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文稿工作如考试,,怎样考出好成绩(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文稿工作如考试 怎样考出好成绩
这段时间,女儿一直忙着研究生考试的备考。早上,常常是我还没起床,她就出门自修了;
晚上,我加完班回到家,她还在挑灯夜战。这股子拼劲,让我这个工作上的“拼命三郎”都颇为感动,也非常自豪——确有乃父之“风范”!
女儿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但还没有到来。我这个离开学校多年的“老爹”,却刚经历了两场炼狱般的考试,今天总算是出闱了。
我的考试,考的是写材料。按理说,我已经把笔杆子摇了足足30年,这样的考试不说信手拈来,至少也能驾轻就熟,本应不会有太大压力。
其实不然!
从11月22日到29日,为了筹备和开好一个5年一度的重要会议,我先是全封闭地考了一场,“题目”是大大小小100多篇文稿,以审改为主。好在我的团队比较给力,需要我做“大手术”的稿子不多。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经常到了凌晨时分,稿子才送到我手上,而且要求立等可取。在这样的任务面前,熬夜是免不了的。我们还不时在房间里架起便携式投影仪,直接口授写稿子,集体上阵推稿子。
这次入闱,我带了一大一小两口箱子:小一些的箱子,装的是换洗衣物、生活用品;
大一些的箱子,装的全部是参考资料。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我在生活上有多讲究呢!
第一次出闱,还没来及喘口气,又迎来了第二场考试——由我牵头筹备另一个重要会议,前后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大小小的稿子也有40多篇,而且类型多样,有领导讲话稿、政策文件这样高难度的,也有会议方案、会议通知、工作请示这些程式化的,还有编者按、新闻综述、答记者问这类文风鲜活的。其中好几篇重磅文稿,提纲是我起草的,有了半成品之后,后面的事情我几乎全包了。也有的稿子,从初稿开始我就包圆了。其余的稿子,相当一部分我也做了“大手术”。不是我不放手,也不是想逞能,而是不这样干,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质量也保证不了。
就这么一连熬了3周多,其间有6个晚上是通宵达旦,最辛苦的时候7天之内熬了4个通宵,有两个白天一个晚上连续作战。
其实,考试还不止这些。第二场考试期间,我还见缝插针地修改了1篇领导讲话稿、1篇谈参,写了自己的1篇中心组学习发言稿,审签审改了一批批文件,加起来总有上百篇吧!
有多久没有这么拼、这么紧张了?回过头来看,我还挺佩服自己的,毕竟,我已近五十“高龄”了。
整整20多天,我没来得及去看同城居住的父母一次,连电话都不敢多接,生怕“露馅”——这样夜以继日地连轴转,那还不把老父老母给心疼坏了!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终于挺过去了!
说实话,两场考试,面对这么大的“题量”、这么多的“题型”、这么紧的时间,我有一定压力,但心里还是有底气、有把握的——因为类似的事情,我早已经历过无数次。怎样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怎样统筹兼顾、齐头并进,怎样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我已烂熟于心,不假思索也能说出来。对于重视总结、善于反思的有心人来说,所有过去的经历,到了再次经历的时候,不过是经验的重复验证和不断完善罢了。
确实,在机关单位写材料这个工作,与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从频次上看,经常是一两天来一次小考,三五天来一次大考;
从“科目”上看,一类文稿或某一方面内容的文稿,就如同一门课程;
从“试卷”来看,多数是上级出题、写手答题,也有自己出题考自己的情况;
从形式上看,多数情况下是开卷考试,但这种开卷考试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现成答案,难度系数反倒比考死记硬背能力的闭卷考试高得多,等等。
那么,在文稿工作这样的特殊考试面前,我们该怎样从容应对、克“敌”制胜、创造佳绩呢?
第一,精神制胜。俗话说得好:“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前几天读书,看到这样一句话——“你的心里要住着一个唐僧,必须清楚你只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我觉得,这样一种强大的内心,是从事文稿工作必须具备的。如果一次两次考砸了,就一蹶不振,信心崩塌,你就永远翻不了身。
这两天,我刚学会了一个新词:轻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脏,这就属于“轻龄”,这也属于精神致胜的一种情形。有一首老歌,歌名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借用这个观点,材料人,准确地说,优秀的材料人永远是年轻。没有年轻人那样易燃的激情、敏捷的思维、充沛的精力,那种对新鲜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那种对知识养料旺盛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能力,是不可能写好材料的,更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苏联也有一句谚语,说的是“和时代并驾齐驱的人永远年轻”,道理是一样的。
实话实说,在“材料圈”里打拼了那么多年,我的身体多多少少受到了伤害,有头发写白了这样的“外伤”,也有甲亢、高血压这样的“内伤”。但是,精气神方面的变化不大,并没有因为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就开始偷懒了、懈怠了、降低质量标准放松材料要求了。从这个角度说,我就算称不上“冻龄”,也称得上是“轻龄”——在我们单位,比我年轻不少的同志,“熬材料”的时候都熬不过我。我想,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如我,而是因为工作热情不如我,投入程度不如我,意志力坚忍力不如我。
第二,朝乾夕惕。这是我学会的又一个新词,出自《周易》,意思是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我觉得,与我们常用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功夫在平时”等说法相比,这个词更符合写好材料的要求。就拿我刚刚经历的两场考试来说,每一篇稿子都要印出来、发下去,或者公开刊登出来,容不得一字之失、一句之误,不谨慎是不行的。我们写材料,还要紧跟形势,紧跟上级精神。头一天上面刚开了个会,新闻稿或者会议公报出来了,如果会议精神与你正在写的稿子有关系,你最好马上就能写进去。特别是为“大领导”提供文稿服务,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大领导”都喜欢看新闻,你得尽量关注他所关注的,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我经常说,写材料要做到“小稿不小看,草稿不草率,初稿不粗糙”,这也是“惕”的具体体现。
第三,用心审题。要避免做无用功,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很多同志,接到文稿任务,没有摸清楚情况、理清楚思路,就急着动笔,不是挤牙膏,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要么写着写着就卡住了,要么写出来的东西质量不高,需要翻工的可能性很大。我主张,写材料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大体是“四分准备,三分起草,两分修改”。审题是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四,通盘考虑。写任何一篇稿子,都需要通盘考虑。如果像我这两次考试那样,同时面对多篇稿子、多道“考题”,就更需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决不能打乱仗。
第五,团队攻坚。所谓“大胜靠团队,小成靠自己。”团队作战,不仅能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还能分工合作、提高效率,特别是面对大战大考的时候。
考试就像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但我想,上面这5条不仅是非常有效的“杀法”,也是具有普适性的“杀法”,而且在我刚刚通过的两场考试中,有感度比较高。继续琢磨下去,我相信自己还可以写出第六条、第七条以至更多。言不尽意,文难尽思,就留给读者朋友自己去补充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