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心雕龙》全书总计征引魏晋六朝文学作品约200余篇次,论及魏晋六朝重要作家80余人次,遍涉经、史、子及魏晋六朝重要作家、作品、文体的评介;这些散见于《文心雕龙》全书的考辨和论析,构成了中国早期一部最生动、权威的魏晋六朝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近年来,《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总论《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文学的批评论、《文心雕龙》对三曹、七子的批评、论《文心雕龙》对两晋文学的批评、论《文心雕龙》对南朝文学的批评;本文对《文心雕龙》论魏晋六朝文学的诸多成果进行总盘点、总考察,且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一来有历史还原的味道,二来有助于我们响应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作家研究,并有所继承和創新。
关键词:文心雕龙;魏晋六朝;文学批评;述评;展望
文章编号:978 -7- 80 736 -771 -O(2019) 03 -135 - 04
引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阅读经典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义心雕龙》用中古时期盛行的骈义写成,是一部系统、全面的文学批评理论经典巨著,它既是中国古代义论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一千五百多年的《文心雕龙》流传史,也是一千多年的研究史,《文心雕龙》的研究已经发展成集校勘、考证、注释、今译、理论研究为一体,并与经学、史学、子学、佛学、玄学、文学和美学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1](P10)
《文心雕龙》全书总计彳正引魏晋六朝文学作品约200余篇次,论及魏晋六朝重要作家80余人次,遍涉经、史、子及魏晋六朝重要作家、作品、文体的评介;这些散见于《义心雕龙》全书的考辨和论析,构成了中国早期一部最生动、权威的魏晋六朝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但囿于刘勰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散见于《文心雕龙》全书各篇,给查检带来诸多不便,加之该书“体大思精”学界鲜有人关注;但也有学者独辟蹊径,对《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进行研究,本文对近些年《文心雕龙》论魏晋六朝文学的诸多成果进行总盘点、总考察,一来有历史还原的味道,二来有助于我们响应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作家研究,并有所继承和创新。
一、《文心雕龙》论魏晋六朝文学概说
回顾一千四百多年的《文心雕龙》研究史发现,其中不乏对魏晋六朝文学的精彩点评,这些都为此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学术、思想线索,是本课题研究的源头活水,我们在此做一概述。
武汉大学李建中先生从“版本序跋”“著录品评”“因习引证”三个方面勾勒出“千年文心”“百年龙学”之轮廓。[2]( 211 -220)回眸龙学历史研究,可见出:杨慎、曹学俭、钟惺代表了明代《义心》研究的水平;清代纪昀的《义心雕龙》评点,堪称《义心》第一评。总览“百年龙学”能得知: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现代“龙学”的奠基作;范文澜的《义心雕龙注》,被视为《义心》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杨明照的《义心雕龙校注》和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校证》,实为《文心》校勘史上的双子星座;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是《文心》义理阐释的力作;詹瑛的《文心雕龙义证》是首部带汇校集注性质之书;牟世金的研究成果具有“龙学”百科全书的气派:王更生是台湾“龙学”界承前启后的人物。[3](P1-21)放眼“海外雕龙”:户田浩晓在口本“龙学”界的成果比肩斯波六郎、兴膳宏、冈村繁等;祖保泉解说式的治学方法在“龙学”研究中别具一格;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肯认《义心雕龙》的经典价值,凸显《义心》的“世界文学”地位;意大利学者阿莱德桑德拉·拉瓦尼诺将《义心雕龙》翻译成意大利义,并出版发行。
二、《文心雕龙》论魏晋六朝文学诸成果详述
意识到魏晋六朝文学对《义心雕龙》的重要性,并展丌相关研究的,如张文勋先生在《刘勰的文学史观》中的第四章、第五章共八节对《义心雕龙》所涉及到的建安、正始、两晋、宋、齐等作了简约同时也是有深度的归纳和论评,但该书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加之篇幅有限(全书11.9万字),许多问题的研究似乎仍可深入;周振甫先生的《文心雕龙辞典》的《作品释》、《作家释》部分,以词条形式罗列了《文心雕龙》所彳正引、涉及的前代作家、作品,最值称道,惜未收录原文,也没有相关的注释和解读;穆克宏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下编,归纳和论述了《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作家的评价,作了此领域的丌创性工作。总体来看,上述成果从《文心雕龙》的角度研究魏晋六朝文学,分别涉及了作家论、作品论、文体论,但都属于宏观研究,也较少从材料方面举证。
如果将研究范罔扩大到整个《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研究,则有较多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总论《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文学的批评
