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022年),供大家参考。
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大概有下列几种:
1.社会政策;
2.社会民主主义;
3.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
4.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的主义);
5.无政府主义。
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以决定自己的方法。
——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bǔjūxiàlòu]的政策,不成办法 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
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
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
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
1920 年 11 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之“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仅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面前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第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而且为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
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更主张系统地学习西方的思想、理论。他认为,“民智者,富强之原”,“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他通过译介西方的学术名著,在中国宣传了唯物论的经验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三权分立等社会政治思想。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对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怀疑,促使人民去思考救国的新路。从而为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
“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的诞生。然而马、恩及其战友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把这门科学称为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决不会同意这种突出他个人的提法。
①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 19 世纪 60—70 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②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逝世,一些国家先进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提法。
从 1886 年起恩格斯也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随后,“马克思主义”开始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广泛采用。
③无独有偶。“列宁主义”开始也是由列宁的反对者作为贬义词使用的。孟什维克首领马尔托夫早在 1903 年就自吹“发动了反列宁主义的起义”。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一个注里说明:
“……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242 页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人使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个概念,一般没用本质区别,主要看语境。在本课程使用过程中将会是这样:凡是在后面连着提毛泽东思想等时,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概念,而在一般情况下单用就使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现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否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呢?马克思主义是否真像西方资产阶级所宣称的那样已经过时了?终结了?
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祥地,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心脏,甚至是在西方社会的知识界,不是一次,而是四次,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不令人信服: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 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从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开始,首先就面临一个中国化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欧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外来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现实状
况等都与欧洲大不相同,因此,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如果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根本不可能在中国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但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课堂思考:
党在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不深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1920 年他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里讲到,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李大钊文集》第 4 卷,P5)
我们在教材中之所以只提了李大钊的名字,一是因为他作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地位人们没有争议;二是当时有类似思想的人好多位,我们从历史文献中已经查到这几人,很可能还有,李大钊是主要代表。
(1)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成立后,立即投入中国革命的行动之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懈怠,造成“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 年,P273)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双重影响。1928 年 7 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在组织原则方面,规定党员及地方组织对于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决议, “应无条件的执行”,并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党全国大会的临时大会之召集,必须经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之批准。”[《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02),方正出版社 2006 年版,P81、83、90]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58—659 页。)
“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第 335—336 页。
建国之后为何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重新启用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首先是在学术界逐渐开始重新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提法。
2001 年 7 月 1 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多次的讲话中和中央的许多文件中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重新启用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曾有过照搬照抄、不结合中国实际的情况,最终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红军被迫长征
在痛定思痛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旗,引领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的国家,是用来指导当时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与其相比,革命条件、社会发展的程度和具体道路都不相同,不可能教条地照搬使用。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层次性:
核心层:方法原则:唯物辩证法 中间层:逻辑论证: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外部环节:策略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学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结合变化着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增添新内容。他们时时在关注实践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理论的同时,还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自己创立的学说。“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马克思主义一踏上中国土地,就有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现代文明与中国古老文明不断融合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观念中“平等”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和“均平”意识有直接的联系。李大钊曾经指出: “现在人群进化的轨迹,都是沿着一条线走,这条线就是达到世界大同的通衢,就是人类共同精神联贯的脉络。” “全世界人类组织一个人类的联合,把种界、国界完全打破。这就是我们人类全体所馨香祷祝的世界大同。”[《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P622] (另见马克思与孔夫子的对话——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03-408 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 “解决中国问题” “创造些新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945 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刘少奇选集》上卷第 335 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结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