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领导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建设新思路

领导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建设新思路

四大问题·四大意识·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2012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就如何对待“四个问题”、增强“四个意识”、经受“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为加强党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全国四级党委进行集中换届。截至2011年末,已有14个省区市党委完成换届。2012年,17个省区市进行换届,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届时,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显然,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必须正确对待“四个问题”: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经受“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为加强新的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要求党的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也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解决“四个问题”、增强“四个意识”、经受“四个考验”和防止“四个危险”,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政治思想工作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其中,“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警示。“四个意识”是习近平对我党经常倡导的几种意识的综合,是在新形势下对领导班子政治思想建设理念的创新,形成了新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新思路。而“四个问题”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修养方面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中央关于干部官德考核中最为关心的领域。

思想政治建设“四个问题”的根源和表现

在习近平的讲话发表后,《人民日报》发表系列评论加以阐述,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德,看的是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心拥护,还是虚与委蛇;对中央决策部署是认真执行,还是阳奉阴违;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坚定,还是模糊动摇;对人民群众是满怀真情,还是感情淡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缩;在矛盾纠纷问题前是迎难而上,还是明哲保身;对个人名利是淡泊处之,还是热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慎独慎微,还是言行不一。概言之,看他能否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说到底,看他是否能有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善于辨别和分清政治上的“是与非”,是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首要课题,也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治上的“是与非”,首先是对待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党和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历史的立场和态度,涉及这些方面的是与非都是“大是大非”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复,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的背景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善于辨别“是”与“非”,旗帜鲜明地坚持“是”而反对“非”,不可有丝毫含糊和动摇。而这个问题关乎党的纯洁性,关键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上入党”,对于党的基本理论要“真学、真信、真用”。

在“公与私”的问题上,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又一个基本要求。公与私,是中国哲学家、思想家讨论非常多的两个范畴。总体看,崇公、尚公是主流。儒家主张:“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渺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与天地无以异也”;《墨子·尚贤》(上)甚至认为:“举公义,辟私欲”。不过,中国哲学和政治思想也没有决绝地排斥“私”,认为“私”是人的一种本性。李贽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黄宗羲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如果说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那么公私分明就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在革命胜利后却为自己定下了与亲友交往三原则。在公与私的处理上,《中国共产党章程》也作了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就是说,所有党员不仅要把“公”列于“私”前,且要把“私”控制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职守;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既为老百姓所不容,也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对此,有关权威人士指出,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不能为私欲所动、为私情所困、为私利所惑,决不能一事当前首先考虑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决不能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领导干部要秉持公道、正确用权,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抵制,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敢抓敢管。在用人上,要始终坚持公正无私,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

在“真与假”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邓小平同志提倡共产党人做“实事求是派”。求真理、讲真话、做实事,不仅是镌刻于党旗之上的政治理念,也是衡量政治原则的重要维度,更是政德修养的现实支点。《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员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要求:对党忠诚老实。这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但是,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说假话、办假事、造假数字、搞假政绩的现象不少。比如,积弊丛生,却视而不见一味“报喜不报忧”;工作失误,却文过饰非,拒绝批评;成绩有限,却大吹大擂进行“数字注水”。工作造假,思想作伪,社会就失真,不仅影响当地发展,损害群众利益,还造成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严重误导。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人民更加呼唤讲真话、做实事的“老实人”。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这也是非常紧迫的政德修养课题。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从实践层面来看,特别是一把手要乐于听真话、听逆耳之言,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闻过则喜、知错必改。有关党建专家建议,为解决“真与假”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结合发展党内民主,大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氛围,鼓励党内各种意见充分讨论,为广大党员和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宽松环境。“道德上的要求固然很重要,可以激发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但只有真正发扬党内民主,坚持集体决策、决策公开透明,以制度约束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才能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形成敢讲真话、能听真话的氛围。”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梁妍慧解析道。

在“实与虚”的问题上,这不只是作风问题,也是品行问题、党性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1942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由此可见,“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高举真理的旗帜,而且要脚踏务实之地。

也有党建专家指出,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搞短期行为,虚浮有余而务实不足,有的不是在工作上下工夫,而是热衷于拉关系,有的在人际交往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不讲原则,干部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关专家建议,要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杠杆,比如将教育、医疗、保障房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列入考核评分,在对干部作风进行评价时要将群众的意见纳入评分体系,而不只是作为参考意见。这些都有利于科学分析、准确评价干部的德才与实绩。特别要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根本,注意选拔那些原则性强、对群众有感情、一身正气、敢抓善管和工作中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贡献大的干部。对那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敢碰硬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真正让实干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让工作漂浮、投机取巧的人受到批评和惩戒。

