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评钟嵘《诗品·序》中的“物感说”

评钟嵘《诗品·序》中的“物感说”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9 08:55:04 点击: 推荐访问: 物感说 评钟嵘 诗品

摘  要:“物感說”是钟嵘《诗品·序》中重要的美学思想,经历自然生命、伦理道德到艺术审美发展演变,“物感说”在钟嵘诗歌批评中成熟起来。“物感说”中的“物”指自然景物和社会中事物,不仅具有感物的情感,而且能够感荡心灵。在中国古代一气化宇宙观影响下,“物感说”把自然景物和社会事物视为同类别的美,却没有明确指出情与物二者也存在着辩证关系。

关键词:钟嵘;诗品序;物感说;美学思想

《诗品》是中国古代的诗歌美学著作,作者钟嵘(约468—518),字仲伟,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人。旧版本《诗品》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各部分都有钟嵘亲写的序。清代何文焕将三卷序合成一篇,以此冠其辑印的《历代诗话》之首。《诗品·序》是对我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总概括,以五言诗为核心,指出诗歌的性质是吟咏情性,是对诗歌的美学的总结与升华,实际上也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美学思想的自觉反映。

一、“物感说”起源及发展

(一)自然生命

人们在最初制造、使用工具时,对自然的开发与认识能力不足,对大自然中的种种现象感到未知与恐惧,所以力图以某种超自然的无形力量去制约自然。受《周易·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1]321影响,并与自然相交感应“赐予”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寻求祈佑,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1]705,因此出现了各种图腾崇拜,以达到“通神明之德”[1]705的目的,从而促进了原始宗教的产生,这可以说是“物感说”在原始社会与自然生命中的体现。原始社会中的山顶洞人在死者尸体旁撒上红色的粉末,表示原始人期望死者往生,登极乐世界。因为他们认为红色是温暖与生命的象征,能够重塑肌理,这时的“物感说”带有实用与功利性目的。艺术起源中的“巫术说”是对“物感说”最好的体现,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与图腾歌舞是人们对自然的初步介入,认为“万物有灵”,它渲染的气氛与效果,将人们带入到一种“真实的情感世界”,感官上的刺激,使情感与审美都得到了满足,情感与艺术联系在一起,可谓是早期“物感说”的雏形。

(二)伦理道德

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从早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即人自身的生存问题,转向伦理约束人的天性,以道德法律来规劝人的行为,做到政通人和。《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2]这是最早关于“物感说”的记载。以感为体,情感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凸显了主体的情感;神道设教,以乐来感时事,反映了国家的政治民生状况,带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色彩。《论语·雍也》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3]以物拟人之品德,自然物的美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体自身的想象。山与水的某些特性与人的品德有某些相似,自然物可以说是人内心伦理道德的一种外化,也就是“比德”。《四书·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中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个人的道德修养维护家庭的伦理关系。正因以伦理的眼光看待一切,所以对“物”的认识也是对伦理的认识。

(三)艺术审美

《毛诗·序》言:“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5]149正是“物感说”由道德伦理转向艺术审美的趋向,增强了诗歌艺术的张力与感染力。随着魏晋以来玄学的兴起,诗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生命的自由,经陆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5]1629、刘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应物吟志,莫非自然”[5]2179发展,“物感说”到钟嵘已达到成熟。因此,“物感说”成为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钟嵘《诗品·序》中“物感说”的突破

“感荡性情”是钟嵘关于“物感说”的基本表征。钟嵘在《诗品·序》开篇提到: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自然英旨……[5]2175-2177

一方面主张诗歌创作要自然情性,以自身生活情感直抒胸臆,表达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世界;另一方面在“物感说”基础上提出了在诗歌表现手法上要以“自然”为主,突破《乐记》以来维护统治阶级王权的限制,打破了固有思维意识约束,艺术创作不可刻意为之,应追求一种天然之美。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5]2175

