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7 14:35:09 点击: 推荐访问: 原料 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

摘要 介绍了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巴东县种植马铃薯的利弊条件,从精细耕地、选用脱毒种薯、采用育芽带薯移栽和覆膜栽培、种植方式、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绿色食品春原料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春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环境条件;利弊条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094-02

Abstract Potato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potato growing demand for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dition,the pros and cons of planting potato conditions in Badong County were introduce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green food raw material spring potato were summarized from fine soil preparation,choosing virus-free seed potato,adapting bud with potato transplanting and mulched cultivation,planting pattern,fertilizer management,pest control,timely harvest,etc,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spring potato high-yield cultivation.

Key words spring potato;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ros and cons conditions;cultivation techniques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用,俗称地蛋、土豆、洋芋等,是全球第三大旱田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玉米,同时,又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和宜饲、宜作工业原料等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

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生产,追求的目标是早熟高产、安全优质,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了解马铃薯在各生育期的特性,结合巴东县环境条件与气候条件,采取适宜的农艺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巴东县地处三峡地段,常年春播马铃薯面积1.69万hm2,平均产量15 315 kg/hm2,个别田块可达45 120 kg/hm2以上,总产26万t,为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基地,追求早熟高产、安全优质,确保绿色食品马铃薯淀粉原料供给,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从2014年开始,指导三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核心生产基地133.33 hm2,辐射生产基地6 666.67 hm2,所生产的马铃薯淀粉于2015年7月成功申报成绿色食品,为全县的马铃薯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样板,现将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种植技术浅谈如下,供人们借鉴。

1 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1.1 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

根据农民长期栽培经验,以及对马铃薯生育过程中植株的形态、生理学分析,一般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三段五期”。

1.1.1 发芽期。发芽期是指从种薯解除休眠,芽眠处开始萌芽、抽出芽条,直至幼苗出土,进行第一段的生长。此期主要是进行芽轴的伸长和根系的生长,由种薯供给其生长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其生长过程的快慢与好坏,关系到马铃薯的保苗和稳产高产与优质。此期因品种、种薯贮藏条件、栽培季节和栽培水平等不同而长短不一,短者1个月,长者可达数月之久。此期的关键措施在于把种薯中的养分、水分、内源激素等充分调动起来,加强供给茎轴、根系和叶等原基的分化和生长。

1.1.2 幼苗期。从出苗到主茎第6叶或第8叶平展(俗称团棵)为幼苗期,进行主茎轴第二段生长。幼苗期根系继续扩展,匍匐茎尖端开始膨大,块茎雏形初具,但生长中心在茎叶。历时15~20 d。

1.1.3 发棵期。发棵期是指从团棵开始到主茎封顶叶(第16叶或第12叶)展平,进行主茎第三段生长。此期共经历30 d左右,各项农艺措施都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马铃薯从发棵期的以茎叶生长为主,转到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有一个转折阶段。除品种遗传特性、种薯生理年龄等内在原因决定外,在栽培中环境条件特别是对温光水气进行调控的农艺措施,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此期前段以肥水促进茎叶生长,形成强大同化体系,继而进行深中耕并结合大培土的控秧、促根措施,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迅速转向块茎旺盛生长[1-2]。

1.1.4 结薯期。结薯期是以块茎生长为主,主要进行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80%左右的产量就是在此期形成。结薯期的长短与品种、气候条件、农艺措施等有关。此期的关键农艺措施在于尽力保持根茎叶不衰,有强盛的同化力,以及加速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和积累。

1.1.5 休眠期。栽培上把茎叶衰败后收获块茎看作块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按收获到芽眼萌发幼芽的天数计算,因温度和品种而异,短则1~2个月,多则3个月以上。马铃薯块茎休眠属生理性自然休眠,此期即使给予块茎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气体条件也不能发芽。但因栽培的需要,可人工打破休眠[3-4]。

1.2 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解除休眠的块茎,在12~18 ℃时芽苗生长茁壮,根量较多。超过18 ℃,生长随之相应加快,但超过36 ℃就不易萌芽。而在5 ℃时,芽生长极缓慢。茎的伸长在18 ℃时最为适宜,高温则引起徒长。气温12~14 ℃时叶大量发生。块茎形成的最低温度是7 ℃,块茎生长膨大最适气温是17~20 ℃,土温15~18 ℃。气温达25 ℃时块茎生长严重受阻,30 ℃时由于同化与异化处于平衡,块茎停止生长。0 ℃低温对马铃薯的幼苗,成株和贮藏中的块茎都能造成不同程度冻害。最适于块茎的贮藏温度是2~4 ℃。

