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美国啦啦队技术课程和理论课程三个月的学习,笔者对犹他大学啦啦队技巧啦啦操、舞蹈啦啦操的训练方式以及啦啦队的组织、运营、宣传模式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犹他大学啦啦队包含技巧啦啦、舞蹈啦啦、仪仗旗队、吉祥物,阵容庞大,总人数超过60人,由主教练负责制订队伍全年的经费预算、宣传计划、活动计划和训练计划,而技巧啦啦队、舞蹈啦啦队、旗队各有一名学校聘任的助理教练具体落实各项计划,有固定的体能教练专门在技巧啦啦队和舞蹈啦啦队技术训练后因地制宜进行体能训练。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所有工作犹如一个整体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将美国的先进用以指导我国校园啦啦操教学与训练实践,对我国的啦啦操教学与理论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技术课程
在美国前四周的学习主要以观摩训练为主,犹他大学技巧啦啦队和舞蹈啦啦队每周各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80min(120min技术训练+60min体能训练)。技巧啦啦队2小时的技术训练包含有15min基本准备活动、15min专项准备活动、40~50min金字塔等集体配合类动作练习和40~50min新技术动作练习。60min的体能训练以循环练习为主,体能教练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设定体能训练方案,运动员在器械馆运用多种器械完成训练(见图1)。而舞蹈啦啦队120min的技术训练包含15min的基本准备活动、55~65min排练新组合动作、40~50min复习其他动作组合;每次60min的体能训练有2个主题内容,主要以手臂、腰腹、腿部以及有氧耐力为主,体能教练因地制宜在橄榄球场、草坪上安排运动员使用小器械或与同伴一起协同完成体能训练。由此可以看出,犹他大学啦啦队无论是技巧啦啦教练、舞蹈啦啦教练还是体能教练,都严格遵守时间的分配,科学的分工合作,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
对照国内大多数学校啦啦队从队伍规划、经费使用到训练实施大多由一名教练员负责,而训练实施部分的技术练习和体能练习均体现在60~120min或120~180min的训练中,教练员往往不能将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真正地分开,注意力过多集中在技术训练而忽略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导致队伍的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全面提升。因此,要从整体上提升啦啦操运动水平,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练员队伍尤为重要,各学校在教练员的岗位设置和时间安排上更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借鉴犹他大学的先进经验,将运动队教练员与学校体育教师的职能分开,统筹安排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工作范围,做到分工精细,任务明确。
第5周,犹他大学啦啦队主教练Jamie开始单独对中国啦啦队教练团进行技巧和舞蹈技术课程,在原来观摩训练的基础上每周增设2~3次技巧或舞蹈技术训练课程。20个啦啦操教练员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大学和中学,从事技巧和舞蹈项目训练的人数约各占一半,每个人对项目的理解、认识和训练经验都不尽相同。有经验丰富的技巧、舞蹈啦啦国际级裁判员,也有长期从事技巧或舞蹈啦啦训练的一线教练员。技巧啦啦操的训练是团队练习,要求全员参与,根据团队人员的身高、体重、技术能力等自由结合组成5个4人托举小组。犹他大学啦啦队技巧助理教练Stephanie、Stephen和技巧啦啦队队长在了解团队的基本情况后从“肩位托举”开始进行教学:电梯上肩位、摇篮接(下法)、滚筒(过渡)、转体360°摇篮接(下法)、篮抛及辅助练习方法等内容,难度逐渐递增。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技术要领,大家认真观看示范动作后立刻表现出了对新知识的向往,热情高涨的探讨技术并参与练习,在犹他大学技巧啦啦教练和我国技巧啦啦项目专家引导下互帮互助。新搭托举组尽所能尝试、体会新的动作,找出动作失误的原因,不仅在逐步积累教学训练经验,更是在合作进步中感受技巧啦啦带给学员们的无穷的团队感和归属感。
舞蹈啦啦训练的第1次课程安排在上午6:00~8:00,大家的身体还没有苏醒便已经来到jon M.Huntsman Center跟随Jamie进行早训。30min的热身组合包含了姿态、柔韧和力量练习等内容,其中姿态练习有芭蕾手位练习与脚位练习,在一位、二位的基础上循环完成提踵蹲、立的动作,有效提高了腿部、脚踝、腰腹的力量;柔韧练习有头颈肩、胸腰、上下肢的拉伸,幅度由小到大,如,在弓步压腿——前后开立体前屈——垂地劈腿;力量练习主要是腰腹部核心的动力性力量,跟随音乐节奏转换腿部姿势、变换上肢动作,运用14个不同的动作连续4min不间地进行断腰腹练习,增加了趣味性,学员们自然而然都坚持完成。整个套路编排合理,简单易学,对称协调而且变化多样。从慢到快、从静到动、从下到上、从柔韧到力量转换流畅,强度适中,适合推广应用。Jamie告诉学员们:舞蹈啦啦的热身套路结构基本不变化,无论是8岁还是28岁都是用同样的准备活动动作套路,学生在学会这个套路动作后,就可以不用担心下次还需要在准备活动阶段学习新动作,可将精力专注于提高技术动作的水平上,而当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后、在不改变套路结构的基础上再将动作幅度和难度加大,如,提高分腿提踵立的幅度、更加重视垂地后摆腿的姿态和高度。在训练过程中,Jamie还多次强调以往训练过程中常常忽视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以及小关节处韧带拉伸,并且详细地解释了其重要性,如,通过“双臂侧平举小幅度绕臂”增加肩关节稳定性并提高手臂定位的精准度,通过“体前屈”“坐姿勾脚搬单侧腿”等练习提高膝关节后侧韧带的柔韧性。Jamie创编的热身套路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将准备活动与专项技术练习进行组合,在30min内不仅可以起到热身作用,而且对舞蹈啦啦队员专业技术的提高会有较大帮助,使热身和技术提高一举两得。