钟嵘对这种诗提出了批评:过分追求玄奥意味、清谈空理、拘谨晦涩、寡淡无味,没有真实感受,缺少自然和谐、婉转流畅之美。

“感荡心灵”是钟嵘关于“物感说”的更深层的基本命题。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禅,夏云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官;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聘其情?[5]2176

“物感说”是在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认为“物感说”中的“物”不仅指自然景物,还指社会中的事物。“物”不再单一指向客观实体景物,也包含对现实所遭受到的审美体验产生的内化想象,带有一种审美生命之思。钟嵘摆脱了前人固有的教化与功利作用,更注重情景交融产生的意境,体现出文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物感说”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体验、客体对主体情感的激发,主客二体之间的情感相互流动产生的一种移情的心理活动。中国古代讲究气一元论的宇宙观,“物”只有“摇荡性情”,触发人的内在情感,客观世界的情感因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得到感应;而“感荡心灵”则是达到无我状态,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三、对钟嵘《诗品·序》“物感说”的思考

(一)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美为同类美

美学原理中,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在古代艺术理论中两者是属于同一类别的,都归于“气”。“气”在古代艺术理论中是最重要的范畴,是生命的体现。钟嵘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在感物生情的前提下,把“感”指向“物”,而且统归于“气”。受古人“气一元论”的影响,王充在《论衡·自然》中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自然之气使万物萌动生发。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是在魏晋时期,这种宇宙观引导人们把自然美与社会美分割开来,而不是统一看待中国的古代的整个美学。

(二)“情”与“物”二者存在着辨证关系

在感物生情的前提下,钟嵘只是讲“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但双方也存在辩证关系。人的情感是由“物”产生,而情感又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对“物”的选择。作者自身的经历借助“物”得到情感的释放,有了情感的产生,才能进行诗歌的创作。更重要的是,自然景物与社会事物对人情感状态的影响是不同的。《梅月先生诗序》有云:

是故雪益之,色动,色则雪;风阐之,香动,香则风;日助之颜动,颜则日;云增之,韵动,韵则云;月与之,神动,神则月。故遇者物也,動者情也。情动则会,心会则契,神契则音,所谓随遇而发者也。[6]112

人们生活在客观物理世界中,雪、风、日、云、月等自然中的客观景物都是触发人内心情感的潜在媒介,自然界中的景物经诗人内心的建构充满美丽的色彩。景物是客观存在的,却又因诗人情感变化而发生变化,诗人的思想情感又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梅月先生诗序》还写道:

身修而弗庸,独立而端行,于是有梅之嗜,耀而当夜,清而严冬,于是有月之吟。[6]112

作家生活阅历不同,主观感受也有天壤之别。作为同一个审美对象,李白的“酒”是对怀才不遇的叹息,而陶渊明的“酒”则洋溢着对生命本真的追求。诗歌是诗人情思外化的体现,是作家生活经历在头脑中的反映,是诗人的亲身体验与感受。“诗者形乎遇”说的正是诗歌创作在于生活经验的不同,说明社会事物对诗歌艺术的创作起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物感说”有自然生命、伦理道德和艺术审美的发展变化,也是古代艺术由实用功利到纯粹审美心理的一种变化路径。钟嵘的“物感说”在前人的基础上扩大了“物”范围,即社会事实也是“物”的一种呈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对家国意识的一种责任回归。“情”与“物”二者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物”能产生“情”,“情”亦反作用“物”。民国初年在“启蒙”与“救亡”思想影响下,“以艺救世”成为知识分子们的共识,但更多的是根据西方艺术模式对中国传统理论进行划分,忽略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我们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兼容相蓄,才能使中国传统理论有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李惠玲,吕右仁,注译.礼[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60-161.

[3]朱熹,集注.宋本论语集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249.

[4]吴良恺.四书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2:3.

[5]张文治,编.国学治要(史部经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6]蔡景康,编选.明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刘鹤,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