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多维视野中的苏葵散文创作

多维视野中的苏葵散文创作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5 16:50:06 点击: 推荐访问: 创作 多维 散文

“散文是写人的艺术”,“小说家可以凭借个人的想象塑造典型形象,为此可以虚构,可以任意拼凑人物……而散文家却不能去任意虚构人物,不但要把别人写得像别人,而且还要把自己写得像自己。”所以,苏葵的散文就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苏葵本人的窗户。并且,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细微到生活中的琐事,广阔到人生、人性的探索。这开阔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多一份思索,让生活不再像一杯白开水,而是一杯飘着浓香的咖啡。人生的诗意与趣味皆在于此。

现代社会,散文的创作园不像小说那样车水马龙,但在风平浪静中时时孕育着一股洪流。在这股洪流没有爆发出它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应尽一份力量去挖掘、审视散文在文学中、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因为经常处于边缘地位的散文能够给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探索人性的、宇宙的深度和广度。特别在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物欲横行的今天,散文的诗意更是能够洗涤现代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欲望。因此,那些优秀的散文、散文家总是在适宜的时候走出来,或给喧嚣的社会吹来阵阵清新的春风,或是引发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对人生、人性的沉思……总之,散文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精神食粮。因此,那些优秀的散文总能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也许正是散文这份“‘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气度,的确让人们佩服和痴迷。”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散文也在走着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文化散文、大散文、新生代散文等等。苏葵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当代散文创作园地的一朵奇葩。她的散文既没有片面追求散文的写作技巧,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也没停止在传统散文的旧有框架之内,徘徊不前。而是在新的时代、新的语境中显示出来新的特色和风格。使散文的光芒照耀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既有时代感,又有历史感。这集中在一个作家身上,特别集中在一个女作家身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散文的创作园地里,她是一朵玫瑰——优雅、艳丽;她是一朵百合——清新脱俗:她又是一朵菊花——平易近人。她在散文创作中向我们展示了散文的多面性,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多维视野中的苏葵:诗意的苏葵、生活中的苏葵、理性的苏葵。

苏葵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及思想艺术风格等集中体现在她的两个集子里。一本是《行囊里的记忆》,一本是《若即若离》。这两个集子的结合,体现出一个完整的苏葵。《行囊里的记忆》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诗意的苏葵。苏葵的《行囊里的记忆》很容易让人想起画家黄永玉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能看出各自的创作特色。同是描写欧洲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但存在一定差异。首先,二人的身份不同导致二人审视欧洲文化的视角也明显不同。苏葵是副刊部主任,一位典型的白领丽人:黄永玉是一位画家,土家族人,自学成才。长期从事国画、油画、雕塑等创作,此外电写了不少散文。一位是年轻的才华横溢的白领丽人;一位是老艺术家,美术界的“鬼才”。在《行囊里的记忆》中,我们读到的是作者对欧洲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感慨和激情,并时时透出浓浓的诗意。于是我们读到了“爱似火。骄阳似火,未来让太阳烤化了……”“翡冷翠,我是爱上她了。欲罢不能。”“残阳如血。庞培的奇迹如血。两千年弹指一挥间。”“流浪的歌,唱的不止是心酸。那凄婉的旋律,是巴黎交响曲中不可或缺的一组和弦。”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是浓浓的诗意加上神秘厚重的历史文化,作者对这个异国他乡充满了激情和喜爱。就像作者所说的“在我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的土地时,我已经到过那里了。不骗您,我好像生下来就熟知那片土地。”作者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融入那种生活,那种文化。这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对国外优秀历史文化的热爱,因此,作者在《康桥的云》中说:“他久居英伦,大概带朋友来过多次了,哪里能理解我这颗酸溜溜、文绉绉的心呢?在我们这些从小就浸泡在文学之毒的人心里,康桥哪是可以随便的地方啊!”而画家黄永玉虽然也对欧洲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进行描写,但作者始终明确自己的旁观者角色,用一种淡淡的笔调,细细诉说,是老者的从容与宁静。但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对欧洲历史文化的挖掘,如对各个时期、地方的风土人情、名人古迹的描写。特别是对于欧洲人谨慎地保留文化历史古迹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倾向,并对中国人破坏历史古迹、没有历史责任感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和犀利的批判。二人对欧洲文化、风情的不同视角、心境的描写丰富了我们的认识,也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生、人性、文明、文化进行思索。

