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 1 -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承与创新探索相统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课程思政体系,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二、工作目标 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体系、专业体系、培养体系、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全省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课程思政

  - 2 - 建设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五年内,选树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校 10 所,建设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00 个,遴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100 名和优秀教学团队 100 个,推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00 门和优质课程 200 门,设立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研究项目 1000 项。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师代表,推出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全面形成广泛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举措 (一)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3 - 文化自信。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加强对《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的教育学习,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挖掘河北省优秀人物典型事迹,将以李保国等为代表的感人事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

  - 4 - 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深入开展“伟大抗疫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勇于开拓的实际行动,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二)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徳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

  - 5 - 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实践类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三)重点建设各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文史哲类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管法类课程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教育学类课程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理工类课程要注重科学伦理和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 6 - 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农学类课程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医学类课程要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艺术类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系统构建课程思政培养体系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把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

 融入教育教学建设全过程。各高校要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

  - 7 - 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教学方式,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融合式、协同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建设省级示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精选精育,遴选具有学科特色、育人效果良好的示范课程和优质课程。每年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 门和优质课程 40 门,发挥课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优质资源供给,丰富平台内容,促进高校、专业、学科、课程间的共享共用。

 发挥名师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院士、“长江学者”、“杰青”、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每年遴选具有影响力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20 名和优秀教学团队 20个,广泛开展经验交流、课程观摩等活动,示范引领全省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五)着力培育课程思政研究体系 选树研究示范中心。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途径、条件、资源的探索,以及对课程思政实施中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专业

  - 8 - 教学组织的作用,努力将个案研究与共性拓展高度融合,通过对某所高校、某一类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凝练总结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和建设标准。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培育和建设,每年选树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约 20 个。

 设立改革研究项目。进一步发挥改革研究项目的激励作用。推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有关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研究,设立一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形成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每年设立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研究项目 200 项。

 加强课程思政培训。由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牵头,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师等,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全省课程思政系列培训。支持和鼓励各高校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络培训中心、教研室等,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讲座、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手段,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互动交流、观摩研讨、学习借鉴等,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六)加快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激发学校和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

  - 9 - 性和主动性,完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的作用,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分类考核、分类评价。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课程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的监测点指标;注重产出导向,关注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使各门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融入全流程,课程思政要素可查可督。

 加强工作考核评估。建立动态化、常态化评价机制,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持续提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每年选树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校 2-3 所,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完善教师奖励激励政策。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使课程思政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 10 -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河北高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重大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全省高校开展工作。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各高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加大经费支持。省教育厅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各高校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各类资源,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三)注重总结推广。要注重总结凝练,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的宣传、交流和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坚持成果导向,固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