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课标下农村乡土地理教学的革新

新课标下农村乡土地理教学的革新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31 18:40:09 点击: 推荐访问: 乡土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名著读后感五篇

摘 要:随着对地理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乡土地理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变革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立足福建省龙岩市红坊镇的实际地理条件,对地理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同时在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从多个层次优化农村乡土地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乡土地理;教学革新;农村

一、革新思想,提高农村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

新《地理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新的理念,其明确规定了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课程中必须学习的内容,并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如何使自己的地理课堂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就成为了各位地理老师积极研究的新课题。

所谓乡土地理,就是指本土本乡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层关系,才使得乡土地理的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不仅能够及时反映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能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当地现实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而,作为新课标规定的地理必学内容和地理课程学习的载体之一,乡土地理应引起广大地理教师的注意。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依纲”“扣本”的教学原则,超越地理课程只限于课本和课堂的观念,把区域地理、乡土地理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较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把课本中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地理教学保持一种鲜活的状态。

二、编写教材,规范农村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依据,教材的编写对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虽然在新课标的号召之下,我国的学者已经对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各具特色,编写理论不具普遍性。

笔者认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首先必须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其次是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之上体现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满足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再则,就是要坚持地理性原则,重点突出区域性,使本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地理学特征贯穿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整个过程。即要把当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口构成、水土状况、矿产资源等多种多样的地理情况都了解清楚,再整合进教材中,传达给学生。讲究贴近现实、通俗易懂,因而可在教材中加入一些本地的民谣、民谚、方言等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本土化的强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多加入一些图片和短对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另外,还要确保内容中概念的准确无误、数据的精确可靠、活动的合理规范,保证教材的严谨性。总之,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要在满足教材编写原则的前提下,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和浓郁的本土气息,使学生了解自己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改善教学,激活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自己主动去探索。乡土地理是蕴藏在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虽然与其经常接触,但由于学生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很难留意到。所以地理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适时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活他们对乡土地理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时,教材分别从地形、气候、河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学生们虽然每天都在走路,也在红坊这样的气候中生活了十几年,对红坊的河流也是谙熟于心,但如果要他们从地理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地形、气候类型、河流走向等,基本是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与新知识之间建立巧妙的导入点,为学生提供“攀爬的支架”,点燃其思维的焰火。例如,地理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每天的天气虽然变化无常,但是每一年的对应月份其天气的状况却是差不多的,同学们在红坊都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了,可是你们知道红坊最热的时候是几月,最冷的时候又是几月吗?”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7月最热!”“1月最冷!”“不,2月比较冷!”教师接着又问:“那其他的地方呢?同学们寒假的时候有去过其他地方旅游吗?那里是不是也和红坊一样冷呢?”“我以前去过哈尔滨,那儿的冬天冷多了,冰雕可漂亮了!”这些问题一下就把学生的兴致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拿自己去过的地方的气候环境和红坊比较了起来,说着各自的见闻,场面一时间好不热闹。像这样以学生长期生活的环境入手向即将要学的知识引入的手段非常适合乡土地理的教学,不仅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知识的深化理解、举一反三。在结束了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就又可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红坊的特产、饮食习惯等)分析红坊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适合哪些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邀请其他地方的朋友来红坊玩,为他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这是一种比较开放、新颖的教学反馈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不错的效果。

四、引导实践,强化学生对家乡环境的热爱之情

乡土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大街小巷都有学生的记忆,也亲身感受着家乡的建设变化。因而,乡土地理的教学案例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用文字、图片来展现的事实,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和理解,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家乡环境的热爱之情。

乡土为学生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学习场所。一些地理概念理论性强,且比较笼统抽象,地理名词很多也容易混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课堂教学向外延伸,带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家乡,切实开展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主要产业》这一章时,教师可以以红坊实际的农业、工业现状等为教学实例,佐证书本上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探究发挥,用知识解决问题。以百香果的引进为例,就证明了农业发展需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双重支持才行。百香果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那里土壤肥厚、水源丰富、雨热同期,与红坊的气候条件比较符合,所以能够种植百香果。而红坊镇还全面落实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发展特色优质产业,统一包装、开辟观光农业项目等,才使得百香果的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认识到了红坊的地理条件优势,就会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为家乡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才是乡土地理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教育目标。以《中国的水资源》为例,学生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们应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教师可引导他们将视角缩小,首先聚焦家乡的水资源保护,为红坊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教师可让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对周围的企业和家庭进行采访,了解他们每天大概会生产多少废水,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废水的,以及了解红坊溪历年来的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等,最后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组织一次“节水、护水”的爱心服务活动,让学生去清理红坊溪里的可见污染,在街上发放节水宣传单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强化乡土地理的现实教育意义。

乡土地理作为初中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积极优化教学手段、丰富和规范教学内容,以兴趣角度和情感角度两方面作为突破口进行效率的提高,使学生在充满乡土气息的课堂中学到真正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民华.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情境创设行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李宣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红坊中学)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