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子里的这棵老梅树,生长在村东的陡坡上,那里也就叫“盖机子则务”(意为梅树的地方)。从那里俯瞰,可见一条古道进入村子。儿时,每当阿妈赶街的日子,我们就在老梅树上爬上爬下张望,等着阿妈回来,一见到阿妈的身影出现在古道上,就跑下去偎依在阿妈的身旁,牵着阿妈回家。阿妈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我也走南闯北几十年,但心里还是时常思念阿妈;一旦思念阿妈,心里也总念叨着那棵老梅树!
近来,老家有要事需要回去,拜谒老梅树也是其中的一件事了。
这是初冬的一天,我坐了长途车后步行三公里乡村公路,傍晚到了村西头。这里,记忆中的两棵又高又大的柿子树,眼下只活着一棵,活的也很不自在,上身斜靠在电杆头上,像老人拄着拐杖一般,如果没有这点支撑,它也跟旁边那棵一样,只剩个那个巨大的桩桩了。见这般情景,免不了担忧我心中的老梅树!
第二天一早,约了退休在家的赵大哥一同前往看老梅树。我们走过村里的古道,抬头张望,当年的荒坡已经变了模样。那里有两所新建的房子,房子中间有丛萧疏的树木,想必老梅树还在,一高兴,见路就上,一口气爬上去,却走错了地方,走到房子后面深深的夹缝里了,可一抬头,看见老梅树还活着呢。它还是我记忆中的那模样,树根还是那么粗,树干还是那么大,树桠罩住了天空。但想象不到的是:记忆中的土坡却是石头山,新房子的地基从老梅树的根部直劈下来,裸露出高到屋檐的乱石壁,老梅树蹲在石壁头上,几条粗根还从乱石中垂下来。看到这般模样,我又喜又悲,喜的是老树还活着,悲的是老梅好像髦耋老人受到折磨,让人心疼。这时很想挨着它抚摩一下,可石壁又高又陡,近在咫尺,上不去。
我们走出夹缝,另寻道路,回到原来的坡脚,再绕一个大圈子,到上面那家的院子里。眼前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坐在藤椅上,闭着眼睛在台阶上养神,似乎没有发觉我们的到来。赵大哥说:“他是炳芳叔,今年已经九十一岁了。”又把我的小名告诉给老人。老人睁开眼睛,看着我,迟缓地“嗯嗯”附和着,老人对我还有记忆。之后,我们搀扶着老人,拉开柴扉,走过菜地,到老梅树旁,几个人一面看着老梅树,一面攀谈起来。
儿时只知在上面好玩,没有细看,现在抚摸着它,见它的根部跟一般树不一样,由于下面是石头,树根伸不下去,在地表上形成宽大的块根,跟地面吻合在一起,如果不扒土细看,很难分辨出哪是地,哪是根。从块根往上,虬龙般巨大的躯干斜着向前伸去,全身长满毛茸茸的青苔,青苔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窟窿,似乎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却在能长新枝的地方长出许多枝桠。枝桠粗粗细细,密密匝匝,铺天盖地。在这万物干枯的初冬,不论你抚摸哪一枝,树皮都润气,可以感觉到里面里充满活力,上面的隆起的点点小疙瘩好像都在等待着隆冬的到来,准备迎着风雪绽放漫天的花朵。到那时,不论哪一枝花,有遒劲的躯干衬托,都是一幅幅艳丽中有风骨、风骨中有清香的抒情画。
赵大哥是细心人,他带来了皮尺,跟一位朋友忙上忙下,丈量着老梅树根部的周长。忽然间,听见他低声而带惊讶的口气说:“三米二!”我回过头,见他的双手还掐在三米二处呢。粗略一算,直径可超过一米啊!这么粗,这么大的老梅树,世上还能有几棵!我曾见过昆明黑龙潭的唐梅,相比之下,那只能算个小弟弟。
炳芳叔在一旁看我们这样认真,动作迟缓地指指点点,嘴里时断时续地说:“你们哪,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开花的时候来,一树都是花,多好看呀!”
是啊,来的不是时候,但我更关心老梅树的年纪。炳芳叔却没有正面回答,说:“这棵老梅树呀,我小时候就是这么粗大了。”
我又问:“老辈子有什么传说吗?”
