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可仿真出下图1(a)的结果:
(a)光斑尺寸随导弹距离变化曲线 (b) 光斑尺寸随导弹距离的变化速率
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会有些出入,对于导引头的探测器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在捕获阶段,目标进入探测器视场,如果跟踪稳定,光斑应该集中在某一象限上,它只可以检测出大致的方位,但是由于检测精度比较差,需调节导弹的视轴角度,进而将光斑引入到探测器的中心位置,之后再引入跟踪部分。当光斑的尺寸很小难以观测时,视轴的检测精度比较高,但是检测的范围有限、较小,光斑过小,在探测器的死区内,信号将会丢失,捕获失败,通常取光斑的大小为近似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敏面,这样可以保证效果,当导引头的距离与目标间隔比较远时,成像在探测器光敏面的光斑非常小,至少要大于探测器的沟道宽度,所以需要安装变焦系统,解决离焦或散斑问题,使得光斑的大小变化成线性关系,由于视轴检测精度的降低,却增加了检测范围。通过对总体系统中导引头接收到的光斑尺寸的理论数据可知,影响导引头接收到光斑尺寸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导弹距目标的实际距离以及导弹的地平角。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下图2(b)的结果。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导引头接收到的光斑尺寸会随着导弹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距离特别大时,光斑的尺寸变化比较缓慢,有一个平缓的过程,当距离小于盲区后,光斑尺寸会迅速的变大,曲线特别陡,上图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
3不同波段光斑特性分析
本文选择1064nm和650nm波长的光源进行试验,由于两个波长一个是不可见光,一个是可见光,这样给试验的理论以及实际论证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上面三幅图片中,图a是经过光纤的激光最大光斑图,图b图c分别是激光器经过能量衰减最强和最弱的最大光斑图片,从图片中可明显看出激光器激光图片的杂散光比较强,光斑信号强度分布相对不均匀。下图3为图像处理后激光器输出所对应的图片。
4结束语
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了本实验室的条件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导引头接收不同波段激光的光斑大小,亮度变化,以及分析了影响导弹导引头接收光斑尺寸变化的因素,符合半主动激光制导的要求,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志杰,张安京,史国华.风标式激光导引头光电建模与仿真[J].光电工程,2007,34(1):4-8.
[2]刘志国,张金生,王仕成.激光制导炸弹数字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7):1757-1759.
[3]张金生,王仕成.激光制导武器仿真系统视线角精确控制研究[J]. 电光与控制,2005,12(4):19-23.
[4]施德恒,熊水英.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导弹发展综述.红外技术,2000,22(5)
[5]郭修煌.精确制导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