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犯罪心理论文-老年人犯罪问题探讨(完整),供大家参考。
老年犯罪心理论文|老年人犯罪问题探讨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寿命不断地延长, 老年人口日益增加, 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日趋上升。
老龄化社会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正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沉重压力, 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 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老年人犯罪问题也变的突出起来。
于是我们必须加紧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老年人犯罪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
本文就是针对老年人犯罪的各种特点、 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能对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有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并使老年人犯罪问题能得到很好解决。
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 应当列入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 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 1.3 亿, 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 65 岁以上人口达到 8811 万, 占总人口的 6.96%。
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 2015 年 60 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两亿, 约占总人口的 14%。
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 社会家庭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在社会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 某地监狱在押犯常年 1200 人左右, 而老年犯罪人员 1998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 1.2%, 1999 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 1.4%, 2000 年以占到在押犯总数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长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就是从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即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谓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衰老, 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老化, 具有不可逆转性, 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 个人自身的生长条件和天生机体发育的差异, 判断老年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角色作用, 可分别从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社会年龄来衡量。
1982年在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 60 岁。
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话, 则男性 60 岁以上, 女性 55 岁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
1996 年 10 月 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 60 周岁以上的公民。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 60 周岁以 60 周岁为标准便于正确的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更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 指 60 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
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下的定义。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
广义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狭义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体、 心理、 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老年化的过程中而引发的犯罪行为。
前者着眼于行为主体, 后者着眼于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围较小, 它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二、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之处在于, 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反而
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然而 ,老年人犯罪也有自己特殊的犯罪现象、 特点和犯罪原因, 很值得我们注意。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老年人犯罪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一)
从犯罪主体上看, 老年人犯罪多为孤寡老人, 文化层次偏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成家后大都与老人分居两处, 致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孤独寂寞, 单调乏味, 易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从而滋生犯罪。
而且这些老年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 文化水平较低。
(二)
从老年人犯罪的类型上看, 男性多属猥亵、 强奸、 诱骗、 放火、 盗窃、 侵占、 窝赃、 伪造、 诈骗等, 女性犯罪则以扰乱社会治安为主。
(三)
从老年人犯罪的手段上看, 暴力型犯罪较少。
进入老年期后, 由于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的存在, 使老年人存在着运动障碍, 这些决定了老年人所实施的抢劫、 杀人等暴力型犯罪较少, 他们往往采取教唆、 诱骗、 包庇等具有智能性、 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
(四)
从老年人犯罪的对象上看, 多为弱势群体。
人进入老年以后, 生理机能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老变化。
因此, 一些老年人往往把犯罪对象直接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的儿童、 妇女、 残疾人等弱者。
除了以上几个可以明显归类的特点, 还有一些特点, 一些老年人犯罪是低文化者较多,农村老年人犯罪较多。
近年来还有一些退休老干部利用自己多年的人际关系网, 为家人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 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三、
老年人犯罪的特殊原因
老年人犯罪除与未成年人犯罪、 中青年犯罪和其他的各类犯罪有共同的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一定的特殊原因。
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并具体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具体原因:
(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技能都面临明显下降趋势。
在身体机能上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相当程度的萎缩现象, 如听力下降, 视力减退。
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减弱、 反应变得迟钝。
因此老年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从心理机能上来看, 此时老年人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有些老年人变得敏感多疑。
加上身体机能出现的衰退, 自身抵抗能力的降低, 使老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问题, 从而引起了很深的猜疑心理和被害观念, 总怀疑他人是否侵犯自己, 往往由于猜疑被害而发生防御性的犯罪行为。有些老年人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 老年期的人在情绪方面出现重要变化,产生情绪回归现象, 即老年人遇到挫折时不容易克制, 常常失去理智, 变得像儿童一样任性固执冲动。
有时变得自私起来, 整天怨天尤人、 固执己见、 缺乏宽容。
这些心理倾向是由于他们身心衰退而造成的。
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身体衰弱精力不济, 不能恰当地解决遇到的纠纷, 很容易因为小事而激起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有可能导致攻击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