至于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务实”这篇文章,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同志说,领导干部抓落实“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并且,要持之以恒。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工作就不能落实好。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定位于抓大事、管宏观,坐机关、发指示,这种认识和做法显然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如果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待人处事不实、耍滑头,就干不好事业、得不到拥护,甚至让人反感厌恶。因此,抓落实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

思想政治建设“四个意识”的时代背景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四个意识”,有很深的时代背景,既是对我党长期以来党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成果的运用,也是对这些成果的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政治意识:政治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国家、政党及社会团体的重要活动。政治上的和谐稳定可强国富民,政治混乱可致危机频发,其后果不堪设想。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上说政治上是坚定的、清醒的。但也应该看到,也存在着淡化政治、政治上糊涂、甚至无视政治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就不必再讲政治了;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了,就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了。政治在少数领导干部中越来越变得扑朔迷离,或者看不到政治,或者看到了也不管不问,极个别的甚至人云亦云、丧失原则。在一些地方,领导班子形不成核心,难以驾驭全局,不能带领干部群众前进的情况,正在影响我们事业的进展。

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国家和军队工作大局想问题、理思路、作决策,力求了解大局顾全大局,在大局下有效开展工作。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体现的是高瞻眼光,就是高度自觉地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正确把握和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宽广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把握现在、透视未来。

当前,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国家和军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挑战与危险更加严峻,更需要把强化大局意识突出出来,自觉地顾全大局、维护大局,确保政令畅通。但现在有的人大局意识淡化。他们不关注大局,不善于从大局上看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有的对全局利益漠不关心,眼里只盯着单位和个人利益,甚至认为谁讲大局谁吃亏;有的置上级三令五申于不顾,对领导指示不执行不照办,不择手段追逐单位和个人私利。这些问题不仅损害整体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改革大局,影响人们对改革的信心。

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在全局中、在整个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责任意识是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责任意识,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意志和品格,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第一流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一代又一代的成千上万的各级领导干部恪尽职守,率领人民群众前进的结果。同样,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往往与一些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负责任大有关系。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有的只想做官,不想做事;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了和尚也不撞钟;有的热衷于形式主义,虚报浮夸,猎取功名;有的对不正之风不敢碰、不敢顶,对不称职的干部不敢管、不敢换;有的意志衰退;有的以权谋私等。

忧患意识: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上,大凡有视民族危难和前途为己任,忧国忧民、苦心孤诣、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者,国家就必然崛起,民族就向前发展。反之,文恬武嬉,安享太平,无忧无虑,国家就不可能强大,就是强大了也会衰落下去。“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世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铭记。早在《周易》中,就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说。后来《左传》中也称:“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襄公十一年)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列国之间纵横捭阖、兴衰无常,国家安危不时发生转换,存亡继绝甚至就在一事一策之间。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征明确指出:“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他还比喻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因此,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即将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喜悦中,同时中国共产党有了120万的人民军队和1亿人口的解放区,新中国的曙光已经可见。然而,毛泽东同志却清醒地告诫全党: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一面,又要看到困难的一面。内战有可能爆发,我们有可能被打散掉一部分党员,有可能出现粮食紧缺、饿殍遍野等困难,要从最困难的考虑出发去争取光明中国的前途。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语重心长地说:建设起来难,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江泽民同志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屡禁不止的腐败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党在新时期能不能解决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记历史使命,强化忧患意识,在十六大闭幕后不久,就率领书记处的同志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参观,重申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强调要在全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到了党的十七大时,胡锦涛同志再一次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由此可见,在继承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

“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的新警示

从历史上看,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和黄炎培先生就有著名的“窑洞对”。黄炎培先生提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主席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民主这条新路。同时,毛主席还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中国改革开放发轫之际,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他还多次强调“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在世纪之交苏东剧变、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之际,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这些重要论断是对党的忧患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申与强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不仅面临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同时还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新考验。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处于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出现了一系列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而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松懈,宗旨意识淡漠,工作方法简单,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发展,有的甚至贪图安逸,腐败现象严重,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02年12月5日,西柏坡纪念馆在冬日的薄雾中显得静谧而庄严,这一天,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他告诫全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转眼到了2006年庆祝建党85周年讲话中,总书记又首次提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中,总书记再次提醒全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而到了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更是斩钉截铁地告诫: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国际形势复杂,国际竞争激烈,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从国内看,中国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革,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党自身的状况看,我们党的实际状况与党肩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党的建设工作正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同时,“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提出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充分表明了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四个考验”是摆在领导班子成员面前的大问题