在《行囊里的记忆》中,苏葵更多的时候是感性的,“通过强调作家在创作活动中那种天然的、直觉的、个体化的密切介入,使散文的语言成为既是艺术的理性,又充满着生命的激情的温暖可感的语言。”苏葵使用的就是这样一种语言。文中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和自由的精神,这是作家、特别是诗人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作者像一位诗人,时时向我们描绘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充满神秘的可望而又不可即的事物:罗马的骄阳、翡冷翠的老桥、庞培城的灾难历史、戴奥尼苏斯的废墟、米克诺斯岛上水准如一的美……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诗意和厚重的历史感。她又像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时尚女孩,酒都波尔多、里昂的老街、花神咖啡馆,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与回忆。对酒的品评,咖啡的钟爱,足球老城里昂的激情,又时时透出现代生活气息。

如果说苏葵在《行囊里的记忆》中更多是感性的,那么在《若即若离》中的苏葵更多又是理性的。“若即若离”,顾名思义即身临其中,但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高度,超然其外,俯视世间万物。四个字概括出了苏葵的人生哲学。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理性的苏葵和生活中的苏葵。《若即若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作者善于从平凡的细微事物或生活细节中阐发出对于人生的哲理思索。既充满现实生活气息,又有哲理的深度。如《顾盼流连》中,作者因身边的朋友的变化,亲人的变化和自己的变化,发出一丝30岁女人的伤感;《天凉好个秋》通过观察身边的很多人只知道过形式的节日而没有去用心体验中秋之美而产生忧郁的情怀。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刻画出了作者对都市浮躁、喧嚣一面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对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的深入探讨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站在理性的高度,丰富多彩的苏葵。《有天竺之香袭来》对《孔孚集》的诗意阐释,《“经济学”的声音》对樊纲经济学道理的精辟见解,《第三只眼看美国》对荆强摄影作品集的独特审视,都让我们惊叹不已。同时,那些对国民劣根性进行辛辣讽刺的《泛滥的模仿》、《也说忧患》、《说“妒”》、《如此前卫》,像一把把手术刀剖开现代人心理、心性上的恶性肿瘤。语言那么精辟到位,不留一丝余地。至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充满诗人气质,优雅的苏葵;不是现实生活中平易近人、贤妻良媳型的苏葵:而是一位在社会中特立独行,有自己的思想,聪明能干,睿智型的苏葵。当然她也涉及到了爱情、婚姻、友情、亲情等散文中,乃至文学中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是,在苏葵的笔下,这些话题不再是抽象的、模糊的,而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为基础,并且上升到一定哲理高度。如《女人的爱情》是从世俗的角度阐释,《就当这场雨是我为你下的吧》则上升到一定的文学艺术角度。不同的角度也反映出作者对爱情的理解既能深入现实,又能超越现实,对婚姻,作者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忠实不是一剂万能药,突破了其女性视角,而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客观的阐释。另外,还有亲情《公公如仙》、《妹妹·诗·馅饼》,是作者对亲人深深的爱;《任性·刻薄·开心果》是对同事的友情;《冰心不朽》是对前辈的崇敬之情。苏葵不仅是一位知识女性、白领丽人,更是一位贤妻良媳、良师益友,这是生活中的苏葵。

正是通过散文、随笔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了多维视野中的苏葵:时尚、优雅、贤惠、平易近人,既有感性的激情,又有理性的深度和广度;既能深入生活,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又能超出现实,以诗人的眼光,智者的头脑思索人生、人性。当代散文创作领域需要这样的作家。她的散文:语言柔美细腻,透出诗人的气息;深剿透彻,显出智者的深邃。她的散文结构:随心所欲,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文化、宇宙万物的探索和对美好事物的激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她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和谐优雅、丰富多彩的审美空间。丰富了散文在当代文学中的发展,成为散文创作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