规范,日常监督管理实现制度化。完成超职数配备干部消化、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任)职清理和规范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沉入“四个一线”,大力开展“党旗高扬美丽乡村”、“十百千万”等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整顿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今年面对1961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超历史的江河水位、最长汛期的考验,全区上下紧急动员、严防死守,各级党组织周密部署、落实措施,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抗洪赞歌,夺取了防洪抢险的全面胜利。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规矩挺在前,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查违法违纪案件,营造了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
过去五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复杂局面的考验、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归功于历届区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和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归功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各方朋友的亲密合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宁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五年,最鲜明的特点是,江宁呈现出不断超越的发展态势。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按照“当先锋、作示范”的要求,肩负起“走在最前列、建设新江宁”的光荣使命,团结拼搏、加压奋进、苦干实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一批高科技企业站在了行业和国际前沿,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办成了一件又一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江宁跨越超越的势头一年比一年强劲,在省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实践启示我们,跨越争先是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必须始终坚持不懈。
这五年,最宝贵的经验是,坚持和深化了开发园区龙头带动的战略。改革开放决定着江宁的前途命运,开发园区是发展的动力之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我们大力推动重点园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进一步加速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形成了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有力带动了综合实力的新飞跃、城市功能的新提升、区域协调的新融合。实践启示我们,园区兴则经济兴、园区强则江宁强,只要始终坚持园区龙头带动不动摇,深度做好“支持、服务园区建设,并主动接受园区辐射”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这五年,最深刻的变化是,凝聚了江宁人谋则立、立则干、干则成的精气神。凭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江宁广大干部和群众总能把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把稍纵即逝的机遇抓得更牢,始终以“争一流、创唯一”的奋进标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功能完善和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深受群众认可的发展业绩。实践启示我们,只要始终保持创新勇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上下同心、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把困难踩在脚下,不断取得改革发展的新成就。
这五年,最根本的保证是,与时俱进地推进党建创新工程。区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实践启示我们,事业兴旺,关键在党。从严从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各级党组织新常态下领导和推动发展的能力,才能为“走在最前列、建设新江宁”提供坚强保证。
回顾五年历程,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科技创新动力不够强,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难度增大。二是城乡区域不平衡、不协调性仍然突出,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办法不多,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凸显,既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增加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难度。三是环境基础设施仍是比较突出的“短板”,水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繁重,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进一步受限。四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方面仍有许多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民生短板还需加紧补齐补长。五是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为官不为,从严管党治党仍需常抓不懈。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应对和解决。
二、谱写“强富美高”新江宁精彩篇章
江宁干部群众历来敢闯敢试、追求卓越、勇于担当。20多年前,我们抓住浦东开放开发机遇打造了由内转外的“开放优势”;
进入新世纪,我们抓住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机遇绘就了小康社会的“总体模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以此为倒逼,在全国较早地确立起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迈出了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进入“十三五”发展新阶段,江宁有责任也有能力牢记习总书记视察江苏谆谆教诲和省市委重托,顺应全区人民的新期盼,成功走出一条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强富美高”新江宁建设之路,为省市发展大局积累新经验、多作新贡献。
今后五年,是江宁创新驱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决胜阶段。纵观新阶段新形势,我们既处于“内涵相应变化、仍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各种挑战交织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绿色、低碳、包容增长成为新的共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总揽,进行一场事关全局的深刻变革,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实施、江苏“一中心一基地”以及南京“四个城市”加快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有效叠加并持续放大,我区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更优越。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在增加,国内新一轮竞争更趋激烈,区域发展格局正发生新的变化。我区在前进道路上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既要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又要破除发展体制性的障碍;
既要破解土地、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又要增创新的发展优势,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抢抓机遇中增强主动,在应对挑战中保持定力,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宁建设的辉煌篇章。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更高起点地推进“创新驱动、园街联动、绿色带动、枢纽拉动、改革推动”战略,加快建设江苏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美丽中国典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性南京主城南部中心,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创新活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过硬成果,和“五大发展理念”在江宁落地生根的强大生命力,充分展示“强富美高”新江宁建设的现实模样。
