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能力,是确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为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落实《决定》提出的改革思路,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在战略层面上认识好解决好以下问题。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起点问题上,必须清醒认知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攻坚期和深水区意味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在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上,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那些相对好改的、浅层次的问题,早已改革完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面对的是“难啃的硬骨头”。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改革,由于涉及的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从一定意义上说比革命还难。特别在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以后,由于改革者自身也成为改革的对象,改革的难度大大增加。只有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推动改革的进行。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方向问题上,必须十分明确改革的战略指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战略方向,回答的是改革向什么趋势改的问题。明确改革的战略方向,关系改革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的主题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从多个角度把改革的战略方向定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解决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问题上作出的实践选择、理论说明和制度规定。其中,作为实践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其核心内容。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新时期我们党所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发展之路。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二是实现科学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决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一是必须立足于坚持党的领导,不该改的坚决守住;二是要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该改的坚决推进。《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重要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问题上,必须深刻把握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回答的是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问题。明确了改革目标,才能绘就改革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把改革的总目标定位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决定的。制度的功能在于把关定向、纠偏纠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集中体现为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保障功能,即把关定向、纠偏纠错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由于现行的制度体系存在的大量体制机制弊端,极大地影响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障作用的发挥。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体制机制弊端,才能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这就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必然定位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其次,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于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这同时意味着,在国家对社会的管控方式上,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政府一元主体、对社会和市场干预过多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和社会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政府对社会和市场减少干预的治理模式。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决定作用的前提之下,政府则需要正确处理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其本来应发挥好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价值问题上,必须牢固树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理所当然地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以改革开放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政策,是因为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我们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改善,但是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机制的制约,导致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其战略价值就在于通过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必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以物为本的错误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问题上,必须牢牢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重点,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革的战略重点,回答的是改革内容的优先次序问题。找准了重点,才能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我们总结改革经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和深化。
在改革的战略要求和布局上,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之间互相牵扯,甚至互相抵触,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效果也会打折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在改革的基本方法上坚持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强调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又要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因为,改革进行到新的历史阶段,实践表明,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办法,已经无法解决经济体制中的那些体制机制性弊端,必须采取辨证施治、综合调理的改革办法,通过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的制度改革,才能达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即如《决定》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一定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唯有如此,才能达成改革的目的。为此,《决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在改革的战略保证问题上,必须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党的十八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思路,着眼于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力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执政党的底线建设。只有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始终拥有领导改革的资格,才能保证党提高领导改革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改革,党的纯洁性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加强对社会思潮和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及时回应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为凝聚各方面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要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在作风建设方面,要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作风。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杜梅萍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