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1 08:10:09 点击: 推荐访问: 党员 党员2018年的个人总结报告 党员2020年12月份心得体会

摘 要:良好的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各项学生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示范作用。但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加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应该引起高校辅导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充分重视。

作为高校辅导员,就应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党员以健康的心理、优秀的表现在学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

一、 大学生党员心理问题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那些性格孤僻内向、情绪不够稳定的学生身上,而作为先进分子的学生党员,他们总是给人一种思想进步、勤奋好学、工作积极、遵纪守法的印象。他们是教师心中的“好骨干”,是学生心中的“好榜样”。然而,我们感到,学生党员同其他学生一样,都还处在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尽管他们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方面表现突出,但从心理上来说仍然尚未完全成热。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时,他们还是会感到困惑和迷茫,出现各种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如不及时解除,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进步,也会影响到党员作用的发挥。

二、增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增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党员自我完善的重要体现

大学生党员面临着学习、就业和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再加上大学生党员正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建立当中,更容易被一些心理问题所困扰。近年来,涌现出一些大学生心理失常、自杀甚至伤人的事件,其中不乏大学生党员,因此提高党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筑牢心理堤岸,是教育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适应社会需求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党员健康走入社会,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体现。

(2)增強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奋发成才的客观需要

高校党组织在学生入党前,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的考察一般侧重于学习成绩、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同学关系、思想认识等,很少有心理素质方面。由于受到在校时间短、党员教育资源有限等条件制约,对入党后的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力度一般不是很大,容易出现不系统、不连贯的问题,造成一些党员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心理调适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辅导员和党组织应当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其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引导党员正确运用科学心理学的规律自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既是加强党员队伍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大学生党员奋发成才的内动力的客观需要。

(3)增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党员切实履行社会职责,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大学生党员扮演着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党员,发挥着桥梁、骨干的作用,带领广大同学努力学习,加强实践,参与奉献。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党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党员与其他同学一样,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有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他们还要在同龄人中开展工作,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十几年之后,现在的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他们是否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筑牢他们的思想防线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在抓好日常各项党内教育的同时,积极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排除心理隐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在同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学生党员是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他们眼里,辅导员是他们的贴心人、引导者与知心朋友,他们喜欢向辅导员进行倾诉,故此,每位辅导员都应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采取正确的工作策略,做好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学校党校培训以及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将党的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他们要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荣誉,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抛弃虚荣心理。要指导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以健康的心理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2)加强活动引导,提高学生党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课外拓展也不能忽略。为促进全体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提高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应大力组织开展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思考问题,合理处理遇到的各种矛盾和挫折。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团队活动、信箱、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讲座、文艺联欢、心理课题讨论、读书报告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将心理学原理渗透于各项活动中,让心理教育与班级活动相得益彰。

(3)合理利用心理规律,提高学生党员心理教育工作的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常常会表现出一些相似的心理特征,如及时奖励、模范心理、从众心理、抗挫心理等,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给予积极的关注,采取适当的措施,教育的效果将更为显著。例如奖励的心理机制,及时的表扬或奖励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及时评判或惩罚与之相悖的行为和倾向,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激发模仿心理、利用从众心理也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要有意识地发现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要求大家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一旦形成了积极学习的氛围,行动一致的局面初步形成,就会对个别散漫党员构成一种心理力,促使他们改变初衷,与大多数成员一致起来。

(4)实施朋辈心理教育

辅导员把学生干部、学生社团、优秀学长等组成朋辈导师队伍,实施朋辈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朋辈辅导员就是“同在屋檐下”,生活在大学生中间的学生,容易发现问题,能更及时提供帮助,弥补了空间距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难于获取学生信息的缺陷,提高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应当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构建健康的网络心理疏导体系。辅导员通过创建网上心理普查、心理咨询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发达的校园网络发现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干预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网站,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在网上和学生交流,跨越了时空界限,加强与学生党员的对话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果和效率。

总之,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的一项本职工作,每位辅导员都应发挥自身能动性,力图为大学生党员的心理辅导添砖加瓦,培养出能力突出,性格开朗,心理健康的正能量党员队伍,为党把好人才储备第一关。

[参考文献]

[1]谢志芳,朱丽花.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09(10).

[2]崔宪涛.新时期党员素质教育与测评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