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了解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采用临床对比方法,对7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9例非高血压AMI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并发AMI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62.82%),急性肺水肿发生率(34.62%),及病死率(29.49%),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AMI患者(40.82%,12.24%及16.33%)(P﹤0.005)结论:高血压病并发AMI较非高血压AMI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处理上应及早监测血压,使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以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 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156- 01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严重,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高血压病患者并发AMI发生率高,临床表现重,并发症多,预后差,不同于非高血压病患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78例高血压病并发AMI和49例非高血压AMI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选取高血压病并发AMI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65.7±7.5岁,高血压病程1—22年,平均血压171/105mmHg。 另设同期住院的49例非高血压AMI患者作对照,男29例,女20例,年龄71±12.5岁。
1.2 诊断标准:高血压病诊断,按WHO/ISH 1999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即可诊断高血压病。[1] AMI的诊断,出现典型的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急性期心肌酶谱的增高,并结合缺血性胸痛等临床表现[2]。
1.3 治疗方法:按AMI常规处理,卧床休息,吸氧,镇静,止痛,抗凝,扩血管,保护心肌,纠正心衰,心律失常,抗休克,尿激酶溶栓5例。高血压病患者积极控制血压,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1
高血压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5),心源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住院死亡情况比较:高血压组死亡23例,病死率29.49%,死亡原因:泵衰竭10例,心脏骤停8例,多脏衰5例。对照组死亡8例,病死率16.33%,死亡原因:泵衰竭4例,心脏骤停3例,多脏衰1例。两组比较,高血压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原因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高血压能损害人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会改变心脏和血管的结构,高血压本身虽然不致命,但是长期未受控制的高血压却容易引发致命的心肌梗死。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高血压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使患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
3.1 高血压使冠脉灌注压上升,血管壁张力增加,内膜损伤,斑块形成,使管腔变狭窄,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
3.2 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中毛细血管的结构会被改变,无法为心肌提供足够的血液,使心肌顺应性降低,导致舒张功能不全,冠脉储备下降,收缩功能减退。
3.3 高血压极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性收缩,使冠状动脉闭合,供应心肌的血液随之中断。
3.4 血压骤然升高会造成原有的粥样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
高血压患病率高,我国有1.6亿高血压病人,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当低,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积极控制高血压是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关键,同时,降压治疗应努力降到目标水平,即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3]研究表明,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27%的心肌梗死死亡率。因此,及早监测血压,坚持长期正规服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目标水平,对预防心肌梗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 2000,8(1):94~102.
[2] 陈灏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叶任高 陆再英主编内科学 第六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9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061- 107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