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9 15:10:08 点击: 推荐访问: 中医师 卓越 培养模式

[摘 要] 为适应当前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状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当前已有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围绕“中医健康理念”,培养传统型和中西结合型卓越中医师,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并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初步建立起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34-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出台,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与发展阶段。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1],并使他们能真正在工作岗位中担当起业务骨干的重任。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进行了卓越中医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建立卓越中医师培养体系。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谨供借鉴。

根据卓越中医师培养需求,长春中医药大学确立了顶层设计框架,即围绕“一个理念、二种类型、三个阶段、四个融合”建立这一培养体系,并已初见成效。

一 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指的是“中医健康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对于健康,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因此,以“不治已病治未病”为代表的中医健康理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这有助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构建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所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加重视中医健康理念,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加以创新,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卓越中医师培养始终。

二 二种类型

“二种类型”指的是按传统型中医师和中西结合型中医师二种类型来培养卓越中医师。二者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在符合全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情况下,前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模块基本相同,而后期分化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两个模块中。这样有利于使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医学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及个性化[2]。

(一)传统型中医师的培养

传统型中医师的培养重在“传统”,尤其是祖国传统医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但也适当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及西医基础类课程,采取院校教育与跟师学徒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指导教师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对疑难杂病的诊治能力,体会中医学理论如何在临床实际中正确运用,理解老师的行医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既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又将理论性与独到的实践性进行有机结合。经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传统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中医临床技能的培养,具备了系统、扎实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继承名师医技特长,具有中医临床诊疗疾病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中西结合型中医师的培养

中西结合型中医师的培养,除前期与传统型中医师培养趋同以外,另有两大特色,一是联合培养,即为实现校际间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体验校外学习经历,感受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地域特色,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校友好协商,本着互相信任,共同促进的原则,互派学生交流学习。二是开展双语教学,以选择试点、逐步铺开的方式,先从一部分课程入手,主要进行课堂讲授,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提高外语水平。这一类型中医师既具有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中西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级中医院、中医药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

(三)成绩考核

这两种类型中医师都进行综合性考核,用以评价其培养质量,包括课程成绩和毕业成绩。课程成绩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考核获得的成绩,其考核分为学校考核(必修课)和任课教师考核(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方式。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外,加强了平时的考核,平时考核根据学科特点,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注重能力的考核。学校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实践环节超过总课时40%的课程,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比例为3:7,其他必修课程这一比例为1:4。任课教师考核的成绩根据平时测验、提问、练习、课堂讨论、实验见习等综合评定,为五级制,即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毕业成绩通过如下几项获得:一是毕业实习前技能考核;二是毕业实习出科综合考核;三是毕业考试,三项考核成绩比例为1:2:7(其中,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比例为3:4)。

(四)学识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加强专业方向的灵活性,拓宽就业途径,长春中医药大学对这两种类型中医师的培养都设置了学识拓展的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在人文教育类任选课和素质教育类任选课中开设了多门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而在学科基础类任选课中,主要开设了三个模块的课程,一是提高学生基本应用技能的课程;二是深化学科基础、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交叉的课程;三是现代医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断面解剖学、医学实验动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在专业教育类任选课中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意向,也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除了上述专门为两种类型中医师培养而设的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在全校性任选课中任意选修课程。

三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即卓越中医师培养的“5+3+x”的模式,分别指的是5年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和各种毕业后继续教育三个阶段[3],这也就符合了最新出台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长春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此三阶段的卓越中医师培养进行了合理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一)院校教育

院校教育是当前培养卓越中医师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而且是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有效途径。长春中医药大学已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即前述的“一个理念、二种类型”的包括人才培养、成绩考核和学识拓展的院校教育工作。

(二)毕业后教育

经过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卓越中医师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立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有的附属医院和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条件,在以往各项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如下模式的卓越中医师培养工作。

1 住院医师的培训

长春中医药大学拥有多家附属医院和临床实习基地,是开展毕业后教育较为便利的资源和环境。学校与医院联合制定住院中医师培养方案,在医院中进行毕业后教育。以掌握各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以科室轮转为形式,以学科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将院校教育阶段与临床进行了更好的衔接。轮转过程中对中医经典的再学习仍是重点,同时加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还在轮转期间穿插有专项培训,例如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师承培训班、优秀人才培训班等,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毕业后教育结束后,采取医院间互换考核的方式考察教育效果,以保证考核的严格性和准确性。

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我校拥有22个硕士授权点,在毕业后教育阶段,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对在该阶段成绩优异的中医师推荐参加硕士培养的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对这一部分中医师的培养,严格按照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而进行,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掌握了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继续教育

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卓越中医师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4]。尽管中西医都有不同形式的毕业后教育,但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保持和发扬了中医药特色优势,适应医学行业特点,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中医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在于增强卓越中医师的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继续教育既面向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本校毕业生,也面向社会其他有志于提高医疗水平的中医师,以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医院为主要组织单位,在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学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为主,辅以数字化学习。培训后还有严格的考核,以确保学习质量。

四 四个融合

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是卓越中医师成长的基础,不容小觑。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的卓越中医师,在此阶段始终坚持“四个融合”的理念。即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5]。这“四个融合”并非凭空臆想的,而是建立在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资源基础之上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完善课程体系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保持学科的严谨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课程设置更加突出了基础的厚重性与知识的广博性,同时结合科研成果、现实案例等,适当增加教学深度,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另外,还利用选修课程群,形成基础与专业教育的辅助教学模块。

2 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改革方面重视引进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设立了专项资金,以课题立项的方式推进数字化课程建设,创建主干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到广泛的教学支撑系统中,推动教师由单纯的“面对面”教学逐渐向“混合式”教学过渡。同时,引导和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 强化实践能力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比重,以“床边教学”“实训教学”等形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另外,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课外教学计划内容的考核评价力度,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特长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如临床多站式考核(COSCE),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4 注重课外培养

把通识教育和课外培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建立科技文化活动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SRT”,组建学术型社团,举办各类讲座,创办名师论坛、企业论坛、校友论坛、研究生专题学术报告等,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还以实验中心、实训中心为载体,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其培养模式的完全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已有基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该培养模式,促进了卓越中医师培养质量的提高。但仍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才能使所培养的中医师真正做到卓越,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立民,叶耀辉,何春生.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5(31):695-696.

[2]黄政德,熊辉,李江山,等.多层次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5(32):14-16.

[3]高宝忠,翟双庆,郭建珍,等.中医师的院校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教育,2007,5(26):28-31.

[4]刘艳华,张守琳,田谧.中医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12):147-149.

[5]余曙光,李勇,杨川,等.长学制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4,4(16):1-3.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