对照我国国内啦啦队的训练情况,学员们在准备部分的热身套路在形式上相对简单。一般的热身就是跑步、跳操、做游戏等,一般性的热身活动成分较多,在做完热身后还有花很多的时间去压肩、压腿、压胸腰等,很少能夠将专项准备活动与一般准备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学员们还应学习借鉴的是关注小肌群的活动和协调性灵敏性训练,并注意将活动的方式方法趣味化。
二、公共理论课程
在前期,犹他大学给全体赴美学习的体育教练员安排学习3门公共理论课程,即《营养学》《运动康复学》和《运动心理学》。
营养学的教师Dr. Stacie Wing-Gaia的教学,让学员们更加了解营养与训练、比赛、恢复、康复之间的重要联系。Dr. Stacie Wing-Gaia的营养学课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每节课30min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时让学员们将当次课的内容快速应用在实际案例中。如,案例分析1名15岁的体操专项女学生,身高165cm,体重56.7kg,BMI值20.8,长期参加体操训练,每周训练5天,每天训练2小时,每个周末参加1次5小时的比赛,希望能达到大学水平的体操技能,每次训练都尽最大的努力。看起来她的状态较好,但是感觉疲劳并且没有以往的精力充沛。她典型的食谱是早餐吃麦片和米饭,午餐是色拉,并在训练后2~3小时后吃晚餐,晚餐通常是鸡肉和米饭。利用这个案例,教授要求学员们运用营养学知识来帮助这个运动员。经过小组讨论并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后综合分析如下:1.训练中过早疲劳,恢复较慢,训练努力但没有提高,注意力不够集中,无动力,女性运动员月经不调,经常生病和受伤均是低能量的表现。而体操运动员的项目特征要求她体重轻,所以吃得很少,且训练量大出汗多有可能导致她月经不调,缺铁性贫血。2.足够的蛋白质和卡路里对年轻运动员的肌肉蛋白质合成以及防止受伤都十分重要,作为教练,应合理安排运动员饮食帮助运动员肌肉蛋白质合成最大化并避免受伤,如给运动员提供零食(苹果、花生酱、巧克力牛奶、香蕉、奶酪、果酱三明治等),教运动员正确补充体能的技巧,使用“运动员的盘子”来制订食谱,强调多吃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食物,并补水。3.作为教练员要求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带食物来补充体能,运动员在去比赛时能带着并能帮助恢复的零食有金枪鱼三明治、巧克力牛奶、酸奶、甜饼干、果酱三明治、运动饮料、能量bar等。教授在理论课后分项目组织学员在食品实验室完成各类食品配比实验,帮助学员们将抽象的营养概念转换到具象的食物,帮助学员们自制果汁,使用坚果、巧克力、爆米等自制零食袋,大量的实践巩固了学员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回国后可更顺利地运用营养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运动员科学的摄入,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和竞赛成绩。
运动损伤康复学教师Dr.Katherine Woods和她的助手们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课。她讲解精辟、易懂,配合助理熟练、专业的示范,课堂气氛轻松有趣,受到大家热捧。Dr.Katherine Woods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授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和她的助理们一起承担犹他大学的18个校级运动队450名运动员的医务监控工作,真正地将教学、科研运用于训练,服务于训练。她的课程实用性强,运用按摩球、泡沫轴由点到面的放松肌肉;运用各类弹性绷带和胶布简易、快速地固定、包扎受伤关节和肌肉;运用弹力带的长短变化,帮助运动员完成逐步恢复关节功能的练习;运用ice cup冰杯处理运动员日常运动损伤和恢复。这些实验经验并非纸上谈兵,都可实应用于日常训练和教学中。Katherine Woods教授讲述胫骨内侧应激综合症(由于重复性压力导致小部分胫后肌撕裂脱骨,沿胫骨内侧产生疼痛和炎症)的治疗方法时使用了伸展小腿、冰敷、足弓拉伸、包扎、矫形器等5种方法,其中前4种方法都是简单、易行、低成本的方式,在讲到“足弓拉伸”时更使用了多人游戏竞技的方法,安排学员们比赛用脚趾将多个小纸团夹到纸杯里,使得枯燥的治疗恢复练习变得有趣有动力,非常适合长期在一线工作体育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操作使用。
课间、课后的休息时间大家顾不上语言的障碍,积极地向教授请教,将各自一线的实践经验与教授交流康复知识。通过他们精彩的讲解,以及耐心细致的回答让学员们了解了如何在今后的训练中运用所学到的康复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来避免在日常训练中的损伤,以及在学生受到损伤后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和日后的迅速康复的方法。
