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后台湾农村的复兴为世人所注目。期间,以蒋梦麟为首的农复会积极参与台湾土地改革、农会改组、水利建设、农民教育与农业技术改良等工作,从而为战后台湾经济的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蒋梦麟,台湾农村,现代化
[中国分类号]K25 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4-0040-04
二次大战期间台湾农业遭受重创。1945年台湾光复时,农业生产仅值日治时代的45%。但进入50年代后,台湾农业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农村社会呈现繁荣景象,由此奠定战后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在这一进程中,以蒋梦麟为首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作为台湾农业发展的主要策划与推动机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台湾农业发展与农村繁荣的重要力量。
一
在致力台湾农村复兴的诸项工作中,蒋梦麟始终把土地改革置于头等重要地位。他对土地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1948年蒋介石要其出任农复会主任时,他就明确表示:“农村建设如果不从改革土地着手,只是维持现状,是不会成功的。”早在1949年2月间,蒋梦麟就专程赴台拜会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等人,希望台湾尽早开展土地改革。据其在《新潮》中记载,当时他对陈诚说:“农复会的工作方针是两方面的,好像一把两面快的剑,一面用之于社会,以推行公平的分配,一面则运用近代的科学方法来增产。”蒋梦麟强调公平分配最要紧的是土地改革,那便是实现耕者有其田。并明确表示农复会将全力支持台湾土地改革工作。对此,1940年任湖北省主席时即搞过土地减租的陈诚非常赞同,于是在农复会的经济与技术协助下,陈诚立即着手在台湾部署开展土地改革工作。到1953年底,以耕者有其田为基本内容的台湾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晚年的蒋梦麟对于这场他称之为“不流血的革命”的台湾土地改革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他不仅是台湾土地改革的始作俑者,而且参与土改的全过程。时任“行政院”内政部长的黄季陆认为:“谈到台湾三七五减租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推行,孟邻(蒋梦麟字孟邻)先生是坚强、深入、贡献很大的一个。他对土地改革的决策,是一位忠诚而努力的推行者。”蒋梦麟及其领导的农复会在台湾土改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上述其作为促成台湾土改的首义之功外,以下两点为台湾土改的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作为土地改革家,蒋梦麟自始至终参与台湾土改政策及其实施办法的制订。据时为农复会成员后任台湾省农林厅长的张宪秋回忆:“农业方面蒋先生一直说他是外行,他要技术人员去决定。但对土地改革、农会改进以及鼓吹节育生育的观念等三件大事,确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本省推行土地改革时,他一直是陈副总统的重要参谋。”蒋曾对农复会同仁表示:“土地问题、人口问题、农民组织问题,这三个问题我多花时间来想,来研究,其他事情你们去想。”显然,台湾土改政策的制订与完善凝聚着蒋梦麟的心血。1952年当时的台湾“行政院”院长陈诚决定迅速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并责令内政部长黄季陆主持其事。黄季陆说:“当时孟邻先生对我的帮助十分重要,我不仅时时要请教他,遇到困难,为我解决问题的亦离不了他。”他还回忆说:“在草拟耕者有其田条例,预备提到立法院完成立法程序前,我们每次开会都有激烈的辩论,如像关于保留田的数额问题、老弱孤寡问题、等则问题、地价补偿问题等等。特别是一次讨论条例第二十八条,关于佃农取得地权后能否转移的问题,争论最烈,参加会议的人在内政部办公室内,从早上八时到深夜零时三十分,耗去了十数个钟头的反复辩论考量才取得协议。那天我们总共在内政部吃了四餐饭:早饭、午饭、晚餐和霄夜,孟邻先生以67岁的高龄,苋始终其事,毫无倦容。……最后乃由孟邻先生调和双方意见,于是日深夜获致协议……我在此一条款协议之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我向孟邻先生说这一条款应当命名为蒋梦麟条款,来纪念你折冲调和之努力。”
蒋梦麟还十分重视土改政策的舆论宣传工作。为了使当局的土地改政策广为人知,他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解释,或演讲或著文,可谓不遗余力。仅1951年-1953年三年间,他就先后发表《三七五减租面面观》《土地问题与人口》《为什么要限田?限田以后怎么办?》等多篇有关阐释土改政策方面的文章。
