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关于深化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同心服务365”行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
区关于深化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同心服务365”行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根据《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有关要求,现就深化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同心服务365”行动,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推进区委“138”强县域行动计划,聚焦党建强基、治理有效、服务提质,守正创新争一流、深化拓展树标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不断开创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城市社区建设的领导,推进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统筹谋划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开放融合,注重系统谋划、统筹协调,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面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发挥社会各方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
(三)工作目标。尊重和支持基层首创精神,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围绕“服务居民群众、加强基层治理、共建和谐社区”这一核心,推进“三化”建设(区域化联动、网格化管理、数字化建设),创新“六民”服务(亲民、便民、惠民、育民、乐民、安民),紧扣“五零”目标(民情直通“零障碍”、矛盾问题“零上交”、服务群众“零距离”、扶弱济困“零盲点”、主体参与“零缺位”),广泛动员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力量,深化拓展“三、六、五”服务体系,健全365天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机制,实现党群同心、群同心、群众同心,凝聚共建和谐的强大合力,推动形成“区级有定位、街道有创新、社区有品牌、小区有特色、楼栋有活力、邻里有温度”的“同心服务365”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推进“三化”建设,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一)完善区域化联动格局。全面落实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实施社区“大党委”轮值主席制,完善兼职委员责任清单,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聚集条块合力。大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社区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内社会力量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二)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地缘相近、居住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调整优化社区网格设置,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充实网格工作力量,提升网格服务水平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推动基层执法力量下沉网格,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网格管理和服务,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服务全覆盖
(三)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探索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便民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智慧化水平。充分运用移动互联、新媒体等手段,积极推进企业微信进社区,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员(楼栋、楼口)层级管理微信群,推广运用“企业微信政务版网格化管理平台”,不断延伸党建工作链条,打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米”。
(四)健全全天候服务机制。全面实行错时服务工作制度,将社区服务窗口和居民活动场所的开放时间有效延伸至八小时之外、周末和节假,做到窗口服务全天候、场所开放不间断,实现社区服务与居民办事的“无缝对接”,确保365天社区服务窗口和活动阵地天天开放、天天服务。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五必访”制度和“三活、四清、五百家”大走访制度,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和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走访服务、代办服务等多种途径,为居民群众提供全天候即时服务,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和开展活动。
三、创新“六民”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供给精准对接
(一)开放亲民。按照“社区办公场所最小化、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服务设施最优化”的工作原则,深入实施“微改造、小工程”民生项目,加大居民活动阵地建设力度,强化服务功能,注重文化内涵,努力把社区打造成全方位服务辖区居民的“党群服务圈”“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和“幸福生活圈”。深入组织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了解居民群众、主动上门让居民群众了解,切实加强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与信任,并根据群众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爱幼、亲老、济困、和事、惠民等“微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贴心、阳光、亲情等“细微”服务,提升居民群众对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的认同感,携手共建温馨美好家园。
(二)快捷便民。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根据居民意愿设置菜单式服务项目,通过“你点我供”“你选我送”等方式,推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多元化、常态化。探索建立行政机制、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互联互补的社区服务供给方式,全面开展“微服务”,推广日间照料、颐养关爱、养老助餐、快递驿自助缴费、便民工具房、放心粮油店、蔬菜直销店、社区自助心慈善超市等特色服务项目,努力满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人、生活困难等群体的特殊需求和普通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三)赋能惠民。把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要任务,注重服务项目普惠性,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泛开展征集、认领和办好民生“微项目”行动,切实做好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就业创业、公共卫生等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公开目录,将社区工作的办事流程、服务内容、工作进度、执行效果等情况公之于众,置于居民群众监督之下,切实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四)铸魂育民。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推进市民学校建设,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创、“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选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弘扬时代主旋律。围绕文明创建、环境保护、扶老助残、扶贫抗疫、便民利民、心理辅导等内容,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健全完善青少年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各类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观念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温情乐民。大力实施文化滋养工程,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强化文化硬件建设,通过设计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标识、提炼打造风格不同的文化品牌名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途径,深入实施“一社区一品牌”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按照“依托阵地开展活动、依托活动组建社团、依托社团服务凝聚居民群众”的工作理念,突出社区特色,大力培育和发展群众性文体团队,夯实社区文化队伍基础。广泛开展“百姓大舞台”“小戏小曲展演”“睦邻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六)法治安民。高标准推进平安金川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进一步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在人员密集公共场所、老旧居民区、背街小巷等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切实扩大安全防范覆盖面。强化“微治理”,落实“一社区一辅警”机制,加强社会治安人防力量,全面建立由公安民警、城管人员、兼职群防群治队伍、楼栋长和离退休党员为主体的“五位一体”大巡防体系,形成打防管控一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安防控格局,持续提升居民群众安全感
四、紧扣“五零”目标,构筑多元参与基层治理格局
(一)实现民情直通“零障碍”。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工作规程,建立科学规范的民情工作机制,通过设置民情接待室、居民议事厅、民情热线,依托社区党群服中心、楼院党群服务站、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期开展“邻里会话”“民情恳谈”等活动,有效畅通民意收集办理、反馈渠道,切实做到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掌握,重大信息一时间上报。健全完善“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民情接待活动,切实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矛盾问题“零上交”。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常态化开展“敲门进万家”行动,推行“1+10+N”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模式,全面掌握特殊人群和社区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及时处置和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和社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强人民调解员队伍。严格落实“季访、月访、周访、随访”分类走访制度,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做到矛盾处早、处巧、处小、处了,处置在萌芽状态,实现“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三)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大力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党员“领单”、群众“评单”工作模式,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积极性,实现群众需求与便民特色服务的无缝对接。积极推行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五社一心”(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心理服务专业力量)联动服务方式,广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大力组织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专业人才参与社区服务,不断提升社区专业化服务水平。
