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入手,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归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相关策略,如培养教师能力、深入研究教材、优化课堂教学、重视课外活动和开展社会实践等,从学生抓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环保意识
地理教学一直是高中环保教育中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学科,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广大教育者们思考的重点。那么,什么是环保教育,环保教育对高中教育究竟具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即为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环保教育指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即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人类进行关于对待环境的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多方面内容的培养。
1 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传递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关系的理念,传输很多当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人口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濒临灭绝等。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也包含了深层次的值得学习者思考的问题,如经济、能源与社会之间的敏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材能够从书面上提供上述知识的资料,教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自然环境是极其珍贵的,不是可以无尽索取的,若不及时保护地球,人类迟早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高中地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有所了解和掌握,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从日常习惯上坚持环保,重视环保。
2 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主动性
当前的地理教学已经向学生传递了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仍旧只是在理论上有了大致的认识,并没有从认识升华到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些不环保的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在行为上缺乏主动性。
2.2重视度不够
现今的地理教学虽已关注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但仍然将工作重点放在地理考试成绩上,单纯以考评成绩作为衡量地理学科教学效果或者环保意识培养效果的唯一工具,并不客观。学生只是从理论上了解环保确实重要,了解的途径又只限于教材、报刊或网络,离环保教育的总体目标差距仍然很大,不容乐观。再加上行为缺乏主动性,参与度较低,单纯理论教学无法使得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这也是推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
2.3地理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养脱节
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按时按量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是地理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教师往往在知识点的记忆和做题技巧方面大量下功夫,重视成绩而忽略学习过程,重视环境知识的讲演而忽略现实不良习惯与环境困境的关系,使得地理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养相脱节。
2.4课堂教学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往往是培养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甚至可能是唯一途径,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展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得环保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理论过多实践太少,参与度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
3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问题产生的原因
3.1环保教育缺乏空间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地理教学作为非重点课程,本来课时量就不多,再加上考试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环保意识的教育缺乏空间,不少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学习环保、实践环保。甚至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语数外等重点课程的成绩,挤占地理、历史等科目的上课时间或复习时间,环保教育更无空间可言。
3.2环保教育主体地位不明确
由于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坚持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线索,知识点以宇宙、地形、气候、水域、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发展、交通、城市、能源等社会要素构成,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以个别章节呈现,篇幅较少,使得学生对其了解不多,甚至直接略过不学,这都说明了环保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3.3师资不足
本文前面也提到地理本身属于学生或学校关注度略低的学科,学校或教师往往以完成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目的,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地理教学仔细研究,重视度低。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也导致了环保教育的师资不足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基础教育投入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在地理学科方面依旧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机制,重视度不够。
3.4形式大于实际
正是这种应试体制使得高中生在面对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又要搞好学习成绩,又要分散注意力在环保意识的培养方面,尤其是实践活动的开展,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要同时搞好学科教学和环保实践活动,其实是需要各部门和教育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成绩,不然容易陷入形式大于实际的困境。
4 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4.1培养教师能力
教师是地理教学的主体,培养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一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向学生传输地理知识,更要注重自身地理知识的再培训再教育问题,以及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改进,从而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积极的环保意识。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视觉素养教育理念引入地理教学中,由传统的知识点灌输变为知识点与现实的结合,利用PPT教学、动画教学、影视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树立环保意识的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自主去学,而非单方面的“被学习”。
4.2深入研究教材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地理知识,举一些典型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身边人口、资源和环境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让他们主动关心周边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园,使环保意识时刻穿透于学生自己的周边,而不是觉得距离遥远,无关自己,从而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4.3优化课堂教学
既然课堂是学生接触环保领域的最为直接的第一形式,那么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步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将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到基础的地理知识学习中,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强化环保意识。
4.4重视课外活动
单纯的理论教学导致环保教育流于形式主义,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开展一定的相关课外活动,重视课外实践。可以考虑开设环保知识主题讲座,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定期向学生讲解当前环保工作出现的问题,并把环保的新理念、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考虑增加教学投入,多组织环保方面的报刊杂志的课外阅读和交流活动,既能丰富视野,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
4.5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植树节”组织师生一起植树,“节水日”组织学生学习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强“同一个地球”的宣传工作,或者配合相关环保部门,联合组织环保活动,发现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并进行劝阻和制止,培养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环保知识转化为环保行动,养成良好环保习惯,自觉投身于环保事业中。
5 结束语
环保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它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关注与重视。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不仅要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推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要改变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从中学生抓起,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积极践行“同一个地球”的理念,推动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淑花.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保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1.
[2]王先树.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1).
[3]范津京.中专地理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
■ 编辑∕岳 凤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