高林广( 2005)的《<文心雕龙>学术视野下的曹魏文学批评》、《<文心雕龙>学术视野下的晋宋文学批评》是较早研究《文心雕龙》与魏晋六朝文学关系的文章;[4]该作勾勒出《文心雕龙》对曹魏、晋宋文学批评的总体状况,但囿于篇幅所限,相关论述尚有待进一步展丌。[5]
王聪( 2018)的硕士论文《<文心雕龙>中的魏晋文学批评》分四章论述《文心雕龙》中的建安、正始、两晋文学批评,并考察刘勰批评方法的运用及现代意义。该论文对《文心雕龙》中涉及到的魏晋文学批评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可以见出《义心雕龙》视角下魏晋文学的时代特色,但其考察稍显粗略,分析也较为浅显,见不出《文心雕龙》魏晋文学批评的特征,以及《文心雕龙》魏晋批评的整体性。[6]
(二)论《文心雕龙》对三曹、七子的批评
台湾方元珍( 2003)的《<义心雕龙>作家论研究——以建安时期为限》是第一部研究《文心雕龙》建安时期作家批评的专著。该书分十三章,择定《文心雕龙》所评论的建安作家二十二位,据此检视《文心雕龙》批评方法的菁醇与局限,揭开了刘勰印象式批评的面纱,探究了《文心雕龙》抽象评语的真义。但仅限于曹魏时期的作家,本课题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研究范罔扩大至魏晋六朝,进而更全面、细致、深入地探讨刘勰对这一时期作家、作品、文体、风格的诠评。此外,方元珍似乎过于重视三曹、七子的批评,对于某些贯穿全书的理论观点也缺少通透、综合的考察。[7]另外也有不少学者关注《文心雕龙》对三曹、七子的批评,如廖宏昌( 2008)、杨青芝( 2014)、蒋凡(2016)等。
(三)论《文心雕龙》对两晋文学的批评
张亚军( 2012)的《刘勰论西晋文坛及文风》认为,刘勰对西晋文风的态度是褒多于贬,在肯定西晋文学丹采丽藻的审美追求之余,刘勰对滥觞于西晋的繁缛文风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批评与驳正;[8]陈志刚( 2018)的《刘勰<文心雕龙>“两晋文学论”体现的文艺思想》指出:刘勰《文心雕龙》¨两晋文学论¨很好地体现出倾向儒家、尚古而不复古、崇尚简朴清新的文艺思想;但上述二作研究内容称不上丰富,还有理论拓展的空间。[9]
李尚芳( 2013)的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的太康作家批评》,分四部分概述《文心雕龙》视阈下太康文学的全貌,对《文心雕龙》中太康作家(主要集中在“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批评的再认识,均有相当讨论。但研究内容称不上丰富,尚有开拓、深化的空间。[10]
(四)论《文心雕龙》对南朝文学的批评
《文心雕龙》集中批评南朝文学出现的言辞浮诡、讹滥所导致的¨文体解散¨的严重后果,强调通过学习经典文体、继承传统规范以制约文辞层面的讹变,恢复文体的完整与统一。此类研究成果还较少,只有姚爱斌( 2017)的《文体分化与规范偏离——<文心雕龙>与南朝文学新变观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一篇,却为研究《文心雕龙》对南朝文学的批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
最后,学界尚有一些单篇论文对《义心雕龙》所涉及的魏晋六朝时期的作家作品进行论析,但与综合性、专门化的整理和研究相比较,这些工作难免会有零碎之嫌,故不一一置喙。
总之,目前学界对于《文心雕龙》学术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点:一、关于《文心雕龙》对曹魏、西晋、东晋、南朝文学批评的研究已经展开,但研究内容不够多元,理论深度还需进一步挖掘;二、魏晋六朝文学的研究成果虽然浩繁丰富,但从《文心雕龙》的角度来研究的成果还很少,且多为微观研究的单篇论文,缺少整体性的研究专著。
三、《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研究展望
随着《义心雕龙》研究的日渐深化,更系统、更全面的疏鉴和评述工作已提到了研究日程上,对《文心雕龙》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研究,完整、系统、深入地呈现《文心雕龙》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全貌,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可行了,下文就研究体系设置、研究价值浅析、研究重点与难点预估、研究目标预设、研究思路和方法展现,以及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去向和社会效益、展开论述。
(一)《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体系设置
笔者认为:以《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作家、作品、文体、审美范畴等所作的批评作为研究对象,既要对《义心雕龙》的相关阐述作文学史意义上的求证,考镜源流,评骘得失,又要结合前贤今哲的有关论述甄别疏理,辨正然否,最终以专著形式,作如下展望:
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文心雕龙》批评论范围的界定;《文心雕龙》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定量分析;《文心雕龙》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文学史、批评史意义及现代价值等。
第一章“俊才云蒸,梗概多气,制诗度曲,迭相照耀”——《文心雕龙》的曹魏文学批评。刘勰认为,曹魏文学是“俊才云蒸,梗概多气,制诗度曲,迭相照耀”,本章分十節分别归纳和论析《文心雕龙》的曹魏文学批评。计有:第一节论曹操;第二节论曹丕;第三节论曹植;第四节论王粲;第五节论陈琳;第六节论徐斡;第七节论刘桢;第八节论应埸;第九节论阮瑀;第十节论正始文学。