今后五年,全区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标杆区域,在探索基本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成为建设新南京新江苏的排头兵。具体而言,一是在推动“经济强”上取得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0%,到2020年分别达3000亿元和300亿元。“3+3+3”产业进入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五型经济”发展实力位于省市领先行列。二是在加快“百姓富”上创造更多成果。到“十三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7万元和3.3万元,低收入农户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扩大到60%。建立均等、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七个更”的目标基本实现,老百姓美满幸福指数位于省市领先行列。三是在打造“环境美”上取得显著突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达到省定指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绿色低碳集约发展位于省市领先行列。四是在促进“社会文明程度高”上展现新的风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公平正义切实保障,社会行为文明有序,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处于省市领先行列。总之,我们要以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省标杆的姿态,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未来五年目标刚性、任务繁重,全区上下要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干劲,全面推进六大重点。
(一)建设创新发展的高地
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省市区行动纲要,以重点园区、重要产业、重大项目为依托,全力打造产业升级、人才创业、科技创新的高地,力争2020年工业经济进入全省五强行列,成为江苏创新强区。
着力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创产业发展的优势。支持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等龙头企业前瞻布局前沿技术研发、加快高端转型,推动汽车产业与新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南瑞继保、国网电科院等领军企业引领带动,加快集聚一批智能电网重大项目,在产业链延伸、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百亿级企业打造上实现更大突破。加紧建设中国网络创新环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开展5G移动通信、未来网络核心技术等研发攻关,创造未来产业的先发优势。深入推进生命科学产业技术创新,开展国家生物医药成果转化项目的挖掘工作。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引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高科技企业。继续从供给端发力,大力实施品牌强区、质量强区、标准强区、智能化改造“三强一智造”工程,五年建成智能制造项目200个,撑起制造业“高精尖”的新业态。
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打造转型升级的引擎。抓住南京“四名城四中心”建设契机,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十三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以汤山温泉、青龙山郊野公园、世茂梦工厂、上秦淮湿地、银杏湖、牛首山等为核心节点,大力建设环绕越文化休旅经济带,构建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体旅”有机融合,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集聚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区域总部,强化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完善航空、江港物流服务体系,提升区域物流中心地位,到2020年软件、物流收入均突破1500亿元。发展高品质的健康、文创、教育培训、养老等新兴业态,培育和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
着力集聚高端创新人才,筑牢创新发展的根基。大力实施“创聚江宁”人才工程,全力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企业家,以及金融服务、资本运作、创意产业等领域高端人才,五年集聚十名以上世界级顶尖科技专家、百名创新型企业家、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万名创投风投、中介服务等专业人才集群,新增十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科技人才。加大人才安居、创业服务、子女入托就学等方面突破力度,加强公共租赁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建设,使江宁人才政策创新和创业成效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着力提高科技孵化能力,激发引领发展的动能。深耕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块国家级的“试验田”,瞄准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全力打造东南科技创新带。抓实产学研平台建设,深化拓展与东大、河海、南医大、药科大等驻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南航大、南邮大等一批大学科技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心。加强紫金“三区一园”科创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引育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创新的创客中心和共享经济中心。深入推进“孵鹰”、“小升高”、上市“翻番”等企业成长计划,五年培育孵化科技小微企业15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0家,“双自”上市企业总数突破70家。推动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体系。
(二)打造协调发展的样板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市全委会精神,按照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等“六个优化”要求,大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推动江宁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加快建设南京主城南部中心。对接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开发区、高新园、东山副城、禄口空港新城“四位一体”统筹与协调,既优化宏观布局,更强化微观空间治理,科学绘制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路线图。要以南站到空港沿线开发为导向,大力实施“中轴提升”,推动轴线上重点片区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着力增强杨家圩—百家湖核心商圈发展能级,加快九龙湖产学研居综合发展片区及研发商务园建设,推进天元路、胜太路老工业地块提档升级,做强江苏软件园和东吉谷片区产城功能,在保护生态格局基础上科学、适度开发上秦淮湿地片区,加紧打造高品质的紫金江宁生态科技新城。深入推进“两山两河”生态提升工程,力争三年实现19.4公里秦淮河沿线公共空间全面贯通,未来五年要让这条城市中轴成为江宁现代服务业走廊、高科技产业标志轴和绿色生态的宜居空间。要以禄口空港新城综合开发为依托,全力推动“城市南拓”,完善71平方公里新城规划,高标准编制一批重要节点城市设计,以规划管理等“六个统一”抓好开发区托管禄口街道工作,打造空港枢纽小镇,推动核心区开发,做大临空产业集群,形成“园港街”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新城加快成为人口规模达到百万、现代产业高度集聚、产城功能深度融合,对南京南部具有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要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北融主城”,完成土山机场迁建并推动现代化开发,规划建设天印大道至苜蓿园大街、土山路至友谊河路等与主城衔接的新通道,建成地铁5号线及3号南延线,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站前片区,构筑南站南部和土山机场“两翼”发展格局。要以上坊片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副城东进”,有序推动城市发展轴向麒麟、梅龙湖、方山南等板块延伸,强化公共设施配套和生态约束,优化城市东部形态,激发区域活力。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超前布局下一代网络设施,打造一流的智慧城市,建成国内领先的宽带中国示范区;
规划建设机场二通道,完成宁高城际轻轨、340省道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打造现代化、立体式、综合性交通网络体系,建成南京公交都市示范区;
加强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地下空间科学开发和利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要加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区、街、社区“三级管理”网络,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与执法重心下移并属地化。常态开展交通、市容、街巷环境、渣土运输、违章建筑等专项治理,构建整洁、有序、高效、安全的城市现代管理格局。
大力推进新市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发挥新市镇“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江宁街道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建设,和汤山、谷里、横溪省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改革,加快淳化、湖熟等引入社会资本实施的新市镇战略合作开发,进一步优化秣陵、禄口、麒麟等市镇功能,推进土桥、丹阳、铜山、陆郎等边界城镇建设和“边界经济”发展,到2020年将新市镇建成相对独立、产镇融合、集约紧凑、功能混合、生态良好的现代活力城镇。加快未来网络小镇、石塘互联网联想小镇、苏家文创小镇等13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五年完成优质投入300亿元以上,打造若干“百亿小镇、百亿产业”。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盆景变成百花园、农村变成大景区、大学生变成创业者、农民变成富裕户”美丽乡村“四变”工程,到2017年在全市率先建成全域美丽乡村,形成西部生态休旅、中部田园水乡、东部休闲养生的新格局。加强农村交通、环保、通信、休闲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培育特色民宿、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智慧旅游,催生大批扎根农村的田园创客和农民老板。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生物、科技、精品农业,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到2020年将高效农业比重提高到60%,把台创园建设成为南京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五年投入50亿元加强水利建设,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三)塑造绿色发展的典范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整治生态环境,优化绿色空间布局,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区。
