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例谈毛泽东“十大教授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具体运用(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例谈毛泽东“十大教授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近日准备党课讲稿,看了两部干部教育史方面的专著。在其中一本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1929年12月,毛泽东还总结了干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概括成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即:“(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2)由近及远;
(3)由浅入深;
(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
(5)说话要明白;
(6)说话要有趣味;
(7)以姿势助说话;
(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
(9)要提纲;
(10)干部班要讨论式。”这十大教授法,特别是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建国后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仍被广泛采用。
按照自己的习惯,我对这“十大教授法”的出处作了一下检索——它们出自毛主席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说的是为部队上政治课的教学法。
我在大学里当过11年“双肩挑”的教师,调离学校后,又当了近10年的兼职硕导,还经常为党校、干部学院的学员授课。看到这“十大教授法”,我的“有感度”相当高,因为其中多数方法我都运用过,不仅运用在讲课时、讲座上,也灵活运用到自己讲话和撰写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从方法上看,领导讲话与老师讲课都是“讲”,都靠一个脑子一把嘴,有不少相同相通的地方。领导讲话是施政手段,与上政治课相同相通的地方更多。
作为一名有30年“写龄”的“老笔头”,我写文章的经验比讲课更丰富,体会也更深刻。这里,试着对“十大教授法”在领导讲话稿写作中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一,启发式
启发式讲话,从形式上看,设问是常用手法和基本标志。比如:
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
上面这种设问,可以看作是“小设问”。还有一种“大设问”,就是把问题用作标题,其下的内容都是对问题的回答。比如:
下面我讲3个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专门成立这样一个机构?
第二,我们的职责主要是什么?
第三,我们怎样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然而,启发式讲话并不是只有设问这一个方法。
大道无形。真正高明的方法,是不着痕迹的,正所谓“但知盐味,不见盐质”(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下面这些方法,看似没有对听众提问题,同样具有启人思考的作用。
一是语言诱导。
比如:这方面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大家可以联系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二是故意留白。就是“话到嘴边留三分”,故意给听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比如:
我们每个人想问题、拿主意、做工作的时候,都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这个问题上,懂么?会么?敢么?
从根本上说,所有以问题为导向的稿子,都具有启发思考的作用。抛出问题,既不做分析,又不给答案,任由听众自己去发挥,这是一种运用;
提出问题,也做了分析,但不给答案,让读者自己去找,这是第二种运用;
在机关文稿写作中,我们运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既提出问题,又分析问题,还能给出解决问题之策,但也留有思考的空间、发挥的余地。
第二,由近及远
有人把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求概括为“居高望远好深思”,我非常赞同。其中的“远”,一指时间上的“远”,也就是“久远”;
二指空间上的“远”,也就是“远处”“远方”,包括一般人不注意或者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也包括外地外国。
领导以讲话的方式指导工作,解决的往往是本地本单位的问题、现实的问题。但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决定了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本地、看眼前、看当下。
一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一方面,现实问题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往往有历史的根由,需要我们追根溯源、治病求本;
另一方面,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能够让我们以史为鉴,从中启迪智慧、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映照现实、远观未来。
二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陈澹然,同上)。
我们想问题、抓工作,必须在全局全盘中找准自身定位,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同时,我们既要学会“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本职看本职”,又要学会“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这就需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外单位乃至外国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
所以,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时候,无论在写作思路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要由近及远,做到“想远看近抓当前”。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能把现实针对性与历史纵深感集于一身,既有准头、看头,又有广度、厚度。
第三,由浅入深
关于准确把握写稿子的“深”和“浅”,有两个词非常重要:一个是“深入浅出”,这是对内容的要求;
另一个是“由浅入深”,这是对方法的要求。
写稿子为什么要由浅入深?
因为这样写更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受众的认知需求,能够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受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深入进去,直至发现“最深处的秘密”。反之,如果由深入浅,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甚至一开始就把他们吓跑了。
第四,说话通俗化
领导讲话是要让人听、让人懂的。我们经常说“通俗易懂”,“通俗”才能“易懂”。
那么,什么样的话才称得上是“通俗”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用”的、多数人习惯说习惯用的,也就是“大众语言”“群众语言”;
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家常话”“大白话”,就是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俗话、民谚、歇后语、网络用语,等等。
很多“大领导”都非常注意说话通俗化,特别是面对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时候。在他们的讲话中,朴实而生动、直白又深刻的语言比比皆是。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没有一位语言大师是脱离群众的。”秦牧也说过:“最大的语言宝库,毕竟在当代人的口头上。”所以,我们要做到说话通俗化,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老舍先生还说过:“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