老年人在步入老年期以后, 由于身体和心理的特殊变化常常会出现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1. 对离休, 退休的不适应。
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 工作是他们生活的重心, 工作收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
在工作当中可以全面的展现自我, 体现自我价值, 并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从中得到快乐与幸福感。
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来说, 他们从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一下子松懈下来, 觉得自己的
生活没有了重心, 生活从此变得没有意义, 个人价值也无从体现, 于是变得消极颓废, 此时最容易卷入违法犯罪的活动中。
2. 对生活贫困的不适应, 对一些老年人来说若有退休金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的话则出现有关财产犯罪的可能较小。
但对于另外一些老年人来说, 本身并没有很多的积蓄, 一旦退
休经济上的收入更少, 不可能完全支付生活开支, 加上老年人容易患病, 更需要金钱来保证及时治病。
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 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 基本生活需求有子女提供, 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很容易发生赡养纠纷, 当无人赡养又无经济收入时他们可能会进行多种财产犯罪活动, 用来解决经济问题。
(三)
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情况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犯罪行为
1. 与子女的关系影响犯罪行为。
当老年人退休离休后, 老年人的工资收入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厚, 他们的地位权利也不如以前, 给家庭带来的种种好处也不复存在, 这样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动摇, 以前家长形象逐渐减弱。
对农村老年人由于年老身体机能的衰退,各种机能的下降, 劳动能力不如以前, 也不像年轻时撑起整个家, 于是家庭中的地位也不如以前了。
一些修养较差, 缺乏道德观念, 尊老养老意识淡薄的子女, 看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
同时老年人本身心理机能发生微妙变化, 本身又会觉得自己为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而当自己体弱多病身体不佳, 正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却遭到如此冷漠的态度, 老年人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很容易产生绝望轻生无用等情绪, 于是心理上便出现了报复心理, “我过不好你们也甭想过好”。
尤其是那些老年丧偶身边无人陪伴, 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 没有人可以安抚; 当心中郁闷时没有人来倾听; 当遇到生病时, 没有人来照顾。
长期的内心压抑情绪一旦爆发, 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现犯罪行为是很正常的。
2. 与配偶的关系不睦造成犯罪
当老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来充实生活, 心中不免有失落感。
对新生活也会出现不适应,使老年人变得敏感多疑, 情绪不稳, 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心理上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 大多老年人容易激动往往无缘无故大发脾气, 把夫妻间往年的烂事抖出, 互相揭对方缺点, 引起双方的不满, 各不相让往往会造成夫妻间的矛盾冲突演化为犯罪行为。
(四)
由于恶习不改造成犯罪
少数老年人之所以造成犯罪是因为恶习很深, 积重难返, 不思悔改造成的。
如三进宫的老年犯郑某, 利用封建迷信欺诈胁迫等手段奸淫妇女。
老年惯犯王某采用利诱的手段, 先后多次利用看电视, 给钱等手段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猥亵。
(五)
由于法制教育的不全面
在我国, 尤其农村地区, 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他们在为人处事是往往依照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对于法律知识非常陌生, 法律意识浅薄, 也就无从遵法守法了。
当前我国正在加大普法宣传, 但往往会忽略对老年人的普法教育, 尤其是农村老人。
因此, 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很容易违法犯法走向犯罪道路。
(六)
由于道德教育的不全面
人们往往认为老年人人生经验丰富, 辨别是非能力强, 因此人们在关心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往往认为老年人不需要思想道德教育。
忽视了对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 不免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成员的思想价值观造成影响。
加上一些老年人原本就存在一些不良思想意识, 势必使这些老年人由于是非, 善恶, 美丑观念的混淆, 比较容易主动或被动鼓励参与或组织如封建迷信, 黄赌毒等丑恶行为活动,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以上是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 对社会的不适应, 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等不同角度对老人犯罪原因进行的分析, 但这些分析在理论发展中还不完善,还没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
因此, 当我们对老年人犯罪原因进行分析时要运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研究。
四、 预防老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
(一)
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物质生活保障体系。
目前,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加强社会养老制度建设, 实行国家, 社会, 家庭, 个人公平负担的原则。
发展养老事业要学习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 完善社区保障制度, 解决老年人的社区保障,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问题。
加强老年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兴建, 社会各界捐助赞助等多种形式兴建, 如在社区加强老年医护, 生活服务, 文化体育等硬件设施, 基础设施, 服务设施和服务软件建设。
形成完善的老服务体系, 使老年人的物质生活, 医疗保健, 文化娱乐
切实得到保障。
(二)
建立城乡 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必须调整现有的医疗政策,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要保证破产企业, 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看病交得起费用。建立健全老年的医疗救助制度,对城乡 没有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虽纳入但无法获得必要保障的生活困难的老人给予医疗救济, 国家实力贫困救济医院, 专门救济生活贫困人口, 特别是老人。
各个地方要经常组织医疗队伍下乡送医活动,
帮助贫困老人渡过难关。
(三)
重点救助贫困, 生活艰辛的特困老年群体。
各级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城乡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贫困老人实行特别政策给予特别关爱。
对贫困地区, 国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使贫困地区的贫困老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救助贫困老年专用基金, 有个政府老年工作机构负责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各级政府应创建条件, 逐渐把有子
女却无赡养能力的贫困老年人纳入乡 镇五保供养范围。
建立城乡对口医疗支援制度, 定期为贫困地区的老年人防病治病。
发动社会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特别救助等等。
(四)
依靠发展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身体, 生活, 精神质量。
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针对老年的教育特点和规律, 应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入手, 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和科学健身活动, 使他们在学习, 健身中得到快乐和知识。
必须以满足老年的实际需要为目标, 解决老年人全体普遍关心的热心和难点问题, 争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积极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 充实精神生活, 让有益的活动填补他们离开劳动岗位后产生的思想空虚, 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违法犯法的现象。
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加强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