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一直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和家庭相关因素的研究,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青少年罪犯普遍存在人格偏离的情况,其家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存在不一致之处,如人格特征倾向性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等。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一番较为全面的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人格特征 家庭因素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近年已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2003年)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导致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青少年身体、心理、性格等主观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原因。
1.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的共性
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特征一直是众多研究所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违法犯罪青少年存在有精神质、神经质人格①②,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缺陷、同伴群体等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李慧民③ 的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N维度(情绪性)和P维度(精神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维度(情绪性)得分明显高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上的焦虑、紧张、易怒、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P维度(精神质)得分明显高者的个性特征则是孤独、冷漠、充满敌意、缺乏同情心和罪恶感。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青少年罪犯的焦虑、表演、冲动、偏执、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品行障碍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这表明男性未成年罪犯有广泛而显著的人格特征偏离正常的情况。并且,至少1/4的罪犯可以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和国外的研究较为一致。
有关人格倾向性与犯罪行为的联系,各个研究的结果则颇不一致。罗大华等人发现未成年人罪犯的性格多为外向者⑤,这与艾森克的研究结果较一致⑥,蒋俊梅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纪术茂等人⑧认为,青少年罪犯在人格倾向性方面与对照组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李慧民③及刘桂兰②的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的E维度(内外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Millan和Berry等人的研究也有这样的发现⑨。笔者认为,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能与样本来源各异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在影响犯罪行为的个性倾向诸因素中,外向性显得相对不重要。
2.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形成的相关因素
青少年犯罪的外在诱因是错综复杂的,它们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并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于青少年。许多研究表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可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之一⑩{11}。刘桂兰发现犯罪青少年组的家庭矛盾性、控制性因素比例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而在亲密度、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组织性等方面的因素比例明显低于常模组{2}。茆正洪等人也发现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犯罪青少年人格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12}。其他研究也有表明父母的过度保护、拒绝、惩罚等不良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反社会人格偏离有很大影响{13}{14}。在父母惩罚严厉的强制性教育方式下,子女易形成内向、情绪不稳、残暴、缺乏同情心和反社会人格倾向{15}。
此外,学校教育的好坏、同伴群体的优劣也严重制约着青少年个性的成长。盛永慧等人发现少管组中缺陷家庭、家庭关系紧张、教育缺陷等均高于对照组,且少管组中被学校开除、受教师惩罚以及辍学在2年以上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6}。陈玉惠等人也发现,青少年罪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其中,29%的人因在校时学习成绩差而对学习缺乏兴趣从而辍学,流浪在社会上,受到不良习俗的影响{17}。
3.研究方法
目前,人格测验主要分两大类——客观量表和投射测验,其中,以前者应用最广,常用的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加利福利亚人格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以及一些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等。MMPI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但研究结果常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国内学者运用MMPI对青少年犯进行的研究往往发现他们具有精神病态人格{1}。也有研究者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为测量工具,他们发现,青少年犯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显著高于普通群体{18},并且不同犯罪类型的青少年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13}。16PF在国内修订较早,也比较成熟,广泛的运用于正常人群。因此,国内研究者也常常以此为测量工具,而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13}。
另外,近年来,有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开始运用大五人格问卷对青少年犯进行研究,他们关注的不是犯罪青少年的病理性特征,而是哪些人格特征会使青少年更容易犯罪。由于大五人格与犯罪的关系的研究历史较短,结论不完全一致。
4.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在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及相关因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笔者发现,在这些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多采用问卷调查,而实验性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被试文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二是很少有研究考虑到监禁时间长短对于青少年犯人格的影响。三是基本集中于群体间的差异,即从罪犯组与正常组的区别来研究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而对群体内差异的研究和分析则很少。四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男性少年犯,而缺乏对女性犯罪者的考察。
综上所述,青少年罪犯普遍学历较低,知识浅薄、认识偏狭而造成的道德评价水平低下和法治观念的缺乏是促成他们走向犯罪之路的原因之一。另外,家庭环境在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人格薄弱因素的关注;另一方面要从对家庭功能和母子关系的评估与干预着手,越早越好。
参考文献:
①房明、杨旭、纪术茂.男性青少年犯的人格类型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03—105.
②刘桂兰等.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2005,19(7):486.
③李慧民.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5(1):26—30.
④徐银芳、卢宁、张海斌.未成年罪犯人格障碍与述情障碍相关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531—534.
⑤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116.
⑥Eysenck H J.Manual of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Ouestionnaire (Junior&Adult).London 1970.
⑦蒋俊梅.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心理科学,2005,28(1):217—219.
⑧纪术茂等.青少年犯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3,14:32.
⑨Hoghughi M and Forrest S. Eysenck’s theory of criminality:an examination with approved school boys. Br J Criminal,1970 10:240.
⑩刘宝花等.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3(3):156—157.
{11}曲晓艳、甘怡群、沈秀琼.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 13(3):288—290.
{12}茆正洪等.父母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年障碍形成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98—100.
{13}李国华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自尊的相关研究.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4):196—198.
{14}朱李婷.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5(2):82—86.
{15}刘金同等.父母养育方式对个性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2):96—100.
{16}盛永慧等.违法犯罪少年与正常少年个性特征差异及其家庭社会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84—85.
{17}陈玉惠、周葆莉、王泰华.家庭环境因素对男性青少年犯罪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1999,20(4):279.
{18}韩自力、温盛霖、陶炯等.男性少年犯罪的个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1,10(2):12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