马铃薯发芽期、幼苗期与发棵期、后期、结薯盛期、接近收获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70%~80%、60%、80%、50%~60%。马铃薯喜光,茎在弱光下长势表现细弱。高温弱光易使茎叶徒长,块茎几乎不能形成,故此不适于与高大果树套种。马铃薯适于中性和微酸性疏松土壤,不耐盐碱,不适于黏重板结土壤。据研究,每生产1 500 kg块茎,需要吸收纯N 8.3 kg、P2O5 3.3 kg、K2O 15.3 kg。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健康无病虫害,才能达到稳产高产[5-7]。

2 巴东县种植马铃薯利弊条件分析

对照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巴东县多数乡镇农田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于马铃薯生长时期长,低山10—12月,二高山11—12月,高山2—3月适于播种一季春马铃薯,低山8月中旬可种一季秋马铃薯;降雨充沛,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不利条件是:早春(2—4月)气温回升慢,不利于芽苗生长和发棵,且有晚霜的威胁;11月后气温偏低,秋马铃薯有霜冻威胁;4—6月雨量偏多,易致病虫害发生,尤其是易发晚疫病;土壤普遍缺磷,需增施磷肥。

3 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3.1 精细耕地

马铃薯为须根浅根作物,又是土里结薯。土壤越是疏松深厚,马铃薯根系发育越好,植株长势愈强;有利于块茎的形成膨大,产量也就愈高。因此,种植田块应选择土壤深厚疏松,土垡细碎,耕地一般要求深耕25~30 cm,深翻土地要早,土壤风化时间长,特别是通过冬季低温冰冻条件,有利来年减少病虫、杂草。同时,一定要选择轮作。

3.2 选用早熟、高产、抗病品种的脱毒种薯

巴东县当前马铃薯主栽品种为米拉,虽然该品种优质高产,但是成熟较晚,生育期约105 d,难以满足早熟、早收、早上市抢占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了鄂马铃薯10号、南中552等早熟高产品种,更适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马铃薯是以块茎为种薯的无性繁殖作物,由于病毒的侵染并不断累积加重,常导致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米拉在当地经20多年连续种植,种性已严重退化,南中552、鄂马铃薯10号若经多年种植,也有逐步退化的危险。采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隔离快繁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并推广使用脱毒种薯,是解决品种退化的根本途径,在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科技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当地20世纪70年代末攻克有关技术难关,开始脱毒种薯的生产与推广应用。据试验及多年生产示范结果,使用脱毒种薯比使用非脱毒的同一品种,可增产30%~50%。目前米拉、南中552、鄂马铃薯10号,每年都繁有大批的脱毒良种供生产使用,马铃薯生产上应选择使用脱毒种薯,才能获得优质高产[8-9]。

3.3 采用育芽带薯移栽和复膜栽培

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是一项操作简单、成效高、投资少的增产技术。据试验调查,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地区均表现为增产,尤其是低海拔地区,可增产20%以上,主要原因是育芽带薯移栽较普通的直播出苗早7 d左右,成熟期提早10 d左右,大中薯率提高13.5%~23.0%,此项技术在低海拔地区由于能缩短后期高温对结薯的不利影响,且早熟早收能避过后期的病虫危害(避病作用),故此增产幅度更大。

操作方法:马铃薯收获后选择纯度高、40~50 g重、大小均一的健康块茎作为种薯,收集的种薯要薄摊在楼板上或架藏,冬季温度低时要注意防冻。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排灌方便的向阳土地作为苗床。12月下旬或1月上旬当10 cm土温稳定在6 ℃时,选择尚未发芽或刚开始萌芽的种薯,播种育芽。然后架低棚覆膜,四周用土盖严,开好排水沟。2月当薯芽刚破土长为1.5 cm时将种薯挖起,每个薯保留顶端3个壮芽,其他的芽全部抹除。移栽大田时追施尿素150 kg/hm2,然后再覆盖2 cm厚的细土。移栽后及时施除草剂48%的拉索乳油4 500 g/hm2,再搭起30 cm高的小拱棚覆膜,当晴天温度超过25 ℃时拱棚两头要揭膜通风降温[10-11]。

