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你有点嗜好,你就会时不时地发现某些东西居然也可以升值。最近我就发现一位专栏作家结集出版的作品,从最初的单本二十元价位升到了五六十元,店家还打出了稀缺绝版的招牌,看着有模有样,其实时间不过才六七年。这个升值幅度谈不上收藏,何况能否成功出手还是未知,但就那些2004年后出版的大众图书来说,着实让人觉得书市擎着众书虫的厚爱,说不定还真是个有趣的地方。
眼下的收藏门类几乎都可以放心大胆地称之为大众收藏。可大众一涌入,这个市场也就开始在下坡路上越走越稳。转眼半年,这边红木家具、和田玉、田黄露出了回归人间的意思,那边拍卖行的精神病人们也逐渐恢复理智,在一片略呈疲乏姿态的收藏市场中,古籍善本被形容为逆市而行的蓝筹股。
古籍善本从大门类上说是书,但实质更贴近文物,迎合了不少古董收藏者的喜好,故得以进入艺术品市场一决高下。从市场表现看,古籍善本收藏的抬头要晚于其他收藏门类,2009年方崭露头角,不过一上来就赶上了收藏市场的高速列车,到2010年,以嘉德(微博)拍卖行情为例,春拍古籍善本专场总成交额就达到了4579万元。而这个数字,还不及2011年一套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的最终成交价。
2011年中国嘉德4830万的《两汉策要十二卷》创下了中国古籍的最新世界纪录,让人生出许多遐想。可就像其他已被炒得七荤八素的收藏品一样,古籍善本看起来也是善始容易善终难。
在古籍善本的升值路线图中,有一处与古瓷市场非常相近:宋代以前的作品存世数量都极其稀少,市场刚由温转热就不见了踪影,被骨灰级藏家束之高阁。其后的元代作品成为偶尔出现的几个亮点,而观诸市场热点,无论从数量和范围来看都集中在明清两代,至于清代以后的民国时期,则会随着特殊题材、时机和纪念价值等个别因素掀起一些小高潮。
回想起磁器市场的走势,古籍类的资源分布也蕴含着同样的风险,在众多相似藏品中找到最具特色与价值的另类,就成为了吸金的关键,而在入市早期未雨绸缪,尽早弄清尚未发掘的佼佼者,才有可能不在另一个市场上重现击鼓传花终结者的悲剧。
不过,除收藏市场的流行病外,古籍善本还有其自身独特之处,阻碍它成为另一个瓷器级的收藏门类,这就是它的收藏人群本身不够庞大。
这一点不难理解,只要想一想爱读古书且能读懂古书的人有多少就好了。而跟风炒作到现在,不少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不可过高期待将手里的热山芋传给另一个投机者,对方至少有些收藏意愿,转手的买卖才可能成交。
但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些古籍买家,他们表示书买回家后根本未曾翻过,除了作投资以外毫无兴趣。所以,你最好期待买入手中的那套是《资治通鉴》、《孙子兵法》这样名声在外的成功学古书,或许可以寻到一个愿出价的企业家买主。
退而求其次,是国内收藏市场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青花瓷火了,碎瓷片就贵了;和田玉火了,籽料就贵了;红木家具火了,连木头方子都贵了;核桃润的人多了,都快成赌博了。现在,古籍善本也要火了,因为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每页市场价至少要3万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明代时就曾说“一页宋版一两金”了,好的东西早就火了,只是不确定接下来的有没有好东西罢了。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