执政考验:执政考验是所有执政者都面临的重大考验。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先进性。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执政的时间长了,部分党员干部就开始蜕变,党群干群关系开始疏远,党员干部的威信开始降低,严重影响了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是合法性。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最初是靠战争取得的,现在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活动和执政成效的满意程度,也就是绩效的合法性。如果我们党不能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不能长期维护人民利益,不能经常给予人民实惠,就可能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改革开放考验: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如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是对党的重大考验。一方面是改革的考验。初期的改革能够提高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普遍利益,是一种“普惠性”的。现在改革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很难使大部分人都满意,这就迫切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对全党智慧和能力的考验。另一方面是开放的考验。我国长期实行出口产品廉价扩张战略,在一段时期内能够实现各个国家的互利共赢,时间长了就对其他国家造成巨大的市场压力、就业压力、资源压力。加上近年来,我国的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这种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推进对外开放的转方式、调结构。

市场经济考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资源配置的最佳组织方式和制度形态,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市场机制同时又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种种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全新的课题。如何很好地把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优势,又有效避免和克服市场机制的弊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而且需要高强的实际驾驭能力。近些年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经达到,但共同富裕的目标并没有达到。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5,是世界上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之一。所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整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如果不尽快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社会上“仇富”、“仇官”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向心力就会降低,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外部环境考验: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国外敌对势力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渗透和颠覆活动,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政治环境来看,西方反华势力打着所谓“人权”的幌子,与“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相勾结,一直没有放弃颠覆我国政权的渗透和破坏。从经济环境来看,美国利用它掌控的“美元经济”打汇率拉锯战,使中国的大量外汇缩水蒸发,所持的美国国债连续贬值,并逼迫人民币升值。从安全环境来看,与日本、印度等国存在领土方面的矛盾,还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形成了一个“C形包围圈”,周边安全环境压力很大。

“四个危险”是领导班子时刻警醒的信号

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每一个执政党都会面临的危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中上曾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所以,精神懈怠的危险是其他危险的根源,摆在了“四个危险”的首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执政、稳定执政让党内一些同志淡忘了忧患意识;二是取得的成就让党内一些同志有了自满意识;三是灯红酒绿的环境让一些党员干部迷失了自我;四是个人主义、功利思想以及庞大的执政团队等让一部分党员干部抱有依赖心理。

能力不足的危险:193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今天,本领恐慌在我们党内依然存在。世界在深刻变化,形势在迅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工作,永不自满,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多数党员干部学习自觉性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明显增强。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学习不够,调查研究不足,作风不实,有的党员干部驾驭政治的能力不强,有的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有的党员干部驾驭文化的能力不强,有的党员干部驾驭社会的能力不强,使党面临能力不足的危险。主要原因有四方面:一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二是宗旨意识淡薄;三是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开展工作;四是制度不健全。

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执政以后,和平的环境、掌权的地位、优裕的条件,容易滋长脱离群众的危险。当前,党群、干群关系总的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忘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官本位主义严重,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小视、轻视、藐视、鄙视群众;在作风上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生活上贪图享受,甚至骄奢淫逸、腐化堕落,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党的盛衰兴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而党如果脱离群众,就可能丧失执政地位,甚至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从目前现实情况看,脱离群众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还出现很多官员的“雷人雷语”,“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局长的电话是一般群众不能打的电话”。因为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2011年7月7日,《人民日报》在“人民观点”栏目刊发题为《人民是永恒的政治坐标》的评论文章指出,精神懈怠则无法凝聚人民力量,能力不足则难以满足人民期待,脱离群众则极易违背人民意愿,消极腐败则势必危害人民利益。这样的认识,绝不只是逻辑上的推演。以政治本色这面明镜作为鉴照,现实中一再响起危险的警报。我们从未忘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但也需警惕“替谁说话”等脱离群众的言行;我们从不缺乏突破禁区的改革勇气,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畏首畏尾的疲态,把问题拖大拖炸,将矛盾“击鼓传花”;我们从未减弱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但也应直面贪污腐败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

消极腐败的危险:古今中外很多政权因为腐败而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取得政权之后,贪图安逸,腐化堕落,短短42天之后,被迫退出北京。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蔓延。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