第二章“晋虽不文,人才实盛”——《文心雕龙》的两晋文学批评。《文心雕龙》对两晋文学作了全面和经典性的总结和论述。本章分三节归纳和分析。第一节《文心雕龙》论西晋文学;第二节《文心雕龙》论东晋文学;第三节《文心雕龙》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第三章“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的宋、齐文学批评。《文心雕龙》对南朝宋、齐文学作了精深、独到的总结和论述。本章分三节归纳和分析。第一节《文心雕龙》对宋、齐文学的总体评价;第二节《文心雕龙》论宋文学;第三节《文心雕龙》论齐文学。
(二)《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价值浅析
《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批评研究极具学术和应用价值。
1.学术价值
(1)从《文心雕龙》的角度考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文心》对魏晋六朝文学的吸收、继承,从而反映《文心》的继承与革新,这是对《文心》与文学史关系的深入研究。
(2)《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文学的批评,有其合理之处,也存在一些缺陷,从魏晋六朝文学的角度可以反观《文心》中的某些缺点与不足。
(3)从具体的《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文学的批评人手,可以反映魏晋六朝文学的总体情况,从而实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2.应用价值
《文心雕龙》有近乎全面的理论建树,与当代西方文论有着许多类同的基本论题,不乏别开生面又独到且与西方文论不同的“中国式”论述,对《文心雕龙》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变中国文论面对西方文论时的“失语”状态,从而极具应用价值。
(三)《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重点与难点预估
对《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展开研究,重点和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重点
(1)对《义心雕龙》所论评的魏晋六朝经、史、子及具体作家、作品、文体进行全面梳理和评鉴;
(2)对刘勰的文学史观、批判史观做出合理评骘,并归纳和总结其中对现时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有所裨益的文学史料和文学批评史料。
(3)对龙学研究中的部分“悬疑”“歧疑”区畛考订,辨正然否。
2.研究难点
(1)资料的整理和评鉴。《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文学经、史、子及具体作家、作品、文体、审美范畴的评述散见于全书各处,随义述典,不拘一格。这些评述多数是显性的,即直接进行总结概括和分析评判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隐性的,即借助于典故、比附、引录等形式予以表现。由于此,穷究原始资料就显得十分困难。
(2)术语、范畴的麐定和甄判。《文心雕龙》中包含有不少概念、范畴、术语和近术语,如典、靡、俗、丽、淫、奇、性、学、象、圆、隐等。对于这些美学术语,不少论者或重学理的阐发和逻辑的推衍,或重科学主义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文学史实际不相符合的倾向。如何在充分尊重中国文论话语特征的基础上尽量得出合乎情理、而又尽可能接近原点的结论,是本课题的又一难点。
(四)《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目标预设
对《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展开研究,预设如下目标。
1.深描《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史。魏晋六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出《文心雕龙》视角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文学史。
2.梳理刘勰对魏晋六朝文学的体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概括了一种文学创作方式、文艺评论方式,研究《文心雕龙》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能把握这些创作方式、评论方式如何和具体创作形成互动。
3.分析《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优劣。指出具体表现及原因,有利于对《义心》理论建构的深入理解。
(五)《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展现
针对《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展开研究需要清晰的思路及得当的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1)依照历时性顺序,对《文心雕龙》中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料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量。主要包括:《文心雕龙》魏晋六朝作家批判的具体面貌,文体批评的范围及基本观点,所征引例文的篇名、数量及运用情况,范畴批评及其批评史意义,以及对上述材料的甄别、考辨和定量分析等。
(2)按照内容和章节的需要,集中列引散见于《文心雕龙》各篇中零碎言论,进而分析总结刘勰对某一问题的整体认识。《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其所论魏晋六朝作家、作品在那个时代或在刘勰看来,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但《文心雕龙》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介及所征引的例文并不集中,而是散见于《文心雕龙》各篇,爬疏和抽绎这些材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工作。
