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教育思想继STS之后逐渐成为21世纪教育领域重要的思想范式。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在生物教学中探索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并有效开展STSE理念的教学策略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3+3CPS教学模式的内涵
CPS,即Creative Problem Solving——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是帕恩斯于1996年提出的。模型对“问题解决”实施五个步骤,即发现事实、发现问题、探寻主意、探寻解决方法、探寻接受。与传统问题解决方式不同,CPS模型是一种系统研讨问题的模式,其关注问题解决者在选择、执行问题解决方案前对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交替运用,近年颇受教育界重视。
岭南特色中学STSE生物课程的3+3CPS教学模式是基于CPS模型建构的,是指以STSE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实施“岭南特色中学STSE生物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遵循“3+3CPS”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程序。其中,“3+3CPS”是指教学程序的教师“3导”+学生“3论”;组织形式的“3人日常学习共同体”及“3+3=6人临时学习共同体”的变化;以及课堂思维过程的“3发散”+“3聚敛”。具体解释为:
1.教学程序的教师“3导”+学生“3论”
以CPS这种系统研讨问题的模式为指导,本人把课前、课堂、课后看作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完成教师“3导”,即“课前导学——课堂导思——课后导练”和学生“3论”,即“课前论问题——课堂论方法——课后论实践”的整体教学程序。
2.组织形式的“3人日常学习共同体”及“3+3=6人临时学习共同体”的变化
以CPS“跨界”讨论激发创造力为依据,在组织形式上采取“3+3”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即把学生每3人分成一个小组,作为日常学习共同体,设组长一名,负责管理和组织小组学习;在遇到重大学习难题时,两个3人小组合二为一,建立临时学习共同体,实现“跨组”讨论的形式,汇聚更多信息和创作解决方案。
3.思维训练过程的“3发散”+“3聚敛”
以CPS模型,关注问题解决者在选择、执行问题解决方案前对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交替运用为核心。思维训练过程设计为“3发散”+“3聚敛”。其具体操作流程一般分为:展示各组方案(发散)——制定评价标准(聚敛)——分析各组方案(发散)——选出最优方案(聚敛)——即时实践方案(发散)——归纳实践要点(聚敛)。不仅可以应用在岭南特色中学STSE生物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在其他STSE课程中加以应用。
二、岭南特色中学STSE生物课程简介
“岭南特色STSE中学生物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STSE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岭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要求,充分利用岭南地区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其课程结构见图1。
三、岭南特色中学STSE生物课程3+3CPS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选修三专题2“细胞工程”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为例,阐释岭南特色中学STSE生物课程3+3CPS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应用。
1)课程内容分析
人教版选修3“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讲述了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三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本身已经明确包含STSE的四大元素。据此,笔者在课程二次开发过程中突出了“岭南特色”,使学生的学习与其所处的地域“最近生活区”密切结合,力求创设“中等不符合”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课程内容的二次开发(体现岭南特色STSE中学生物课程,见表1)
3)操作程序:教师“3导”+学生“3论”;课堂“3发散”+“3聚敛”
(1)教学整体程序:(见表2)
(2)课堂操作流程:(见表3)
四、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全人培养,是我国STSE教育理念的重要目标,以生物教学为落脚点渗透STSE教育理念已成为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岭南特色STSE中学生物课程”是国家生物课程的有效补充,利用3+3CPS教学模式开展该课程教学,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我国有效开展STSE教育的大胆尝试。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岭南特色STSE中学生物课程的建构(课题批准号:2011TJK20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张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