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师教学反思例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教师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3 3 篇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篇 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持久地提高教学能力,不仅是高校教师,也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从高校教师实际教学工作体会出发,对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几点建议。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一)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拥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教师向学生传业解惑的必要前提。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不高,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专业理论知识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除了专业知识外,高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探索真理、热爱工作、尊重学生、不断学习等。虽然这些方面不像专业理论知识那样,可以看到直接的教学效果,但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一点一滴融汇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自主学习包括专业前沿理论学习和教学创新理论学习两个内容。一方面,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改革成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这两
个方面都是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二)对教学大纲的把握
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特点、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准确深入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是对教学大纲的准确把握,并在教学中贯彻执行,以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服务。
(三)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力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预测、教学方法、互动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教学设计是综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前进行的预期性教学规划,能为教学进行奠定基础。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之前的估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即时进行调整,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气氛、互动等,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调控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一样,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教学革新一方面得益于教师前
沿教学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将二者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理论发展,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一)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但所需周期长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之一,是教师自己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如难点的处理、重点的把握、有效调动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等。但由于教学周期长,一门课通常一学年只开设一两次,因此通过教师经验的累积来提高教学能力,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对于缺乏教学经验,急需提高教学能力的青年教师来说,这更是一个瓶颈。
(二)教师自主学习和创新,但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与积累教学经验相比,教师主动学习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在提高教学能力方面更为积极有效。但高校教师主观上并不愿意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上,而更倾向于将精力更多放在专业领域的研究上,这主要是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首先,教学考核以量化为主,且量化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教学考核通常包括常规项、专家督导、学生评价三项内容,主要涉及课时、教学资料、新开课、指导学生、督导组专家打分、学生打分等项目。就常规项而言,例如教
学设计,只要有就可以,至于是否反复修改,是认真设计还是敷衍塞责,往往不能够在得分上有所区别。专家督导组的意见非常重要,但通常所占比重较小,且很难在每一学期涉及所有任课教师。每学期中期,学生在教务网上给任课教师打分,形成学生评价。一方面,学生评价表并不因为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评价标准主观随意性较强;另一方面,这容易形成为提高学生评分而迁就学生或威吓学生的趋势,不利于学风师德建设。
其次,职称评定侧重于科研,对教学的重视不够。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明显倾向于科研,如发表多少篇核心论文,完成哪个级别的科研课题,这些往往成为晋升的关键因素,而教学只是涉及课时、课数等基本情况,且门槛较低。这样的情况必然导致高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对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职称较低但同时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大学会越来越像科研机构,教学质量下降,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参加培训和交流,但系统性和广泛性有待提高
接受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的培训,是迅速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捷径。而和同行进行交流,则更直接且具有相互性,还可以分享获得成果的喜悦。但是培训往往是短期的,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综合性大学的校级培训,对于非主流专业而言,针对性也不够好。通过学术会议进行交流需
要一定的费用,机会也有限。培训和交流整体上缺乏系统性、普遍性和持久性,对提升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一)加强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
表面看来,教学能力是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综合反映,但其根源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责任感。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教师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踏实工作,才能避免急功近利,把教学工作做好。高校应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忠诚感和使命感,这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
(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工作考核方面。首先,应扭转考核指标千篇一律的局面,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注意对考核内容的覆盖性,尤其要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之间的差异,真实反映教学水平。其次,增加督导专家人数和专家评价成绩的比重,并按教师专业分类,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可比性。再次,适当降低学生评教权重,对教师承担课程进行学科分类,编制适合学科特点的评教问卷。
职称评定方面。加强研究型教学考核比重,引导鼓励教
师将科研方法和学科发展的先进理念引入教学,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激励机制方面。以精神激励为主,通过建立教学示范、课程改革、评优评奖等活动,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在教师评奖评优活动中,适当优先考虑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三)提供多方面的培训交流机会
高校应以教研室、学院、学校为单位,提供三个层次的培训,其中教研室培训主要集中于专业领域和具体的课程教学,学院和学校的培训则应更宏观和高端一些,以此为横轴,以培训时间为纵轴,形成一个立体的三层培训体系,并辅助其他外部培训课程,如国家级精品课培训。对于非本校举办的学术交流会,高校应大力支持教师参会,尤其是没有科研课题经费作支持的青年教师。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各级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以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学能力的提升,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高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外部条件。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保证。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篇 2 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对
《圆》这一节课的研究中,通过不断地琢磨、仔细地推敲,反复地修改,对这节课的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关于导入的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接着介绍含有圆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圆;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认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和图片的观察中清晰地看到这是圆,借助这样的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圆,从而初步地感知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圆。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感知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二、关于对圆的认识和特征的处理
在研究圆的认识与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第一种,把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它的特征结合起来,即认识半径以后,马上研究同一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并且长度相等等特征;另一种:是先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觉得第一种方法比较传
统,由于这一环节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研究几个知识点的方法雷同,这样老师的讲解就比较繁琐,学生缺乏研究的兴趣。所以我们就选择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找到圆各部分的名称,并认识它们,能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讨论交流半径的特征、直径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冗长的讲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而且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有兴趣的,主动的进行探索。
三、关于数学史料的运用
本节课中我们两处引用到数学史料。这些凝聚着智慧的数学研究史料,我们不仅仅把它们作为引语或欣赏,而且还力求让史料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
首先在学生对圆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联系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以此引发学生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探究圆的特征结束之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让学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关于圆的史料记载,还可以巩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引用《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
于矩,拓展对圆的认识。在播放录象,理解意思以后,进一步引导思考:如正方形的边长是 16 厘米,你能从中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四、关于媒体的处理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这节课我们把多媒体和其他传统手段有效结合,力求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导入新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先借助多媒体呈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带有圆形的实物图片,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的兴趣。接着运用动态演示,从实物中勾勒出圆,使学生清晰看到圆是有曲线围成的。
在教学画圆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两段录像。第一段在学习用圆规画圆时播放,通过展示一个完整的画圆过程,为学生提供清晰地、正确的画圆方法,为学生独立用圆规正确画圆奠定基础;第二段在介绍用线绳画圆时播放,通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的过程,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用线绳画圆的实用价值。
在研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时,当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圆中半径可以有许多条,在此
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同一圆中,从圆心到圆上可以发散出无数条线段。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让学生体会到同一圆中半径有无数条,感受初步的极限思想。
在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这两个实际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结合媒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随着画面和声音效果的逐步展示,体会当车轮不是圆时或者车轴不在圆心位置时,车子行驶的感觉是不稳当的。从而体会到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圆心位置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关于细节的处理
1、在导入环节的摸一摸游戏中,为了使全体学生参与这个游戏。我们考虑装的器皿应该是透明的,而摸的同学蒙住眼睛。其他同学通过观察摸的过程,共同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另外为了让学生的探索活动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在器皿中装的就是用硬纸板剪成的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
2、整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知识的呈现是逐步完成的。为了完整地展示这一节课的重点,我们准备跟随课堂流程,在黑板上板演各个知识点,一步一步地完成板书。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多媒体展示的不足,使得学生在全课小结之时,能根据板书,迅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3、在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时,组织学生借助圆规画出任
意大小的圆进行探索。在认识半径以后,学生通过量一量,量出半径的长度。在学生的交流反馈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量出的所有的半径都是一样长的,但自己量出的半径和别人量出的半径长度是不一样的,从而体悟出只有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才相等。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篇 3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反思
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反思必须与科研紧密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目前高校教师的岗位类型一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不管哪种岗位类型,高校教师都必须具备科研能力。之所以分成三种岗位类型,不过是工作有所侧重。因...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