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横沙小学
陆玉桃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通过对问题解决的理解,分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解题步骤,来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一 对问题解决的理解 问题解决从广义理解是指综合的、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从狭义理解是指综合的、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工具性和应用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
过去的小学数学中问题解决的教学目的只限于了解实际问题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身。而现在除了要达到上述目的以外,还要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各种策略,培养一般的解题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即使遇到新的问题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解题策略予以解决。
二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解题步骤 小学数学中问题解决的基本解题步骤分为以下四步:1.读懂信息,整理信息;2 分析题意,寻求策略;3. 让学生学会反思,检测自己解决问题过程,规范学生的策略;4. 开展专项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拓展学生思维。
1、读懂信息,整理信息 。
问题解决首先是让学生读懂信息,整理信息,数学信息的呈现方式一般由情境与文字信息结合,有隐性的数字信息和显性文字信息,给学生阅读情境的时间,让学生把在问题解决中容易看错的信息圈一圈,进一步明确信息,理解信息,然后让学生用摘录重点文字信息、表格或画图等形式整理信息。例如数学信息:“一箱橘子有 20 个,一箱苹果比一箱橘子多 5 个,”让学生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把信息的“多”字让学生圈一圈,让学生明白 5个不是一箱苹果的数量,而是比橘子多 5 个,在学生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整理信息。
2、分析题意,寻求策略。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
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
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即顺藤摸瓜。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实际问题的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决问题的依据。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策略性知识是重要的。
3、让学生学会反思,检测自己解决问题过程,规范学生的策略。在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由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让学生个体汇报后,对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规范,让学生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策略,适当整理策略,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构建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型。
4、开展专项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拓展学生思维。专项练习要从易到难,逐层深入,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学生得到数学活动经验及策略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中,同时问题的空间要大,让学生不断地产生新问题。
三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问题解决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它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
3、交流评价,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
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4、巩固方法,拓展思维。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在不断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要解放学生的脑、手和口,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放手让学生发表意见,充分肯定其中合理成分,教学不搞“一刀切”。此外,要向课外延伸,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寻找有关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