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财富增长的同时,我们却过于忽视伦理道德建设。西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对公众的价值观冲击,个体的原生家庭教育不足、社会风气熏染、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缺失等综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底线伦理呈现一定程度的崩溃现象。底线伦理崩溃带来严重的社会性危机,国家层面:政治、法律治理困难;社会层面:诚信高成本,精神文明贫困;个体层面:价值观扭曲。
关键词:底线 伦理道德 底线伦理崩溃 社会性危机 原因
底线,是最低标准的最后防线。关于底线伦理,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说:“它是一种同时强调社会伦理的基本性和普遍性的观点,主张‘不可伤害、不可欺诈’和‘权责相符’、‘职业操守’这样一些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所有成员都应遵循的。”底线伦理作为人们基础性的准则和规范,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平等的坚守。随着社会上触碰底线伦理的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底线伦理问题。
一、我国当前“底线伦理崩溃”现状
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指出:“今日中国频频发生的一些现象,不能仅仅看做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伦理问题,实际上意味着社会底线伦理在崩溃。”主要表现在:
第一,家庭方面: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视婚姻为儿戏,婚外情,婚外家随处可见;父母把子女当作自己实现目的的工具,视嫁女为卖女狠赚一笔等。这些现实让人们感叹当前中国家庭底线问题触目惊心。第二,经济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行业垄断,钻法律的空子,因一己私利而严重伤害消费者的權益以至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这让消费者既担忧又无奈,这也让我们反思我国的经济底线伦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境。第三,政治领域:官员贪污腐败、公车私用、公款私用、买官卖官以及官商阴谋结合等等,如此而形成的政治伦理危机,不由得让人对我国的政治伦理环境忧心忡忡。第四,文化领域: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抄袭他人论文或花钱找人代写论文,可谓为求毕业不择手段;此外,各个地方为了本地区的某些利益争抢“名人故里”的案例等,进一步表明我国的文化底线伦理遭到严重践踏。第五,公共生活领域: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有人轻生不但不急于救助反倒煽风点火旁观看热闹,结果导致轻生者原本犹豫不决,而后绝望的结束生命……这折射出我们的公共底线伦理面临着冲击。第六,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2016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谈其国家安全观也包含生态安全。近来领导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表明我国的生态危机严重。
规则秩序、伦理道德甚至无上的法律全都被无限度地破坏和践踏,中国社会已经迎来了必须深刻反省的“底线时刻”。
二、“底线伦理崩溃”带来的社会性危机
当社会底线面临崩溃,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民众开始为底线伦理崩溃发声,这足以说明底线伦理崩溃正毒蚀着我们的社会,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国家层面:政治、法律治理的艰巨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而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着重讨论全面从严治党,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之所以提出和讨论国家治理方法,是因为存在某种程度的问题。
1.1官员腐败成风,侵蚀共产党公信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人们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党中央也十分重视对腐败问题的治理。但腐败现象在有些地区还愈演愈烈:小到村委主任,大到省部级领导干部,动辄千万,房产数套。百姓冲击政府,发泄不满情绪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云南巧家事件、江西抚州政府机关连环爆炸事件等。照这样发展下去共产党的公信力将在侵蚀中渐趋减弱,从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危机。
1.2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法律的权威不容践踏,否则便会造成国家动荡,秩序混乱。但挑战法律权威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2016年8月份曝光的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峰等人在网络上散布损害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辞,迷惑不清楚真相的网友群众,其目的是为境外势力颠覆我国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众所周知律师是公平真理的维护者,是正义的伸张者,然而这些人不仅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扰乱社会秩序,还从事危害国家安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不法活动。国法难治,以此为甚,“底线”的不断下滑实在堪忧。
2.社会层面:社会诚信高成本,精神文明贫困化。
2.1社会诚信高成本。中国社会正在进入全面转型时期,社会诚信面临多元冲击。近年来,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感逐渐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帮无成本,顶多落的没有道德的骂名”等观念所取代……哈佛大学历时75年至今仍在继续的关于“幸福是什么”的研究表明,幸福不是财富、名誉或工作是否努力,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快乐和健康。因此,人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状态造成的社会冷漠、诚信高成本现象极易造成幸福感低下。如若信用被打破,基于信用而建立的整个社会原有的平衡必陷混乱,社会生活出现相当程度的扭曲便不足为奇。
2.2精神文明贫困化。若伦理秩序触碰底线,便直接阻碍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科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显然,伦理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伦理道德遭受破坏,将严重冲击精神文明。而上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底线伦理现状,论证了我国伦理道德状况进入“底线时分”,冲击精神文明建设,致使精神文明贫困化。
3.个体方面:价值观扭曲,恶德承受力增强。良好的伦理秩序在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同时,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也将是幸福的,如若出现底线伦理崩溃,随之而来的便是给个体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3.1价值观扭曲后的自我放纵。当底线伦理崩溃,则会致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以反为正,接受并实践错位的价值观。2016年5月26日大闽网曝光厦门某摊贩街边卖关东煮,用绿化带提供的中水做汤料,只为降低自己的成本,而全然不顾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等等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会年年有,没能根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商家目睹了太多身边同行践踏商界底线的事件,在接受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的基础上,进而以扭曲的价值观为导向,放纵自我愈陷愈深,其结果,只能是在突破底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2恶德承受力增强,失去“心疼神经”。前文从家庭、经济、政治、文化、公共领域、生态等多个领域分析了我国“底线伦理崩溃”现状,从中突出地反映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恶德承受力增强,失去“心疼神经”。《法制日报》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凶手自述”讲述了一个刚过18岁生日男孩杀人的全过程,只因好奇发小家一直落了锁的抽屉,而将发小奶奶杀害的故事。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老人的生命和少年的同情心同时毁灭,我想每个人都会和我一样感到不安,如果“心疼神经”的丧失连老人和小孩都不能幸免,那么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呢?