(3)立足于文本释读,对照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实际,对刘勰的相关论述进行麐定和分析。重点在于:《文心雕龙》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文本依据及文学渊源,据以体现的《文心雕龙》的思想特点、理论内涵及美学思想,历代相关研究中的歧疑辨正等,“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
(4)坚持以史为纲,以论为目,史、论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希望在学术界有争论的一些问题上贡献一己之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心雕龙》研究的深入。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此项必须采用的基本方法。
(2)文本细读法。对《文心》的文本绌读是发现《文心》批评魏晋六朝文学的前提,也可以细微地发现其批评魏晋六朝文学的具体情形。
(3)推源溯流法。追溯《文心》所建立之理论与魏晋六朝文学之间渊源关系,这是《文心雕龙》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意义生产方式的内在之义。
(4)系统分析法。《文心》有着严密的体系结构,不能局限于魏晋六朝某一时段、个别作家、作品,而要从整个理论体系出发,系统分析。
(六)《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的创新性.
(1)本课题将全面梳理《文心雕龙》对魏晋六朝经、史、子及具体作家、作品、文体、美学范畴等的基本认识和主要观点,就其“全面性”而言,目前学术界尚涉及不够,这是本课题的独到之处,对于目前的“龙学”而言,仍然是一项有较大创新的工作。
(2)本研究集文献、解读、研究于一体,通过对《文心雕龙》相关论述的分析和评判,力求更准确地理解《文心雕龙》所阐述的有关理论问题。对一般研究者而言,也可提供一种与《义心雕龙》“配套”的文献资料,以避免其翻检之劳。
(七)《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研究成果去向和社会效益
对《文心雕龙》视野下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展开系统研究,必将产生一系列学术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进而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教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线索和研究资料;且产生如下社会效益:一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立中国式的批评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二是为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
结语
《义心雕龙》对魏晋六朝重要作家、作品、文体的评介构成了中国早期一部最生动、权威的魏晋六朝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进而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文心雕龙》论魏晋六朝文学的诸多成果进行总盘点、总考察,并从体系设置、研究价值浅析、研究重点与难点预估、研究目标预设、研究思路和方法展现,以及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去向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展望,一来有历史还原的味道,二来有助于我们响应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作家研究,并有所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辉.刘勰诗经观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5:10.
[2]李建中,文心雕龙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1 - 220.
[3]李平,文心雕龙研究史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9:1- 21.
[4]高林广.文心雕龙学术视野下的曹魏文学批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高林广.文心雕龙学术视野下的晋宋文学批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6]王聰.文心雕龙中的魏晋文学批评[D].辽宁大学,2018.
[7]方元珍,文心雕龙作家论——以建安时期为限[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3.
[8]张亚军,刘勰论西晋文坛及文风[J].长江学术,2012:(01).
[9]陈志刚.刘勰文心雕龙“两晋文学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Ol).
[10]李尚芳,文心雕龙的太康作家批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1]姚爱斌,文体分化与规范偏离——文心雕龙与南朝文学新变观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J].文化与诗学,2017( 0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