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主动追求幸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移民现象即是典型体现。本文以迁徙对民生幸福感的影响作为案例,对地区、收入、环境等因素对民生幸福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民生幸福与经济的关系、总结民生幸福经济与管理的方法,以期对民生幸福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生 经济 幸福 管理
民生幸福是经济的回归,从农村到城市、从贫穷地区到富裕地区,环境对幸福体验形成影响,但这只是外在因素,民生幸福由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影响,找出幸福的切入点,并运用恰当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实现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案例分析—迁徙对民生幸福感的影响
人口迁徙是人类随着经济发展主动追求幸福的典型体现,伴随迁徙环境、工作、收入、语言、人际关系等生活必要因素均随之改变,因此研究迁徙对其的影响可作为研究影响民生幸福经济与管理的典型。
(一)现象
人口迁徙流量是与经济发展情况呈相关性的,迁徙现象的强度对地方就业情况与社会管理均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方对户籍转移及落户等问题也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迁徙现象固然是以追求更优生活为导向的,但近年来各地外来人口落户及定居情况数据显示,较大比例人员不愿选择在迁徙地落户,而更多的选择暂居、返回户籍地、或向其它地区转移,此现象由多方面原因形成。
(二)原因
一方面,迁徙人员部分人员属于农村户籍,户籍转移涉及家乡土地所有问题。另一方面,无疑也与外来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有关。社会融入方面,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不同,造成人对流入地的归属感与参与度的不同,不能顺利的融入所在社会变便不能很好的享受该地区在经济、环境、人文、保障等方面的优势。生活满意度方面,迁徙伴随着家庭生活方式、工作与收入、饮食与健康等方面的变化,例如与父母分隔两地、天气差异、饮食习惯差异等均与生活满意度切实关联。由此可以看出,民生幸福与所在地的贫富情况并不是呈正相关的,而是由多方面复合影响的。
(三)分析
本文选用2011年下半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借鉴Hunt和Mueller(2004)关于定居地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民生幸福与流入地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选用广东、江苏、浙江三个迁入人口规模大的省份数据作为样本,使用抽样调查方法、采用效用最大化思想建立函数关系进行计算和回归分析。
经过分析得出,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状况有显著联系,分行业、职业考察还发现,这种关联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个人条件更好的人中影响更大。此外,研究还发现,年龄、婚姻、收入等因素在多数回归中对外来人口幸福感均具有相关性。结合这些可以得出结论:迁徙对民生幸福提供可能性,但受个人情况、所在迁徙地情况双方面因素影响。
二、民生幸福经济发展思路
基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民生幸福伴有经济的复杂性,由复合因素影响,因此在民生经济发展的路上,要明确目标、坚定初衷、把握重点、建立思路,才能使其在应进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在一条湖光山色的小路上,有两个人边散步边欣赏路边的景色,这让他们十分愉悦,也让他们的步伐因景色而有所不同。慢慢的一个人开始落在了后面,于是开始追赶,追上后他开始更加关注走路的速度,而另一个人由于欣赏风景逐渐落在了后面,于是另一个人也加快脚步开始追赶,最终两个人从欣赏风景逐渐变成了更多的关注脚下的步伐,进而开始你追我赶,从慢慢的散步变成快速奔走进而飞速奔跑。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却再也不记得看看路边的风景;他们彼此竞争,却再也没有最初的心情;他们已经忘记了在这个湖光山色的小路上行走的原因”。这其实就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写照,物质发展越来越快,钱越来越多,但以人类幸福为目标的初衷已经逐渐被忽视。
(一)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现代化发展、促进社会生活和谐,对人民的幸福指数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民生幸福能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安康、有利于人民对各产业发展的支持、有利于人类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人类是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经济发展是以人类幸福需求为指引的,因此只有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协调同步、相辅相成,才能够使人民平等享受积极发展带来的成果,形成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民生幸福经济发展目标
民生幸福经济是以协调人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一方面,通过使人民成长的更好、生活的更好、工作的更好,让其更加热爱生活、感受幸福。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进步。从而使得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一软一硬、相辅相成,达成统一的进步步调,进而从精神与物质双方面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福祉。
(三)民生幸福引领经济发展
民生幸福是经济发展的回归,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类生活的更加幸福和快乐。然而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忽略幸福是显著问题。激烈的竞争使人们精神高度紧张,过重的经济负担造成人际关系物质化,繁重的劳动与不健全的保障体系导致一定比例人员健康状况下滑,各产业发展造成生存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实现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统一进步的过程中,必需以此为戒,不忘初衷,以民生幸福引领经济发展。
民生幸福经济学将对我们的发展观念造成影响:第一、关于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发展不应以物质为目的,应是以人为目的的;第二、关于发展侧重。发展侧重点不应只对应规模大、资源需求大的企业,而应更多的着眼于中小企业与第三产业,从而改善资源与劳动力的协调问题;第三、关于发展的关注点。不应只关注财政收入,更应关注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个人收入水平;第四、关于资源。不应只注重眼前利益,应关心可持续发展,重视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关心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
(四)以人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发展民生幸福经济最直观的途径是了解如何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应以人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把人的需求大体分为几个方面,即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而结合日常生活的内容,我们可以对以上这些需求赋予更加实际化的内容与例子。