着力营造生态安全空间。构筑以不开发区、“三纵两横”生态廊道为基底,水源涵养区、生态湿地、郊野公园为支撑的生态安全格局,严守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发挥滨江、沿河、临湖、环山等优势,大力建设以生态景观林、长江防护林、公路绿化林等为主体的林网体系,完成所有废弃采石宕口生态复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8.8%。实施城市增绿扩绿工程,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街心公园”三级公园体系,五年新增公共绿地150万平方米。
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加大治污、防洪、排涝、供水、节水统筹力度,推进管网全覆盖全贯通、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到2017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强化节能减排,扎实抓好控煤、控车、控尘、控制工业污染、控制新建项目排放,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未来五年达到90%。推进江南环保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努力建成全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未来三年盘活低效用地、完成农地综治均达1万亩以上。积极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工作,保障基本建设用地。
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健全体现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要求的考核奖惩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究责任制。强化规范执法、综合执法,依法从严管控和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市场化治污机制,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改进环保投融资政策,加快形成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模式。积极倡导环保理念,激发全民保护环境的行动自觉,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争做开放发展的标兵
充分发挥江宁地缘、商缘、人缘优势,全方位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率先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争当全省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
做强开放型经济主阵地。着力把重点园区打造成为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稳定增长的“压舱石”、落实新理念的示范区。江宁开发区要着力壮大高端产业、总部研发、人才与科技创业的实力,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到2020年形成一批超百亿元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集群,创造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的新优势,五年内迈入全国经开区十强,空港经济开发区进入江苏省级开发区十强。麒麟科创园要在信息与大数据、智能装备、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培育上重点突破,努力建成国家创新型经济示范区。江宁高新园要全力主攻高科技、发展新经济,做强生命科技创新园和大学科教创新园实力,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滨江开发区要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大力提升装备制造、精密制造、成套制造能力,加快滨江大道贯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成为带动西部崛起的龙头。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要做强休旅康养功能,全面进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第一方阵。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要提升旅游经济能级,创成国家5A级景区,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胜地。要深化“一园一街”体制创新,助推街道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努力成为新技术孵化的基地、新经济示范的园区。要加强和创新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和社会化效应。
提高“引进来”的能级和水平。坚持内外资并举、引资引智并重,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加大产业链高端招商,吸聚更多的国资、民资、外资、股资、银资参与新一轮开发建设,争取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百强企业来江宁投资兴业,重点园区要确保外资利用“份额不减少、位次有进步、质量有提升”。抓住《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契机,积极引入上海自贸区经验,扩大服务业开放,努力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拓展“走出去”的新空间。创新外贸发展方式,提高优势产品出口比重和竞争力,做强服务外包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超过55%,服务外包执行额达50亿美元。发挥“三港”在江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积极打造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平台和载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并购、开辟国际市场,打造有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五)放大共享发展的红利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覆盖面,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水平。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五年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抓好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精准扶贫,到2020年,所有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市级脱贫目标。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实现医疗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性养老金全国统筹。完成城中村、棚户区改造480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500万平方米,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落实《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抓好老旧小区市场化管理,以及二次供水和供电设施改造工作。加快普及学前段和高中段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终身教育按需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全民共享度。用好迁址后的江宁医院存量资源,更好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调整完善城乡医疗布局,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研究解决二孩生育面临的新问题,全力建设“健康江宁”。加快苏豪健康养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居家养老、寄家养老、机构养老,为市民提供更加普惠便利的养老服务。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力培育、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时代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资源中汲取充足养分,把核心价值观深深贯穿于江宁改革发展事业、根植于社会道德生态、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让价值观内化为群众自觉、外化为城市精神,成为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和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和舆论工作的主导权,讲好“江宁故事”,选树先进典型,唱响“江宁好声音”。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加强主题文体活动、精品文艺创作、国际文化交流等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建成东吴、南唐博物馆,加强对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文化+”战略,建设一批示范性的文创空间,培育一批有梦想的文化创客,做强一批引领性的文化企业,积极创建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立足党建、服务、管理、自治“四位一体”,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进全科服务和政社互动,建立完善民情恳谈会、民事调解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劳动、医疗、征迁、环保、消费等领域纠纷的多元调解,推进信访法治化进程。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保障和服务。继续深化“平安江宁”建设,把公共安全落实到建设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社会综合治理防控体系、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防灾减灾保障体系,筑牢城市发展的安全基石。