(四)实现扶弱济困“零盲点”。建立完善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工作台账,积极组建救助帮扶、青少年关爱、残疾人照料等志愿服务队伍,分层分类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志愿服务,努力做到真帮扶、广帮扶,保障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的正常生活。以辖区内困难党员、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广泛征集具体实在、可行易行的“微心愿”,结合家庭文明积分活动和“道德银行”,动员党员和热心群众认领、兑现并积分,积极营造党群心手相连、守望互助的良好氛围。
(五)实现主体参与“零缺位”。坚持“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工作理念,积极培育并充分发挥邻里互助组、业主委员会、群众议事会等的作用,开展“社区事、群众议”“社区事、大家办”及邻里守望、群众互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彰显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严格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深化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四定六个一”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入网格、领岗位、搞服务,努力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格局。
五、完善治理体系,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强大合力
(一)强街道,提升组织统筹力。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街道编制资源配置及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职能配化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力量。制定街道对区级职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具体考核评价办法。按照“权随事转、人事转、钱随事转”的原则,加强下放给街道事权的人力、资会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全面做实街道综合执法队,加大对街道综执法业务监督和人员培训,逐步形成“一个平台、一支队伍窗受理、一套机制、一张清单”“五个一”街道综合执法管理伏制。健全重大任务街道统筹、部门下沉、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厘清街道与部门单位事权边界。融通综治信息系统、政务服务热线、“微城管”等平台,建立街道“呼叫”、部门“响应”工作机制,明确“呼“响应”事项清单,健全受理、派发、督办、考核机制。
(二)优社区,提升服务精准力。健全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体系,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街道科级干部兼任社区党委书记,建立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到社区任职机制,规模较大的社区配备专职副书记。围绕“选、育、管、用、退”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突出实战实训,设立社区实训基地,推行“导师帮带制”。出台激励政策措施,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推动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互联网、“两新”组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做好工作指导。积极引导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等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加大“红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力度,全面开展城市基层党建“一社一品”创建活动,促进社区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精小区,提升治理引领力。建立社会治理事项网格准入制度,展网格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网格资源力量配置,选优配强专职兼职网格员队伍,建强“四长五员一民警”网格服务团队,实现“网格管理精细化、管控单元最小化”。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完善“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的“四位一体”物业管理体系,鼓励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企业,支持物业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承接有关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深化“志愿之城”建设,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褒奖激励等机制,建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清单,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金川区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加强志愿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四)亲楼栋,提升区域聚合力。健全网格、楼栋、党员中心户“三位一体”微治理体系,探索建立楼栋管理委员会,符合条件的组建楼栋党组织或划分党小组,选优配齐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中心户,把业委会成员、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热心业主吸纳进楼栋管理委员会,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1+N”楼栋管理体系。建立楼栋组织运行、服务联系、活动开展等工作机制,明确楼栋管理委员会政策宣讲、信息报送、矛盾调解、物业监督四项基本职责,配合网格员做好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基础信摸排等工作。推广“小板凳”说事、楼栋议事、民情恳谈等做注定期开展协商议事,共商共议楼栋管理、参与小区治理,增进业主团结、提升自治活力。
(五)睦邻里,提升共建同心力。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依托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载体,组建“红色微管家志愿服务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在职党员干部、居民群众主动认领楼栋单元,亮明身份,发挥信息员、宣传员、安全员和调解员作用。健全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全面开展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等活动。加强楼口自治,依托五级网格管理企业微信群,开设“邻里信箱”,实行全流程、常态化跟踪管理。厚植睦邻文化,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邻里便、邻里帮、邻里乐、邻里亲”等为主题,大力开展楼口文化创建,制定楼口“微公约”,建立邻里闲置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社区主导,小区物业和志愿者辅助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左邻右舍互助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邻里节”活动,开展“好邻里”评选,最大限度激发家庭创建活力,形成以邻为德、以邻为善、以邻为亲、以邻为乐的和谐邻里关系。
六、组织领导
(一)靠实工作责任。组织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注重调查研究,强化具体指导,抓好督促落实,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政法、编制、发改、民政、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建、网信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资源整合、夯实基础保障等方面积极参与、全力支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行业系统党(工)委要严格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推动所属党组织和党员融入基层、服务基层。完善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年内至少到包抓街道、联系社区主持召开1次联席会议,统筹解决突出问题。
(二)健全完善制度。将城市基层党建纳入对街道、区直部门单位的巡察范围,明确巡察重点,推动突出问题整改。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从严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工)委会议对基层党建重要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必须传达学习、重要工作任务必须研究部署、重要呈报事项必须集体决策、党(工)委名义下发党建相关文件必须讨论审议;
每月至少研究1个党建议题、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汇报、督查1次党支部工作。
(三)强化考核督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逐级抓好落实。完善城市基层党建督查机制,建立“每月调度、季度督查、年度评估”机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定期督查指导、调度推进,对工作滞后、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及时约谈提醒,确保创建行动有力有效推进。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典型示范,及时梳理总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形成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建品牌。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报道城市基层党建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经验,充分调动名方和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城市基层党建的良好氛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