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关于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研究。通过对一些学者在这方面的论文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三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运用普通多元计量回归模型;第二条主线是运用面板回归模型;第三条是一些其他的计量方法等。本文沿着上诉研究主线,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揭示了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经济增长
一、引言
研究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便提出有用的建议促进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本文通过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包含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例如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新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等经济理论。但单纯的经济理论不能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所以学者们多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即动态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来揭示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展开研究,以各种方式对结果进行检验,具有鲜明直接经验特征。但是实证研究也有缺点,它是对现有结果的一个证明,无法实现理论创新。
学者们多是先引言讲述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后文献梳理,回顾其他学者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之后用自己的方法,理论模型加实证分析加以验证,最后针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等。在实证研究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中,学者们的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二、普通多元计量回归模型
以高月梅的《安徽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肖碧云的《福建省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郭昱的《京津冀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为例,他们均采取普通多元计量回归模型,第一步选取一定年份的数据作为样本区间,以GDP和财政教育支出两个时间序列来分析该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因为不稳定的时间序列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导致回归模型的结果失真,因此采用ADF检验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第三步检验协整,一般来说,协整检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E-G两步法,另一种是焦汉森检验法。其中高月梅和肖碧云采用的E-G两步法,郭昱采用的焦汉森检验法,得出两个时间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四步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定理表明如果一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话,则有一个误差修正模型来表述这组变量之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解释了因变量的短期波動是如何被决定的。一方面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第五步格兰杰因果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可以由协整检验来检测,而这种均衡关系能否构成因果关系可以由计量技术手段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检测。在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滞后期的选择对检验结果有时非常敏感,不同的滞后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因果判断,为了更能说明检验结论的稳健性,然后得出经济增长是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原因,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最后,三篇文献均得出该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其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的结论。
利用普通多元计量回归模型分析是最基本的方法,适用于研究单一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的影响。若要研究分析更复杂的情况,还需加入其它模型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三、面板回归模型
在面板回归模型前要进行数据平稳性的检验,对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易产生虚假回归。然后进行协整检验或模型修正,最后选择面板模型与回归,例如面板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等。
车维平的《中国财政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国际对比分析》一文中基于国际数据的面板定量分析,对总量指标建立起国际比较面板数据模型。首先根据加入了教育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模型分析中国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采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得出结论,然后在国际对比分析中,将国际比较定性分析和计量法相结合,得出财政教育支出对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比较显著,对韩国和新加坡均不显著的结论。
四、其他计量方法与模型
1、向量自回归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是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是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模型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的模型,也可以看作是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它不带有任何事先约束条件,将每个变量均视为内生变量,避开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它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让数据自己说话”。
王青、李芳蹊的《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和刘旦、胡胜的《财政教育总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均采用的这种方法。实证分析过程经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最终得出了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的结论。
2、空间计量模型
以李晓欣的《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和周海银的《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为代表。空间计量经济学最大特色在于充分考虑横截面单位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空间相关性包括真实空间相关和扰动空间相关,真实空间相关是指因区域要素的流动而客观存在的空间交互影响,而扰动空间相关则主要来自于测量误差。其核心是建立空间权重矩阵,然后进行空间的相关性检验,从而得出结论。
3、三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
李贞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与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一文中通过建立三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变动趋势,发现GDP及人口因素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有促进作用。通过回归分析、收敛性检验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阐述,提出对策建议。
4、状态空间模型
李芳蹊《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状态空间的变参数模型,揭示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影响。建立具有协整关系的变参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不但证明了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和长期显著影响,而且估计结果所得的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弹性趋势证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强。
五、总结
学者们在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上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研究。在规模方面,通过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支出结构等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进而对我国教育支出规模进行分析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结构方面,学者们在大量数据基础上采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从区域结构、部门结构、层级结构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区域间教育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类型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
通过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发现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切入点很多,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时间跨度、数学模型、计量分析方法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差异性,但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参考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思考理论方面的创新,使用新的模型进行研究,或者可以将研究内容细化,根据国家新的政策的出台来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例如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