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民间信仰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甚至远播海外而不绝。虹山圣妈祖信俗作为独特的民间信仰,以崇奉和颂扬圣祖妈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理念。这种核心理念作为优秀的民间文化精神一代代地延续下来,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此,本文对虹山圣妈祖信俗进行现代性的解读,揭示这种信俗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虹山圣妈祖信俗;特征;精神文明建设;启示
虹山民间信仰以“圣妈祖”为主,“圣妈祖信俗”属于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圣妈祖各种习俗的统称,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虹山“圣妈祖信俗”主要包括祭祀(民间大典)、民间习俗(信众日常生活、千米人龙迎“圣祖母”等)、诞辰日以及民间传说。虽然各地的圣妈祖信众会根据当地特色赋予圣妈祖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但是洛江区虹山乡圣妈祖文化和信俗,始终拥有最多的形式和最深刻的内涵。此外,圣祖妈信俗列入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峰宫圣妈祖是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2012年由世界纪录协会记载的“香客3200名,启动车辆500辆,世界上最大规模组团谒圣祖妈(法主仙妃)活动”的纪录,被泉州市宗教局列为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因此,本文将对虹山圣妈祖信俗的特征作出现代性的解读,揭示该信俗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并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 虹山圣妈祖信俗的特征
1.1 民俗性、民间性、民族性
按照民俗文化的分类标准,圣妈祖信俗属于民俗文化中的信仰文化。圣妈祖信俗虽然表现为一定的外在形式,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一种民俗信仰。
圣妈祖信俗已经与虹山百姓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世代相传。在虹山地区,历代延续下来的盛大祭祀典礼、生活习俗和民间传说,都是对圣祖妈精神的景仰和礼赞,对人类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虹山圣妈祖信俗的民间性是指当地圣妈祖信俗是基于民众的认同、信仰而自发形成的。这种信俗并不是由官方提倡的,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自发的信俗。
圣妈祖信俗文化的民族性是由信众群体信仰演化而来的整个华夏民族性。圣妈祖具有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不仅被儒家尊为人伦典范,更为平民百姓所敬仰。民间对圣妈祖共同的信仰增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在一定意义上强化并凝聚了民族精神,这是任何外来宗教信仰民俗无法替代的。可以说,圣妈祖信俗的民族性就深刻体现在其所展现的华夏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上。
1.2 包容性
圣妈祖信俗的包容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圣妈祖信俗的包容性是指信俗内容的包容性,也就是指圣妈祖本人的包容性,这是圣妈祖信俗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圣妈祖信俗的包容性是指这种信俗对其他信俗的包容,不排斥其他信俗的同时存在。
2 虹山圣妈祖信俗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笔者认为,虹山圣妈祖信俗的这些典型特点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1 重筑精神文明建设的民俗性、民间性与民族性
笔者认为,首先精神文明建设要学会从民俗中汲取文化营养。中国民间具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很多內容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富有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更值得我们充分地发现和挖掘,进而为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民俗文化属于文化糟粕,属于迷信的东西,是历史遗留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取民俗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要摒弃糟柏。其次,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一定的民间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大的主体是社会群众,没有社会群众的认同,就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那么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成功。有学者指出,民间信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1]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把握民间信仰、民间文化的精髓,加强与民间文化的互动,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我们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如果没有坚持本民族的特色,那么这种精神文明建设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2 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包容性原则
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包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允许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鼓励各民族特色文化的自主发展与个性的张扬。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各个民族内部的文化又存在差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甚至有的学者指出,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可以开展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2]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尊重这一多民族特色共存的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多民族文化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特色。
3 结语
在虹山地区,凝聚在圣妈祖身上的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以聚峰宫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人伦精神,并为佛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世间博爱、大气浩然的华夏民族的道德灵魂。总而言之,虹山圣妈祖信俗的特点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鸿石.论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学术交流,2003(3):52.
[2] 李长梅.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攀登,2005(3):47.
作者简介:彭耀辉(1977—),男,福建泉州人,洛江区虹山乡科教文体服务中心主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