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的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的工作中和写作中,要做到说话通俗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运用生活语言来谈工作、写工作。比如:
俗话说:“西瓜摘早了不甜,萝卜拔晚了空心。”干部使用也是一样,讲究用当其时。
育人具有长期性,干部成长成熟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必要台阶的历练、经过递进式培养。如果时间不够、历练不够,就像我们种桔子、种稻子一样,季节不到,生长期不够,桔子就是酸的,稻谷就是瘪的。
有的同志对年轻干部求全责备、过于挑剔,用“有色眼镜”来看人,甚至用“放大镜”来看缺点和短处,把敢闯敢干看作是“不够稳重”,把锐意创新看作是“标新立异”,生怕年轻干部“嫩”了顶不住、“冲”了稳不住,不敢放手用、放心用。
选干部配班子不能为选而选、为配而配,也不能就干部选干部、就班子配班子,必须把班子和干部放在事业发展的大棋局中加强分析研判,既要吃透上级的政策、选配的要求,又要摸清发展的需求、班子的实际、干部的表现,这样才能在干部工作一盘棋中下好每一颗子,使“车马炮”各就其位、“将士卒”各展其长。
这些话,都是用来谈干部工作的,却较好地运用了生活化的语言,增强了生动性和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通俗”不是“低俗”,也不是“媚俗”,这方面的区别和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第五,说话要明白
所谓“明”,就是清楚,让人一听就知道你说什么;
所谓“白”,就是好懂,让人一听就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本来是说话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但也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做得到。现在,有些干部作风不实、文风不正,喜欢故作高深,讲一些让人听了云里来雾里去的话,或是拐着弯、绕着圈子说话;
也有的干部是由于知识、经验都不够,功底、能力达不到,不能把深奥的道理用三言两语说明白。
我体会,要想把话说明白,前提是对自己想说的内容心里真正想明白、弄明白。如果你自以为明白了却不能说明白,那说明你还不是真正明白。
第六,说话要有趣味
这是很高的一点要求。说话,最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物”,就是有实质性的内容;
其次要“言之有序”,有严密的逻辑性;
再次要“言之有文”,有一定的文采;
更高的要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既能说出深刻的道理、独到的见解,还能饶有趣味,让人听了兴致勃勃、兴趣盎然。
言之有趣,不等于说话要有幽默感,幽默感只是趣味的一种。
写文章说话,主要的“趣”有“情趣”“理趣”两种。
所谓“情趣”,可以说是“共情之趣”,不止是情感共鸣产生的愉快、温馨等悦适感,我认为更多的是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人的心里唤起一种情调。这种情调,或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或调节了我们的心境,或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柔软之处,让人觉得有如一缕春风拂过、一缕阳光照过,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某种美好的情感,点燃了心中某种美好的向往。所谓“理趣”,可以说是“明理之趣”,让人因明白道理、获得启示而觉得有意思、有趣味,先是心里一动,继而会心一笑。可以说,
“情趣”之“趣”产生于同感,“理趣”之“趣”则产生于共识。
我这个人不是很有情趣,工作中和生活上都是如此。但材料写得多了,也注意时不时出点儿“小思想”,所以还算是有点儿理趣。比如下面这些话,我认为还是有理趣的。
干部工作中的“知人”,需要了解的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单位人、岗位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岗”“知责”“知事”,把这些方面作为知人识人的“看点”。
我们经常讲“同性相斥”,这个“性”,不止是性别,也包括性格在内。尽量不要把性格气质完全相同或者容易相冲的人搭配成党政正职,这样容易出现“负和效应”,也就是作用相互抵消。
用好这套方法,需要我们着力提高“望闻问切”的水平。
望,就是要仔细观察,既要察其颜、观其色,还要善于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
闻,就是要认真倾听,把亲耳听到的与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信息相补充、相印证,做到兼听则明。
问,就是要聚焦单位的核心职能、干部的主责主业、工作中的难题难点,多提问、多追问,把“问”的过程变成加深了解、考准考实的过程;
不能简单问个姓名、问个意见,该问的一定要问到位,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甚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切,就是要号准干部的思想脉搏,看他是不是与党同心同德,是不是与时代要求同步同拍,是不是同人民群众心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不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把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四诊合参”,才能提高知人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真正把干部考准考实。
我们配备年轻干部,既要看所配的人,又要看所配的班子,要着眼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来配人,不能简单地为配而配。现实中,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补缺式”配备。
也可以说是“填坑式”配备,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嘛!班子有缺额,就赶紧从符合条件的人选中挑一个补进去。“缺”是补上了,但质量未必有保证,不能达到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的目的。
另一种是“拉郎配”。
单纯从人选看,各方面都不错,甚至是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但放在这个班子里并不见得合适,不是最佳人选。导致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把“一班人”中的“班”和“人”割裂开了,要么就班子看班子,要么就人来看人。这样的“一班人”,充其量是“一个班子里的人”,“配齐了”未必“配强了”,有“物理变化”未必能产生“化学融合”。
第七,以姿势助说话
这就是演讲学里常说的“态势语言”,包括姿势、手势、表情和眼神的运用,都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能注意到这一点,真是让人佩服。
这一点与写稿子无关,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第八,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
我理解,毛主席强调这一条是因为当年有不少战士乃至低级军官文化水平不高,讲课的时候,有必要通过温习加深对新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我们今天写稿子,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复习概念的问题,但重要的概念除了释义,也要注意“合理重复”,这不是“车轱辘话来回说”,而是“重要的问题讲N遍”。
第九,要提纲
我理解,毛主席所说的这一点,不是指讲课要预先拟提纲,当然这是必须的,哪怕是再有水平再能说,也需要打个腹稿提纲,否则就是信口开河;
毛主席所说的,应该是强调讲课要注意提纲挈领,这样容易让人抓住主线和重点,确保听课的收获。
我们写文章也是这样,特别是写大稿的时候,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还要注意把“纲”和“目”鲜明呈现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整篇文章的基本架构。
第十,讨论式
这一条与写材料关联不是太大。如果我们写的是座谈会讲话稿,或是领导讲课用的讲稿,倒是可以适当设计一点儿互动环节,这样会增强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强针对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