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04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而危重的急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胆固醇水平增加1%,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就增加2%。目前我国大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55岁青中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0多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也偶见。这表明心肌梗死患病率与死亡率在急剧增加并且快速年轻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群体急剧增加。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进一步恶化心脏功能,更有可能突发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死亡率和远期死亡率分别为6%和12%,其中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和出院1年内的死亡率达5.1%~10.8%。
急性心肌梗死时,并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都出现典型的症状,约有20%~4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美国医学会报告指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率可达25%以上,且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40%以上。其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样化,有的只是心前区不适,有的表现为恶心、出汗,有的无任何不适症状,特别是多数糖尿病患者心绞痛症状不明显,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也无疼痛,但病情常较重,且常伴发严重并发症。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下列症状之一者,应首先考虑是急性心梗早期症状的可能:①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意识模糊、抽搐、轻瘫、肢体麻木时,必须做脑CT或磁共振扫描和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和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脑梗死症状,有学者认为其原因是中老年人在原有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又出现心肌梗死,使受损的心脏排血量骤减,更加重了原本就供血不足的大脑缺血,出现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②少数中老年人,特别是突然出现头晕、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肢体湿冷、脉搏细弱、全身乏力、出冷汗等症状,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这种以末稍循环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往往梗死面积较大。③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哮喘样发作、口唇紫绀等呼吸道症状,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发作,问诊无呼吸道疾病史,双肺可闻湿鸣音,心电图检查可能提示为急性心肌梗死;④老年人平时无任何不适,自感“健康”,突然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等急腹症,但又不能完全用急腹症解释时,除消化道检查外,还必须做心电图检查加以鉴别。其发生机制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剌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心排血量减少,胃肠组织缺血性反应所致。当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时,在排除消化道疾病之后,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⑤有些中老年人表面看似乎“健康”,在工作或各种活动中,有的在睡眠梦中突发心慌、意识障碍、全身抽搐,随之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主要是血栓完全堵塞冠状血管或冠状动脉持续严重痉挛,引起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所致。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同时,加之心肌电学紊乱,使心脏功能急骤下降失去排血功能而猝死。⑥有些老年人平时没有症状,在体检中,心电图检查发现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家人均否认有过心梗症状,多见于糖尿病人和年龄较大的患者。这类病人多伴有动脉硬化,自主神经受损,肌体反应低下,对痛觉不敏感,对心肌梗死时发生的精神不振、身软乏力、表情淡漠、嗜睡等轻微症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遇有上述首发症状的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不要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