其次,在蒋梦麟的重视与组织下,农复会为台湾各个阶段土改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与经费支持,从而成为土改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土地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政策性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台湾土改的对象是数百万户的地主与佃农以及数十万公顷的土地。要改革成功,在实施时必须把握住台湾每一块耕地和每一户地主与佃农。凡此种种,基本上都是在农复会的充分协助下进行的。可以说在台湾土改的全过程,农复会承担了这方面大量琐碎而又繁重的技术性工作,由此奠定了土改成功的重要基础。1950年12月,时为台湾省政府主席的陈诚为了解三七五减租实施情况,委托黄季陆组成减租考察团,赴台湾农村各地考察。结果他们发现台湾土改得以成功的两项重要因素:“一是孟邻先生领导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工作,由于服务的殷勤,取得了农民的信仰,于推行减租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助力;二是关于土地改革的许多基础工作,如编造地籍卡片,以及各项统计工作等,大半由于农复会的协助而获顺利推展,为三七五减租之后,迅即实施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为顺利实施土地改革并巩固土改成果,农复会还先后拨款数千万新台币加以扶持。如1953年5月,农复会资助台湾省政府新台币1000万元,帮助实施耕者有其田工作,1956年又先后贷款1500万元,分别用于协助农业增产与办理示范农贷。
土地改革的成功是改变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决定性因素,由此不仅使台湾农业得以振兴,而且奠定其后30年台湾社会安定、经济起飞的基础。
二
蒋梦麟十分重视农民组织问题,认为强有力的农民组织不仅是推行一切农村革新工作及保护农民自身利益所必需,而且也是民主政治坚强的基础。台湾农村在日本占领时期就建立了农会组织,但这类组织不仅掌握在地主及权贵手中,而且其主要任务就是收集粮食输往日本。对此蒋力主整顿。为此1953年在台湾土改大功告成的情况下,蒋梦麟及其领导的农复会以很大的精力,协助当局修改农会章程,改组农会,使之成为民治、民有、民享的农民自己的团体,并发展为农村政治、经济、技术、教育、社会活动的中心。对此当年参与其事的沈宗瀚说:“台湾各类农民组织的真正权力,过去一向操在非农民的手里。土地改革以后,农民经济改善,知识水平提高,希望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愿望,也跟着增强。他们要求在自身有关的事务上有更多的发言权。农复会利用农民的这种愿望,以此协助政府进行农会、渔会、水利会的改组。有关改组政策
的重要会议,他常常亲自出席。改组影响所及,达于台湾全省农民、渔民。现在广大的农村人民,多半已能表达自己的意志,并熟悉民权的运用。这实在是台湾农村进步的主要原因。”
在农会组织中,乡镇农会是直接联系广大农民的基层组织。对此蒋梦麟高度重视。在农复会大力协助下,迅速建立或重建乡镇农会360个,其理事、监事、理事长、总干事由农民自选,由此推动农会组织民主化。同时农复会补助行政经费,还帮助农会增加设备,如肥料仓库、粮仓以及运销工具等。为了使农会在复兴台湾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蒋梦麟还多方联络加以支持。据长期担任农复会技正的欧世璜回忆:“关于农会改组……蒋梦麟先生十分注意,我曾和他去看过几次农会,有件事是值得一提的:当时台湾各乡镇农会,有许多业务不振,蒋先生看到许多农会的基本经费不足,业务无法开展。农会最主要的收入是粮食局征收农民稻谷的租金,但为数甚微。蒋先生请粮食局增加租金,使农会多些收入。”
在农复会的领导与协助下,台湾农会的职能也得到了加强,灌溉水、农用资材与农贷都通过农会,分配给农民。此外,农会还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加工与推销。为解决土改后农民发展生产的资金问题,1958年农复会推行辅导农贷计划,由农会对无法提供担保的小农,给予低利贷款,同时辅导农民运用此贷款改进生产技术,并监督其用途,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蒋梦麟曾不无自豪地把乡镇农会组织的健全及业务的综合性称作台湾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
为了给台湾农村的发展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家出身的蒋梦麟十分重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早在1952年农复会就在台湾各地成立农事推广小组,其任务是对于20岁以上的成年农民给以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随后蒋梦麟积极领导农复会在台湾农村实施“四健会”教育计划。规定凡13至28岁的农民,都要参加四健会的组织,学习文化知识和农业新技术,以作为未来新农民的基础训练。这一农村教育训练计划实施10余年,就为台湾农村先后训练了近30万青少年,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生产的技能,时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公民教育,为未来地方自治打下基础,而且农业推广系统里的农村家事教育,连带把农村中的妇女也现代化了。这对于台湾农村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对于四健会的成绩,蒋梦麟也感到振奋。他说:“自从有了四健会组织,农村青年的农业技术改进了,生产提高了,对农业兴趣增高了,自助自动来建设农村的观念加强了,民主议事的程序熟练了,这真是一件可喜可慰的大事。”为更广泛地开展四健会计划,1961年蒋梦麟又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四健会协会,以便使在城市的各界人士也有机会资助四健会。与此同时,蒋梦麟着力于把科学技术引入台湾农村特别是农业生产。在他的大力倡导与周密计划下,举凡品种的改良与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肥料的使用与保健措施、农业知识与技术的传播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渔业发展计划等等,农复会工作人员无不深入农家田舍,大力推行。在农复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下,60年代前后台湾农村还开始推行电气化计划。