三、“底线伦理崩溃”的成因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中国底线伦理崩溃问题,我们不应该悲观失望,更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深刻反思其社会性危机,认真深刻地分析其成因。
1.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严重忽视道德建设。首先,政策上过度追求经济领域的发展速度。20世纪 70年代,我国经濟、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党中央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对提升我国经济水平有极大的帮助,但持续把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提升当作第一价值目标就有问题了:医生可以为了钱抛弃医德;政府可以为了钱勾结商人,欺压百姓;司机可以为了钱逃避责任,把压伤的人反复碾压至死……过度鼓励致富,扭曲着生活与人际的发展,造成底线伦理崩溃的悲惨局面。
其次,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搞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是“人类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但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未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政策措施以及实行时间短等原因,市场经济的弊端还是显现了出来,例如我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多说人眼中只有金钱、权力地位等外在的价值追求,精神世界却荒芜孤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层面存在的不足息息相关。
2.西方思潮的冲击,民众价值观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思想,与此同时,西方思想文化中的负面观念又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
西方功利主义以其对利益追求的彰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和交往方式。《哲学大辞典》对功利主义的解释是“以实际利益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可见,功利主义注重追求功效和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愈发走向功利化,崇尚“快餐式交往”,希望通过利益化的交往快速得到回报;重利轻义,注重对自己有用和有价值的人际交往圈的营造,但却缺乏真诚的情感沟通和纯真友情的建立;金钱至上,注重享乐,在物质金钱上盲目攀比,“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意识严重淡化。
西方自由主义力图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自由主义认为西方的自由、平等、人权具有跨越时空,超越阶级的普遍适用性,即在全球范围内任何性质的国家都适用这种价值观。甚至认为,我们中国只有接受并适应西方的普世价值,才有发展的前途。改革开放以来,国民“崇洋媚外”的观念愈演愈深,这无疑会冲击我国核心价值观。因此,对自由主义的热捧将直接冲击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摧残我国的伦理秩序,是我国底线伦理崩溃的重要影响因素。
3.社会个体伦理道德修养缺失。底线伦理崩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自然包括了个体方面的原因。而在个体伦理道德素质的养成上,又涉及到诸多因素,诸如原生家庭教育欠缺、社会风气熏染、个体自身素质的缺失等。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出生之初,犹如一张白纸,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如若原生家庭教育不足,或者教导错误的价值观念,那么它对子女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社会中种种追逐名利、以权谋私的歪风邪气大行其道,而自身又缺乏一定的修养和自制力,自然很容易受到熏染而走入歧途。因此,底线伦理崩溃必然和个体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说个体自身文化素质是底线伦理崩溃的间接因素,那么道德修养缺失便是最直接的因素。一个触碰底线伦理的人,一定是道德修养薄弱或者缺失的人,因此可以说,个体道德修养缺失是底线伦理崩溃的个体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怀宏.守卫底线伦理[N].人民日报,2015-2-16(007).
[2]孙立平. 守卫社会生活的底线[N]. 经济观察报,2006-03-27(036).
[3]徐洪波.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反腐倡廉建设[J].学习论坛, 2011,(8):24-28.
[4]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
[5]李义平.为什么必须选择市场经济--重读斯密[J].读书,2012(3):18-19.
[6]冯契.哲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17.
作者简介:李丛羽(1991—)女。民族:汉,河南中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