运动心理学教师Dr.Leslie Podlog时不时地走到学员中间阐述思想,希望学员们全程参与他的课程。跟随他的思路,联系自己的训练教学经验,与学生思想交流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日常点滴行为都提升到了理论层面,得到了合适的理论支撑。心理因素可以决定生理变化,生理因素影响人的外在表现。当运动员有很强的动力,希望自己能做好时,会控制自己的疼痛,具有很高的疼痛忍耐力。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有3方面: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无动力。其中内在动力是指对运动本身的热爱,使学员们享受这项运动并带来快乐,而外在动力是指在参与这项运动后可获得的额外收获或受到惩罚。即使更多研究表明内在动力的重要性和促进程度大于外在动力,但教授仍列举事例,组织学员们分组、分角色探讨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重要性,加深学员们对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认识,让学员们切身体会运动员的感受,教会学员们作为教练员该如何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提高运动员的内在动力。
以上3門公共理论课程均是我国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所有赴美留学体育教练员在本科阶段都已经学习过这些课程,但犹他大学教授们的精彩讲演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加重视实践,不仅带学员们回顾了曾经学习的知识,还将自己带队训练的经验升华成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指导。
三、啦啦队专项理论课程
社交媒体课程是一项新颖的课程,犹他大学啦啦队技巧项目助教Stephanie给学员们进行了关于《如何运用好你的社交媒体》的主题讲座,向学员们讲述了犹他大学啦啦队应用社交媒体自我宣传和进行社会宣传的方法,阐述了社交媒体作为啦啦队项目展示平台的重要性,通过啦啦队项目吸引不同专业人才形成团队,适当地向队伍的支持者展示队伍的进步,展示啦啦队的同时也为所参与的所有运动项目在做推广和宣传。作为啦啦队项目而言,社交媒体是项目团队的展示平台,让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在平台看到自己的成长,展示团队的训练及赛事成果。同时也能让所有关注这个团队的粉丝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团队的进步。当团队受到关注的同时,团队成员都会注意维护团队的形象,进而使团队凝聚力得到提高。在学员们身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社交媒体上与这个世界保持沟通,学员们关注在这个丰富多样的媒体世界,却忽视了它所带给学员们强大的力量与作用。国内外的社交媒体各有不同,但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如出一辙。反思国内,在学员们的身边,学员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微信或QQ上看到众多的项目消息,无论是比赛、表演、招募以及宣传,但实际产生的作用却收效甚微,大部分的受众者都来自于项目团体,而更多的普通人群可能并不关注甚至无法了解到项目消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媒体消息的内容过于专注在竞技本身,而忽视了啦啦队项目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Jamie教练为学员们进行了《关于啦啦队预算》专题讲座,详细讲述了犹他大学啦啦队来源、经费预算和经费使用方式。犹他大学啦啦队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拨款、校友捐助和社会筹款组成,学校拨款部分用于支付聘请助理教练的酬劳、啦啦队队员的训练表演服装、跟随球队外出的交通费用和日常办公等;校友捐助用于优秀队员的奖励;社会筹款用于购置啦啦队专用大型装备或是聘用其他优秀队伍教练对全队进行教学的酬劳等,社会筹款是全队共同努力所得,使用的受益者一定是全体队员。
犹他大学啦啦队的经费来自于不同的渠道,而我国目前大学和中小学啦啦队的经费大多由政府、学校拨款,队伍的宣传也仅限于学校的公众宣传,队伍的归属无形中限制了其与社会的接触,限制了啦啦队项目的社会化发展。自筹经费的过程虽然给教练员和队员增加了工作活动负担,但同时也给予了队伍更多活力空间和影响力体现,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批教练员能够将这些经验应用在自己的队伍建设中,为中国啦啦操项目社会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犹他大学啦啦队的教学训练课程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给了学员们更多的启迪。三个月的学习,使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啦啦文化和校园啦啦操在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内涵。目前我国校园啦啦操运动开展已经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学成归来的教练员们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校园啦啦操运动实践取其精华,付诸实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