从50年代末起,在农业发展方向上,蒋梦麟还注意对农民进行政策性的引导。他在1961年时提出:“为求配合台湾将来的需要,在农业方面,关于农村计划的重点和方向已有重大的改变……未来的计划是减少来的消费而增加其他食物项目的生产,如小麦、豆类、玉米、蔬菜水果、家禽、猪、牛及海产品。我们的理想是改变人民吃的习惯,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动物蛋白质”为此他积极协助实施奶业计划。同时根据台湾农村的实际,进行资源开发——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扩大出口,赚取外汇。在农复会努力下,凤梨、茶叶、香茅油、香蕉、柑橘、猪肉、术材、渔业产品、鲜果与干果、蜜饯、中药材等产品的出口迅速增加。
四
鉴于台湾农业生产条件的先天不足,蒋梦麟在致力于台湾农业振兴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认为水利工程与土地改革相辅相成,倘耕者均能有其地,复有充分的灌溉,则和平与繁荣的基础已经奠定。为此协助台湾水利部门兴修灌溉渠道,筑堤防洪,成为农复会的一项重要工作。1961年蒋梦麟曾按重要性列出农复会十大工作重点,而水利工程名列第二,可见其在蒋氏心目中的地位。石门水库建设是蒋梦麟自始至终参与的一个重大水利工程。
1954年3月,农复会与经济部、建设厅、水利局、电力公司等联合组成石门水库设计委员会,农复会承担了全部设计研究费用,计新台币1195万余元。1958年蒋梦麟继“行政院”院长陈诚之后兼任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全面负责这一对台湾农业具有全局影响的水利建设工程,直到1963年8月石门水库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之时,才将此职务移交给台湾省政府主席黄杰兼任。期间,年近八旬的蒋梦麟不辞辛劳,尽心尽职,为石门水库工程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0年4月19日,蒋梦麟随“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列席“立法院”,并在会上与石门水库执行长徐鼎芬分别汇报石门水库有关情况。次日,王云五在答复立委质询时,一位潘姓“立法委员”讽刺蒋兼任石门水库一职。对此,王云五作了详细解释。他说:“潘委员不知道蒋主任委员对于石门水库曾有深远的关系。石门水库在筹备时期多赖蒋主任委员以主任委员的地位畀予的支持,并且对于美国援款的交涉,也尽了很大的努力,所以他兼任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主委的任务,可说对任何方面都是最适当的人选。蒋主任委员在农复会已奠定很好的基础,所以目前对于农复会的工作,只从重要政策上亲自主持,得以大部分精力、时间主持石门水库,因此‘行政院’认为他的兼任石门水库工作是无碍的。”
1963年8月,石门水库正式放水,农田受益面积达15000公顷。在石门水库工作期间与蒋梦麟交往最多的水库执行长徐鼎芬表示:“如果不是蒋梦麟博士,石门水库能否如期完成尚成疑问,陈副总统创始兴建石门水库,蒋博士是赞助最力的人,并且农复会还拨出一批经费来,作为探测之用。在石门水库兴建期间,蒋博士经常住在石门,有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监督工程,访问农民,附近的农民几乎没有一个不认识这位高年的长者。”次年6月14日即蒋梦麟病逝前6天,石门水库举行竣工典礼,原计划安排他主持典礼仪式,但天不遂人愿。据说他在临终前几日,口中仍喃喃说出“石门水库”四个字,可见,他对石门水库是如何关切了。
在蒋梦麟及其农复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五六十年代台湾水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曾被蒋梦麟认为是台湾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从而为台湾农业的振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1949年后,本着社会公正与增加生产并重原则,蒋梦麟及其领导的农复会大力倡导或实施复兴台湾农村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并迅速取得成效。到1952年台湾农业已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之后台湾农业进入良性发展,农村社会日趋繁荣。当时农复会振兴台湾农业的成就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鉴于蒋梦麟在台湾农村复兴方面的贡献,菲律宾政府于1958年8月向他颁发麦赛赛奖。1964年6月20日蒋梦麟在台北病逝时,台湾各界对其一生特别是他为台湾农村复兴所作的巨大贡献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蒋孟邻先生一生重要功业之一,是他对农村繁荣与进步所做的努力”。“农民生活有显著的改善,今日台湾农村经济的繁荣进步,农复会的贡献功不可没,因此全省农民无不视蒋梦麟先生为万家生佛”。
[作者简介]孙善根(1962-),男,浙江宁波人,宁
波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
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蔡世华]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