炳芳叔说:“阿爷巴吴波也说过,他小时候看见就这么粗大了。老人家还嘱咐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哟!”巴吴波是绰号,意思是大胡子,真名叫赵学宽,是村里有胆有识的一位文化奇士,1948年去世,享年八十有八。
从我们这一辈上溯到九十一岁的炳芳叔,再上溯到八十八岁的阿爷巴吴波,小时候的印象都是一样,这棵老梅树起码两百年来都是这么粗大,那这棵老梅树该有多大的树龄啊?简直不可想象!它又怎么落脚这荒僻之地?怎么能活到现在?有谁能揭开这个谜?我们试问炳芳叔,他摇头说:“不知道喽。”
我们都陷入了沉思,我脑子在搜索着模糊的一切可能的记忆。梅树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历代文人雅士把它视为“松、竹、梅、兰”四君子之一,也把它跟松、竹一起作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以梅励志,咏梅诗词,赏梅书画,世代不绝。它那“梅花先自苦寒来”的人生哲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德,“铁骨虬枝傲霜雪”的坚强意志,激励人们奋斗不息。要知道这棵古梅的来历,也许从这里的文化中可以回答一二。
我们这个村子在剑川县的西部,是个古老的白族村子,村名是白语音译的“羊岑”(意思是松树村,今称新松)。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乡政府设在这里,明清方志中有它的记载,因为它是从大理和丽江两个方向路经剑川前往兰坪的第一个驿站。兰坪,自古是滇西产盐、产银、产汞的之地,那时的这些特产如同今天石油和钢铁一般,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实力的象征。这样的古道驿站,南来北往的马帮、商贾常在这里驻脚,古民居前还留有一个接一个的古铺台,古道的石板上还留着马帮坑坑洼洼的马蹄印。大凡古道经过的地方,总有先进文化的传播,这个村子也不例外,耕读之风世代相传。当年我曾见过:村里耕读世家大门上悬有诸如“进士”一类的匾额,村后佛寺门头有清末江苏南通状元张謇书刻的“松泉寺”三个大字,省图书馆藏本村学子诗集上有清末云南“状元”袁嘉谷亲笔题跋,民国初年云南《实业报》上有记述本村风土的《松村图记》;还见过村中刻有云南近代书法大家陈荣昌手笔的对联、文化名人赵藩编篡《云南丛书》中选有本村两代学子的诗作。看来,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有文化象征的梅树生长,不是什么奇事了,有的农家庭院里也有梅树,人们图的不是什么梅的果子,而是梅树的气质、梅花的气韵。
这样想,这梅树已有了四五百年历史,可看它古老的模样,何止这么个岁数。这时让人自然联想到《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徐氏在十四、十七两天日记中三次提到这个村子的名字。如十七日,他在沙腿(今沙溪)时,石宝山之主僧“欲留余观钟山(今石钟寺),且言:‘从此西四十里,过蕨菜坪(今石龙村),即通杨村……’”这里的“杨”与“羊”同音,指的是羊岑。按常理,主僧给徐氏指点方位不奇怪,但又一想,似乎无意中还透露出其他信息。石钟寺是唐宋时期开筑的石窟,它与沙登箐石刻、石宝山宝相寺组成上、中、下三个一组胜地,说石钟寺何以说到羊岑呢?这名气还与胜地有关呢。村子的南山叫“塞埃诺”(寺山),是因山背与石宝山的宝相寺相连;村民叫石宝山的石钟寺是“弯塞子”(中山),是因该寺位居这组胜地之中间,保留明代李元阳题词沿袭“中山”的古称。尤其,而这一片区村庄之中惟独这个村子是单一的石匠村,石雕名播遐迩,石文化源远流长,与三个称“石”关系密切。石宝山建造于唐宋时期,工程浩大,附近村民当然是主力军,羊岑也不会例外,都为建造石窟,石龛、石像、石狮、石栏等出过力,同时也造就了传统石雕工艺,今天村子周围的山上还有许多古代遗留的精美石刻,可以看到与胜地石刻一脉相承的影子。羊岑处在古代佛法、王道、土俗文化底蕴深厚之地,也许老天看中这的个宝山福地,唐宋时就有意将梅籽广播到这里,任其生长,看它们能活到多久?
想不到吧,天有意,人有情,老梅树活到今天。可是州县古树档案名目中没有这棵老梅的名字。说怪也不怪,五十年前,大跃进时修筑剑川到兰坪的公路,只顾及老君山“大战钢铁”和砍伐森林,不走古道捷径,多绕道十多公里山路,甩掉古村,还把乡政府连同乡名“羊岑”搬到公路沿线的别处。于是,真正的“羊岑”成了偏僻的死角,没有人关注这里故事了。虽然如此,老梅树还是在这里默默地生长着,它跟本村和旁村的古柏、古桃、古梨、古栗、古栎、古山楂、古柿等许多古树一起,犹如置身世嚣尘外的世外桃源,不问今是何世,自然构成一个古树王国,为小坝子平添了一派古香古色的古朴风光。老辈子村民也许没有风光意识,只知道阿爷说了呵护的家训,呵护着这里的古树。老梅树可称为古树王国的代表,任随风云变幻,牢牢地扎根在薄土包裹的石头山上,不负村民的心愿,今天还让我们这一代庆幸一睹它的千古风采!
老梅树啊老梅树!你站在这古道旁的石山上,饱受雨雪风霜,阅尽人间沧桑,古老的容颜,显示着生命的顽强,神态的安祥。你还给我童年温馨的亲情,给我老年漫天的遐想,还给我一生不了的牵挂,天底下还有几棵像你一样又粗又大又富有情感的古梅啊!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