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者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而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化学品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食品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应用带来的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终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Chinese food safety is more serious. Food safety-related incidents have occurred offen, which poses a major threat to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umer health. The main causes of impact of food safety as follows: chemical contamination,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food resources. Facing of such severe food security problems, the govement need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food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tect the food safety of the consumer.
关键词: 食品安全;化学品;微生物;新技术与新资源
Key words: food safety;chemicals;microbe;new technologies and food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249-02
0引言
保持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食品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但不管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3月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达数十亿例,其中70%是由食品中的污染所致。疯牛病、禽流感、二嚷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已经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1]。
1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供应数量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食品安全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衡量食品安全状况的直接指标就是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目前,由于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我国尚无确切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但从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各国总体情况的评估结果来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由此推断,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
食物中毒报告也是反映食品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两千到两千五,中毒人数3万到4.5万人,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为95%以上。以此推断,我国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实际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1]。
2食品安全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食品安全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不容忽视。首先,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会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英国发生疯牛病后,因宰杀疯牛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据比利时农业工会统计,1999年比利时二嚷英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55亿欧元,加上与此相关的食品加工业,损失超过10亿欧元。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经济损失的具体数据,但从2006年公布的“多宝鱼”、“红心鸭蛋”以及2004年公布的“禽流感”事件的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如果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将会对我国食品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其次,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直接制约了我国食品出口,并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食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食品国际贸易将受到严重影响,食品行业也会受到沉重打击。目前,我国蔬菜、水产品出口增长乏力。2008年1-2月,我国对日本出口蔬菜14.4万吨,同比下降17.7%,出口水产品4.5万吨,同比下降12.5%。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是我国食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第三,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食品安全问题在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惧,影响到对政府的信任,威胁社会稳定。从2004年禽流感事件来看,食品安全事件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对政府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3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贯穿于食品生产至终端消费的全过程,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化学品(农药、兽药、化肥)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食品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应用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3.1 化学品污染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化学品的大量应用,对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和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学品使用和管理不当,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首先,滥用和不当使用农药是致使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农药使用存在以下问题:①农药施用量大。据报道,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成药),平均每亩施用931.39,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特别是蔬菜、水果更是大量使用农药,用量较粮食作物高出1-2倍;②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全世界农药市场的组成(以销售额计)为:杀虫剂占28%、杀菌剂占19%、除草剂占48%、其它占5%,而我国农药产品组成为:杀虫剂占72%、杀菌剂占H%、除草剂占巧%、其它占2%,其中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农药占70%。虽然我国从2004年开始分阶段实施剧毒、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措施,但是由于该项任务艰巨且持续时间长,高毒农药真正从食品中消失尚需时日;③剂型不配套。我国生产的所有农药制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占到60%以上,环保型剂型如水剂、水分散性粒剂仅占10%,这同样使得农药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次,过量施用化肥是硝酸盐污染食品的源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0万吨,仅我国用量就达 1726万吨,占世界用量的 21.6%,大大超出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硝酸盐容易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能使细胞中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无携氧能力的高铁蛋白,从而造成组织缺氧,严重时有使人窒息死亡的危险[2]。更严重的是亚硝酸盐和二甲胺、三甲胺作用后会生成亚硝胺,在已发现的120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75%被确证有致癌性[3]。这种物质一旦进入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第三,农业环境污染直接造成了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比较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包括汞、锡、铅、砷、铬等。许多重金属污染环境后,在食物链中进行生物富集,使食物中某些金属元素含量明显增高。人类食用后,有毒金属进人体内,在人体软组织中代谢和积累过程中产生毒性,这种毒性多表现为严重的慢性中毒。
由污染导致的食物急性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已对中国食品安全构成明显威胁,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虽然根据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显示近几年我国因化学污染食品导致中毒的事件以及人数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是许多低浓度化学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和长期的,可能长达数十年甚至数代人,所以化学物质污染依然不容忽视。
3.2 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4],其中细菌性污染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环境污染、杀菌不彻底、贮运方法不当以及不注意卫生操作等是造成细菌和致病菌超标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肉毒梭菌、空肠弯曲菌、霍乱弧菌等[5],其中沙门氏菌是世界最常见、各国公认的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发生于家庭、学校、公共餐饮单位等。
除细菌性污染之外,真菌毒素(mycotoxin)也是食品污染的重要源头。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200多种,据估算,全世界每年由于真菌毒素污染引起食品和工业原料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人或动物摄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畜产品可引发多种中毒症状,如致幻、催吐、出血症、中枢神经受损,甚至死亡[6]。目前国内对真菌毒素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较为深入的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大的真菌毒素,它们一般同时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其中包括黄曲霉毒素、储曲霉毒素A、杂色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以及属于单端抱霉烯族化合物的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7]。
3.3 食品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现代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在丰富食品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安全和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判断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必须以风险分析为基础[8]。目前,受管理、社会、学术诸多方面的限制,很难获得科学的统计数据,因此对转基因食品进行风险分析非常困难的,这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4展望
在分析我国超市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我国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包括设置独立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加大生产基地的培育以及管理力度;制定详细的企业操作标准规范,规范供应链每一步实施的行为;建立超市内控与第三方检验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完善食品溯源体系;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媒体以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的体系,最终形成完善合理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韩俊等.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Nagasehisamitsu.HealthEffeetsofNitri-nitogen[J].AfinualProeeedingofGifu
PhartnaceutiealUniversity.1999,48:l-8.
[3]J.L.Hirondel.硝酸盐与人类健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Doores5.FoodSafety: :CurreniStatllsandFutureNeeds[M].W血shington,D C:American Society for MierobiologyPress,1999.
[5]谭龙飞,黄壮霞.食品安全与生活污染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裘维蕃.菌物学大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叶永茂.国际食品安全领域热点问题综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7):18-21.
[8]李志亮,吴忠义,王刚,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5,(3):1-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