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在多元协同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会上讲话(完整),供大家参考。
在2022年多元协同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会上的讲话
去年x月以来,我市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双减”工作x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扎实开展“双减”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要直面在推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少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首先,从学校内部来看:学校延时服务期间的课程,由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自主开发,由于师资力量、教学精力有限,所以课程仍不够丰富,无法完全吸引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表现更为明显;
“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普遍在校工作时间接近xx个小时,直接导致全校教职工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研修培训时间无法保证。正常课务、午休、延时服务,再加上很多非教育性的事务,许多教师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感,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其次,从校园外部来看:家长“焦虑情绪”仍无法彻底缓解,滋生出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更为隐秘的“地下培训”,形成一人站立、全体起立的“剧场效应”;
“双减”背景下的延时服务,“放学+下班”车流高峰的重合叠加,无疑造成了高峰时段的堵上加堵。遇到雨雪天气,更是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双减”是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内外结合、多元协同,引导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等对于减负形成一致的价值判断和行动共识,力争在遵循科学规律基础上予以有效解决”。因此,“双减”应对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重关系进行重构,其精准落地除了靠教育系统自身去实现,更需要政府战略部署和多方力量的统筹协调。
为此,建议:
一、丰富课程资源。
“双减”背景下,各校课后服务对象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为丰富供给、突出特色,学校组织教师群策群力,充实课程资源。但于基层学校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好国家课程,在此情况下,教师课程再开发的时间和精力就无法保证,对于青年教师队伍庞大,成熟教师不够多的学校而言,课程开发能力也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建议各地教育部门尽快遴选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形成“资源库”,充实到课后服务的课程资源中来,这样就可以提升各校延时课程的吸引力,为孩子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可以缓解各校尤其是各学科老师开发课程的压力,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站好国家课程的讲台。
二、强化政策落地。
《意见》指出: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然而,各校目前并未切实推行此项制度,因此,建议积极探索推行“弹性上下班”,并出台相关制度和细则,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各项要求,比如课后服务时间“储蓄制”,积分兑换“双减假”,为教师提供“延时服务餐点”“平价放心菜”等。同时,切实规范进校园事务,压减压缩非必要工作,并依据国家中小学编制标准,核定、补齐空缺编制,配齐各学科专职教师、校医等,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促进家校联动。
“双减”落地之后,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加,不少原来把孩子放在机构参加学科培训的家长,就变得格外焦虑,总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滋生出水涨船高的“地下培训”。也有部分家长完全放手,认为孩子的成长就是学校的事情。其实,“双减”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协同减负”。“双减”后的家长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同样是需要用心回答的时代命题。建议大力推行2022年x月x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家庭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引导广大家长实现科学的家庭教育。同时,要谨防校外学科类培训改头换面,异化返潮,彻底清理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需要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
四、落实多元保障。
建议错峰放学拉大时间间隔,用时间赢得空间。目前全市各小学放学时间集中在xx:xx~xx:xx之间,按照年段分低、中、高三批放学,每批间隔时间为xx分钟左右,由于间隔时间短,前后两批家长时间点位产生交叉,造成拥堵。所以建议第一批一、二年级的放学时间可适当提前,每批次间隔xx分钟左右,确保前后两批接学生的家长无交叉,有效防止拥堵。也建议每周、或每半个月,暂停一次课后服务,保证学校教职工大会、学习培训的正常进行。同时,加大设施投入,用保障守护平安。可在学校周边适当位置尽可能多的施划临时停车泊位,也可对接校园附近的社会停车场作为临时停车点,解决接送学生临时停车的困难,助力学生散学工作;
进一步完善各校周边照明条件,增加“减速慢行”等交通安全标志,设立必要的防护栏,让家长只在规定的接送区内有序规范地停放车辆和接送孩子,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此外,建议启动“空调进教室工程”,确保寒冬教室的供暖,盛夏教室的降温。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