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重阳节应该了解习俗习惯,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是一个富有寓意的节日,人们都在祈祷生命能够长久,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重阳节应该了解的习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重阳节应该了解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季节,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感情。此外,重阳节还与除夕、清明、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下列习俗:
赏菊重阳节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起源于晋代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登高相传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最初始于东汉。而到了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插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也有少数地方男子也佩带。
簪菊花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簪菊花的。宋代,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民间过重阳节的主要特征。纸鹞相当于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正式收割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时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
现代重阳节一般做的事情
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 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的诗句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