3.4 种植方式及密度

马铃薯单作:植株比较高大繁茂的品种如米拉,以50 cm的行距,33.3 cm的株距,密度为6万株/hm2;植株比较矮小的品种,如鄂马铃薯10号、南中552,要适当缩小株距为30 cm,密度为6.6万株/hm2。

马铃薯玉米套种:矮杆马铃薯与高秆的玉米套种两者矛盾小,有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据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套种规格以1.50~1.67 m为一带,实行双行马铃薯与双行玉米套种为好。马铃薯窄行距0.4 m,株距0.33 m,栽3.60万~3.75万株/hm2。玉米窄行距0.34 m,株距视品种而定,如紧凑型玉米株距为0.2 m,披散型高大品种株距0.3 m。

3.5 施肥与管理

马铃薯是一种产量较高的作物,以钾肥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生育期短,故应重施底肥,底肥用量应占全施肥量的60%~70%,并以农家肥为主。适宜作马铃薯底肥的有绿肥、猪牛栏肥、堆肥等有机质肥料,用量单作37.5~45.0 t/hm2,套作22.5~30.0 t/hm2。

在追肥技术上,第1次追肥在大多数马铃薯即将破土出苗或零星出土时,先松土除草,再追尿素75~120 kg/hm2,随即中耕盖土,效果很好。马铃薯对化肥非常敏感,绝不可撒在茎叶上。第2次追肥一般在现蕾时进行,根据当时苗的长相、长势、叶色和下段气候条件确定追肥量,如生长正常、雨水比较均匀,可追尿素45~60 kg/hm2,如果长势较弱,天旱少雨,则可喷施15%多效唑450 g/hm2对水600 kg/hm2,抑制徒长、促进结薯,据试验可增产2成,还可喷施膨大素1~2次,每次180 g/hm2,据试验可增产18%,但对薯形有些影响,会出现部分畸形薯。单作马铃薯,应在上述追肥量的基础上增加30%。

中耕除草可结合追肥进行。第1次要深中耕(17~20 cm),以利匍匐茎的伸展和幼薯的形成。第2次中耕要浅,否则容易伤害到匍匐块茎。另外,在雨季要注意经常清沟排渍。

3.6 防治病虫害

3.6.1 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施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25%甲霜灵或58%甲霜灵锰锌农药,配成500~800倍液喷雾,也可灌兜,土壤湿度大和小雨天也可拌细土或煤灰(1∶40)施于根部。防治效果非常明显,药效在马铃薯体内可维持15 d,如发生第2次侵染需再施用1次,该药对防治蕃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也很有效。

3.6.2 青枯病。一是精选健康种薯、整薯播种,如果要切块,每切一刀必须要用酒精消毒1次,防止病菌传染;二是实行轮作换茬,也不可与茄科作物重茬,因为病菌可在土壤生存3年以上,但水田没问题;三是及时拔除病株连土挖起带出田间深埋或浸泡在水里,如果是种子田,病株周围植株结的块茎不能作种[12]。

3.6.3 马铃薯块茎蛾。对有虫的种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种薯,晾干贮存。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10%赛波凯乳油2 000倍液或0.12%天力E号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3.7 及时收获,分级贮藏

马铃薯叶片70%~80%枯黄脱落或块茎容易抖落,表明已经成熟,要及时收获。收获后要进行1次精选。严格剔除病、烂、破伤薯,按大、中、小薯分别薄摊通风处,晾干收汗后方可上堆遮光贮藏。大薯可选作蔬菜出售,中、小薯可加工淀粉或,破伤薯可用作饲料。

4 参考文献

[1] 刘介民,李卫东,舒荣春.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昆明: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2000:6.

[2] 张贤图.湘西自治州脱毒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2(6):21-23.

[3] 吴斌,王建富,孙瑞林,等.泰兴市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179-180.

[4] 徐兴玲.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1(23):32.

[5] 张建平,程玉臣,巩秀峰,等.华北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分布与为害[J].中国马铃薯,2012(1):30-35.

[6] 刘介民.湖北低海拔地区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98(1):28-32.

[7] 刘玉华,王文桥.河北省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控[J].中国马铃薯,2010(3):159-164.

[8] 吴健华.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09(6):645-649.

[9] 杨如达,杨富,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3-114.

[10] 辛会英,闻小军,邹世星,等.万载县黑膜覆盖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3(1):24-26.

[11] 黄美蓉.马铃薯稻田冬种免耕栽培技术探讨[J].广西蔗糖,2009(3):23-28.

[12] 孙智广.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