生理上的需求反面,可以关系到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两个方面,例如工作环境、空气质量、温饱问题、生活和谐程度、健康状况等。安全上的需求方面,例如人身安全、社会稳定、工作保障、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法律保障等方面。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方面,例如夫妻关系、友情、亲情、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度等。尊重的需求方面,可以分为外部尊重和内部尊重两个方面,例如自我尊重、给予他人的尊重、被他人给予的尊重、自信的建立、成就感的满足等。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可以包括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两方面,例如被接受、被认可、被信任、理想实现、个人能力发挥等。自我超越的需求方面,例如能力成长、学习的机会等方面。
三、民生幸福管理探讨
以民生幸福为引领,以人类需求为出发点,我们基于以上的论述与探讨,对民生幸福的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一)环境管理
环境因素是关系人类生存幸福感的重要外在因素,也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首先,生态环境方面。必须树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个方面做起。维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应作为重点关注,将之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发展置于相同的地位,并将之发展方向与发展过程相融合,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生活环境方面。首先在于生活环境的保障,例如住房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居住环境的优化,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们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用房,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的住房,管理好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公园、社区中心、公共便民器械、市民中心、图书馆等均是民生幸福管理的重要途径。第三,工作环境方面。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工作心情与工作状态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在促进员工幸福感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作效能,改善精神与物质双方面体验,是实现个人追求与组织追求相统一的有效手段。
(二)情感管理
随着经济与物质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与情感方面的体验,也因此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逐渐改变。更多的财富不再代表更多的幸福,物质只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在此前对人类需求中情感与精神的需求占据较大比重,也因此在民生幸福管理里更应重视对情感体验的管理。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营造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促进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人与人间的信任度。注重情感的教育与引导,建立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鼓励人们获得成功也是情感管理的重要手段,使之从中能够获得赞扬、肯定、自我实现、成就感等正面情感体验,并适当的感受竞争、压力、努力等情绪,形成健康平衡的情感体系。
(三)生活管理
生活是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的。这里所指的生活管理更多的是倾向于基本生活需要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健康管理方面。一方面良好的环境与愉悦的精神是健康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生老病死是人类生存的必然经历,因此要提高民生幸福需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各级公共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便利、安全、有效、可承担的公共医疗与卫生服务,从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第二,就业管理方面。提供积极的就业策略,适应各类人员的就业需求,将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鼓励创业相结合。一方面引导就业者转变观念,另一方面完善就业渠道,形成创业就业相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届生重点关注相结合的就业体系。第三,收入管理方面。满意的收入需从整体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优化收入分配与管理体系三方面共同推进。
(四)能力管理
从人类需求出发,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也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因此需从能力管理方面予以重视。第一,教育方面,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偏远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第二,专业培训方面,重视劳动者学习与成长的需求,社会与单位均要提供各类促进员工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培训机会。第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符合各年龄段、各行业、各种要求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们自我进步的需要。
四、结束语
民生幸福经济与管理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从迁徙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一方面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提供实现民生幸福的资源与要素,另一方面民生幸福也是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反馈。本文对于民生幸福经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着重探讨,并分类别给出管理建议。但另一方面,民乃国之本、国乃民支柱,要将目标与方法得以落实,更多的需借助于制度的完善与政策的支持。民生经济发展重在“平衡”二字,因此,我们在注重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更要注意统筹和体制的健全,更多地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调整、矛盾怎样化解等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关注民生幸福是经济学研究的回归[N].光明日报,2007
[2]高丽.对民生幸福经济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