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汉字结构演变透视汉字的发展

从汉字结构演变透视汉字的发展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1 17:35:06 点击: 推荐访问: 发展 发展中草药种植可行性研究 发展人才创新心得体会

摘 要:汉字由图画文字到形声文字的发展,汉字结构简化到行书的历程,都是从汉字的结构演变角度来透视汉字的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些变化是符合汉字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所以其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拟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演变,对汉字的发展做出规律性的总结

关键词:汉字结构 汉字发展 六书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依赖于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方块汉字,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提到汉字的结构,最普遍的说法是“六书说”。所谓“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学者们通过比较分析,采用了许慎关于“六书”的名称,而在次序上则采用班固的说法。这样,公认的“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早期的图画文字是图画很强的象形文字,“逼真”是它的特点。甲骨文、商周彝器铭文就有不少是图画文字。例如“萬”字写成(《续殷文存》),是一个蝎子的图形,“鸡”字写成,“鱼”写成,都和实物非常相象。这种文字虽然可以把自然界的实物描绘出来,但是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为了便于使用,人们便减弱它的图画作用,加强符号作用。于是(萬)、(鸡)、(鱼)就陆续造出来了,这就是象形字。

象形字“象实物之形”的特点决定了只用象形这个办法创造符号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则不是所有具体的事物都可以创造一个象形的符号,二则那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和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虚词更不能“象形”。于是人们就想出其他补救的方法:

(一)创造指事字和会意字。例如“上”“下”是不能象形的,于是创造了“”“”这两个符号。一横表示界限,一点在上面是“上”,一点在下面是“下”,这就是所谓的“指事”。人们就用这两个符号分别记录表达抽象概念“上”“下”这两个词。又如“包围”的“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要造一个形象化的独体的象形符号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就用□和这两种象形的符号组成一个复体的符号,□表示城邑,城邑四面各画一个(足的象形),表示周围有许多人绕着来回走,包围着这个城邑。人们就用这个符号代表语言里“围”这个词。这就是所谓的“会意”。

(二)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虚词不能“象形”,就借用已有的声音相同或者声音非常相近的象形字当作纯粹表音的符号使用。例如卜辞“貞絲云不其雨”,“其”是一个表疑问的语气词,只有语法意义,不能“象形”,不能“指事”,也不能“会意”,于是借用声音相同的代表实词“箕”的“其”字(卜辞作,象箕形。两周金文加音符“”,变成“其”)。

(三)实词有许多不能“象形”,不能“指事”,也不能“会意”。例如“往来”的“来”。卜辞“往来亡”借用“来麦”的“来”,“来”本来是一个“象来麦形”的象形字。又如“亡”(甲骨文作)是一个“指事”字,本义“锋芒”,因为声音相同,借为“亡”的“亡”(古代“亡”“無”同音,“亡”即“無災”。“”从“水”,“才”声,是一个标音的符号)。(二)(三)两类就是所谓“假借”。

(四)具体的事物虽然可以用象形的方法创造形象化的符号,但有时这个符号只能画出某一类事物的共性,并不能画出个别事物的特性,因为文字只是一种符号,不同于绘画,不能细致地把每个事物的细微差别都描画出来。那么最简便和最妥善的办法就是添上一个标音的符号。

(五)随着语言的发展,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变化的新词不断增加,已有的象形、指事、会意、假借都不能满足造字的需要,一种新的造字法必然要创造出来,那就是“一半表形,一半表声”的形声字造字法。

(六)读音的变化和方言的差别使得象形、指事、会意这些不标音的表意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读法,于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标音的成分,注明这个字的读音。例如“老”字,因为两地读音不同,另外造了一个有标音成分的“考”字(“丂”声)。这就是所谓“转注”。

总的来说,象形字是“画成其物”的一种符号,这个特点便决定了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指事和会意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创造的符号很有限,使用象形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它们也不能全部解决。假借的应用缓和了不标音的表意字和它所负担的表达有声语言的矛盾,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打破了形体的限制,使得任何一个符号都可以代表语言里任何一个词,只要声音相同或者非常相似。但是假借又造成同形、同音、异义的矛盾,这种矛盾又使得不标音的表意字和它所担负的职务的矛盾逐渐激化,激化及解决的结果就是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的产生。

形声字一出现就立即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不但新造的字绝大部分都是根据一形一声的原则创造的,而且许多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都向着标音的道路发展,逐渐转化为形声字。形声字经过四千年的发展,因为形体的变化,同音的借用,绝大部分的义符都失去了表示类属的作用,而古今音变又使得音符不能正确地表音。现在使用的汉字,有些虽然都用同一个音符,但读法却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现象说明音符已经丧失了它的标音作用,根据音符不能找出一个正确的读音系统来。可以这样说,形声字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只能死认死记的符号了。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铜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著称,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三)篆书。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一石(dan)”相当于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堟的“文书”叫作“篆书”。所以“篆书”是相对于“隶书”而言的。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由大篆发展到小篆,符合汉字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隶书就是由草篆演变而来的。隶书始于秦朝盛行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经过西汉二百多年到东汉时隶书象形的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色彩,变成了纯符号性的交际辅助工具。从小篆到隶书:在字形上,圆形变为方形;在线条上,弧形变为直线;在笔画上,删简就繁。這种变化称为“隶变”。

(五)草书。草书是跟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是汉隶的潦草写法。这种字法求快求速,笔势连绵,仅能看出汉字的大致轮廓。草书发展到后来,龙飞凤舞,信笔所之,一般人难以欣赏。

(六)楷书。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始于东汉,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善于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七)行书。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形成于魏晋。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字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

由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小篆、草书、隶书、楷书、行书的简化过程反映了方块汉字的简化趋势以及这个趋向始终取得优势的过程。

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汉字发展的两个规律:

(一)从象形字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再到形声字,发展到现阶段,义符和音符已经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作用,音义分离说明了方块汉字将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汉字发展成为一种拼音文字是一种趋势,这也有可能成为汉字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有人认为汉字自始至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会长期存在。

(二)由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小篆、草书、隶书、楷书、行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方块汉字的简化趋势以及这个趋向始终取得优势的过程。我们知道,简化和繁化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两种运动,但是,简化和繁化这两种趋势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汉字的结构演变有力地证明了简化在文字发展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可以说,汉字的发展,是遵循简化占主流地位这一规律的。

当然,汉字的发展和它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左安民.汉字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6]王宁.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暨南学报,2000,(3).

(白淑然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730070)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