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探讨性的提出了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高教师实践水平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强化职业判断教学意识、强化基础知识教育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培养适应复杂多变会计环境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一、前言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为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会计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等发生的不确定性会计事项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1]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能否具备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比较熟练的应对遇到的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结合起来,适应各种类型的企业、事业会计岗位,是衡量一所大学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受到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等院校中的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构筑一个合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实践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专业知识,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从而巩固学生理论学习成果,提升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1.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
设置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以模拟的形式对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类事业的运作情况进行模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完成从建新账开始,到原始凭证的识别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基本的会计业务,从而掌握会计核算和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方法。指导老师还可以对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单位财务部门不同角色,使其感受不同的角色会带来怎样不同的职业判断和会计处理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然而校内会计模拟实验的有效开展要有比较完备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为支撑,而目前高等院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状况并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严重滞后,内容陈旧,更新缓慢,难以适应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需要,导致大部分的会计实验流于形式;②会计模拟实习的设置不完整;会计模拟实习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③会计模拟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等。[2]针对上述问题,高等院校应当采取的措施:①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建设,将职业判断思想注入会计教材之中;②健全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手工模拟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③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可采用小组评价与公开答辩组成的评价体系;④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⑤学校加大投入,改善会计模拟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建立较好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可使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方便管理学生,因此高等院校会计模拟实验是训练在校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检验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是否系统,帮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培养基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开放会计模拟实验室
[JP2]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模拟实验室必须对学生全开放。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很重要的。尽管各校的会计专业对此问题早就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现实条件对会计模拟实验室来说,很难做到对学生开放。会计模拟实验室多数是规定的教学计划安排实验,在教师、实验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承担着繁重的实验课教学任务。如果会计模拟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大多是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或者其他业余时间进行模拟实验,而这时并不是教师和实验人员应该上班的时间,无法对学生的模拟实验进行必要的指导,解决试验中发生的难题。也不能对模拟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卫生进行监管。因此,开放会计模拟实验室,必须要有专门的实验人员和教师答疑,不能完全不管不问。实际上,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相关部门给实验人员和教师增加相应的编制,或者给予相应的报酬,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验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这种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开放,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养成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前述的模拟实验室毕竟只是在校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模拟条件,与实际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无法包含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所以要尽量取得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给学生上岗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实践出真知,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前站。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与各类的企业、事业联系,建立多个校外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事业会计专业实习基地。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参与会计活动,自己动手进行账务处理,另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精湛的职业判断能力和技巧,会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但校外实习基地在现实中还有诸多困难,很多单位害怕本单位的财务信息资料外泄,因而不愿接受实习生。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需要校方要与用人较多的企业、事业建立长期的固定关系,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会计人员的时候,在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招聘协议的同时,还要与用人单位同时签订毕业实习协议。也就是说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以到用人单位去毕业实习,并在用人单位写出毕业论文。这样做可得到一举四得的效果:①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之忧,毕业之后有了去处;②学生有了实习的单位,不需要学校再为学生的实习地点发愁;③学生在6月份毕业之后到用人单位工作,已经提前进入用人单位,不会再有单位的信息资料公开之忧;④学生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协助用人单位上岗工作,理应得到少许的“打工”报酬,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经费不足的难题。
4.提高教师实践水平
教师的实践水平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业人才。而现在的高等院校,由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短缺,授课任务繁重,新进教师不经过任何培训就上课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些年轻教师虽然有较高的博士、硕士学位,在会计专业的某一狭窄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但是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既没有教学经验,也没有实践经验,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在教师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有所欠缺,只能把会计作为一种定论灌输给学生。因此,学校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政策:①创造条件让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上市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实践,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②请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及会计学界知名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学校做专题讲座、讲学,加强会计专业教师与会计职业界、教育界和理论界人员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③激励教师开展科研、调研、组织会计课题攻关,切实为会计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对于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给予较其他理工类学科更为优厚的奖励。如果设有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拥有一支理论、实践都过硬的教师队伍,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就相对容易。
三、强化职业判断教学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的会计制度也逐步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会计业务的多样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经常需要会计人员对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低,就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地限制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力刻不容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目前,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由高等院校完成,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各个学校应根据本校会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与定位,结合生源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意识。
1.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如果在校期间不注意职业判断能力养成,在应聘面试及考试中就缺乏竞争力。毕业后也没有很好的职业判断意识和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很难适应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使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前应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基础,学会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事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观上要求树立一种职业判断意识。有了职业判断意识,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会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应做的努力,并在日常学习中加以揣摩和分析、培养和运用这门技能。
2.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来说,在会计学教学中,首先,要在思想上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其次,要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培养职业判断意识和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要通过实例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讲深讲透,使学生切实重视起来,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养成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输送的会计人才有很强的适应性,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找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并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强化基础知识教育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就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就可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所谓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就是会计人员应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广阔的专业知识空间,既精于会计专业知识,又有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宽厚的专业延伸。不但要熟悉宏观经济政策,同时还要熟悉微观经济环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因此,会计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要做到概念清晰、条理分明、内容连贯、突出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会计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业务处理中如何进行思考和思考的原则,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基本的会计雏形,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职业判断标准和原则,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了基础。在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上,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适当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基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理念,通过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开设会计专业课程外,还要与管理课程兼顾。使学生通晓企业管理、税收制度、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课程,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使各门基础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并通过有关综合学科、边沿学科、交叉学科、中间学科、横向学科以及其它新兴学科辐射,使学生对将来与本职的会计工作相关理论知识有广泛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还应增加提高判断能力的课程,如网络会计专题、环境会计专题、会计案例分析、行业会计比较、企业纳税筹划等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3]这么多的课程,可能要比原来教学计划的理论教学时数要多,不一定全都在课堂上解决,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专题报告、学术讲座、业余小组学习等课外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除了具备较深的本学科知识外,还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学科现状及动态,在毕业以后遇到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时,才能够应用的所学过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与选择。
五、结论
[JP2]会计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会计人员要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事业现实与未来的会计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抉择,这种职业性的判断穿于会计确认、计量、报表、披露的全过程。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会计环境,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会计人才,提高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实践教学环节、职业判断教学意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础教育等方面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郑秀芳,黄俊超,方舟.改革会计教学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P250-251.
[2]臧建玲,宋明,许延明,王颖驰,刘超宇.会计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月(上旬刊),P226-227.
[3]崔寅.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之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3期,P248-24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