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强化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工作,使人大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全面加强统一战线建设,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认真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使之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行政领域改革,推动党群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认真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实现行政行为全程纳入法治轨道。
(六)当好深化改革的先锋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坚决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率先在重点改革上引领示范,在难点问题上探索攻坚,争当深化改革的先行者。要突出市场导向,大力释放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健全优胜劣汰机制,打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组合拳”,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增长机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增长机制转变。加大财政管理创新,完善区、街道和园区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优化政府融资机制,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规模控制。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探索国资流动机制,推动国企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健全国资监管、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国企更好服务全区战略目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拓展民营企业准入领域,支持更多的本土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落实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部署,实施“互联网+政务”改革,优化和完善基本建设项目模拟审批,逐步将前置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让创业者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得到更实在的政务服务。要积极推动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培育形成真正独立的行业自治组织。要增强改革攻坚的责任感,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的成果。继续扎实抓好城镇、科技、司法、政务、教育、农田水利等方面中央和省市交给江宁的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大胆先试、率先突破,努力创造新经验、新做法、新品牌。更加注重把各领域基础性改革抓在手上,分清轻重缓急,持续用力发力,加快推进民主政治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文化体制,以及户籍、土地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确保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得更扎实。
三、全面加强从严管党治党
履行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党执政兴国的历史责任和面临的形势考验,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要加强思想建党,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持把理论武装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系统掌握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要坚持把理论武装与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相结合,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推动各级干部结合江宁实际、工作实际和自身实际,广泛深入学习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想问题有新观念新思路、干事情有新方法新举措、谋发展有新理论新高度。要坚持把理论武装与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相结合,强化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从严管理干部,锻造引领发展过硬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20字”好干部标准,切实把那些思路清、作风硬、敢担当、善作为、群众认可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做到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认真按照中办国办有关意见精神做好老干部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落实“五个要”的要求,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着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干部监管体系。坚持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励相结合,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客观公正差别化地评价干部业绩,奖优罚劣,引导干部把全部精力放在推动发展、实干为民上。
要坚持抓常抓长,大兴为民务实优良作风。持续加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的监督执纪问责,时刻紧盯作风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强化源头治理,防止“四风”反弹。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抓好家风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做到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要深入开展“四解四促”、“十百千万”等活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把规矩意识与实干精神有机结合,坚持以“马上办”的行动、讲奉献的情操、“钉钉子”的精神干事情,坚决整庸治懒,杜绝为官不为。要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容错机制,保护干部积极性,激励各级干部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勇探新路,切实增强想为的境界、敢为的担当、勤为的作风、善为的本领。
要强化基层党建,夯实扎根群众坚实基础。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强优”工程,推进党建工作“五全一提升”,长效化整顿软弱后进党组织,落实党代表常任制,积极探索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继续扩大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保障房小区、科技创业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有效覆盖,打造一批基层党建品牌,构筑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多渠道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让党组织书记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进出口机制;
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尤其要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必要条件。
要落实“两个责任”,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把从严治党贯穿到“五位一体”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廉洁、组织、群众、工作和生活“六大纪律”,贯彻执行好《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同违反党纪的行为作斗争。进一步弘扬廉政文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知敬畏、明底线、拒腐蚀、永不沾。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既坚决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又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江宁发展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美好蓝图催人奋进,成就未来唯有实干。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走在最前列,不断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而努力奋斗!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