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中图分类号:F0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01-03
1 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01亿美元。 (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7%的比重,两者相差30.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55% ,工业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 ,利润总额占69.28% ,资产总额占54.64% ,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年全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开始接近轻工业。2005年,轻重工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2002年50%∶50%,变为45%∶55%。近几年福建电子、石化、机械等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以IT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代表的大项目的进入。200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
(3)推动福建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
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所在行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比重的共有12个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9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87.47%)、橡胶制品业(86.1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4.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6.9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75.1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74.21%)、金属制品业(71.45%)、家具制造业(70.9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8.45%)、塑料制品业(67.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4.88%)。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加工工业,其中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高达91.94%,这说明除一般性加工工业外,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加工工业也是国际产业向福建省转移的重点。2000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76.8%,到2003年达81.5%;在全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部的98.0%。
外商产业转移项目许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层次较低的电子零件加工组装业,这导致福建省高技术产业附加值率明显偏低。2003年,在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额只有6.93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只有7.87元,虽然比全部工业的增加值率高,但远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
(4)促进福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进入市场的壁垒不断被打破,福建省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产业集中度下降。外资持续大规模的进入对全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外资企业的规模远远超过同类企业,居所在行业的前列。2004年,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是3868.06万元、平均资产总额3858.3万元、平均产品销售收入3764.55万元、平均利润总额165.43万元,与之对比,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数值相应高出3286.74万元、1504.16万元、3130.14万元和180.92万元,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的数值分别高出6718.94万元、5649.6万元、6542.27万元和750.47万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美大型跨国公司在一些规模经济效应显著行业的投资,不断扩大单项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有效提高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福州冠捷电子产量已跃居全球同类型企业第3位,中华映管产量位居全国同类型企业第1位。在汽车产业领域,2003年东南汽车公司轻客的产销量已占据同行业第2位,轿车居第9位。
从总体看,国际产业对福建的转移重点,集中于中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工业和一般性技术产业,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大型投资企业相对较少。2002-2003年度福建省列入全国 500强的外资企业仅有19家,占全国的3.85,这与该省吸收外商实际投资居全国第三位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2 福建面临国际产业转移“北上”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改革开放后的头20年高度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的局面,开始大规模地面向江苏、浙江、辽宁、山东等省。在产业转移“北上”的总体趋势中,福建省利用外资表现出不断下滑的态势。以台资为例(见表2),1990年以前,福建一直是我国台商投资大陆布局的重心地区,所吸纳台资一度占到大陆吸纳台资总额的30%以上。然而自1994年以来,来福建的台资项目和规模逐年下降。2000年台湾企业投资大陆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1%,而投资在福建的却比上年下降47.5%。2000年福建吸纳台资所占总体份额已从1991年的32%降至3.82% ,2005年为6.63%。
福建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中,没有能够在吸引和承接外资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吸引外资竞争更加激烈等外部因素外,福建省的综合配套环境比较薄弱,明显制约了国际产业向福建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1)福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差。
(2)福建基础设施较差,市场容量有限。
(3)福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4)福建投资软环境不够理想。
3 处于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福建产业定位
目前,福建的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石化、汽车三大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在经济技术发展方面客观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福建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对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一片谴责声之中,福建产业只能固守传统优势产业?如何避免产业低地的形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大量外资尤其是跨国资本的进入,一些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了跳跃式演进,加快了各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的步伐。但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趋势,使产业结构的趋同并非一定意味着地区间分工和专业化的弱化。第一,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也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第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2002年,在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增加了30% ,创造了3.4万亿美元的附加值,约占全球GDP的1/10,同时,其全球销售额高达l8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总出口8万亿美元的2.25倍。2003年研发开支超过5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有六家(福特汽车、辉瑞制药、戴姆勒一克莱斯勒、西门子、丰田和通用汽车)。相比之下,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研发总开支接近或超过50亿美元的只有巴西、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决定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更加主要的模式。这种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主要表现为母国公司控制一个产业或生产流程中具有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把非核心技术的、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同时,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的特点还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集群化,即跨国公司主动地带动和引导上下游企业的投资,通过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总之,新出现的这种产业链分工和企业内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产业分工形态。在这种新型分工格局下,一方面是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区域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却在不断深化。也就是说,产业结构趋同与区域分工深化可以并存。这样一来,市场竞争就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分工协作、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
因此,面对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选择区域间的“同构产业”,而是如何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1)必须转变“撒胡椒面式”的产业扶持政策。福建省不论在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的确立,还是产业集群的扶植方面,动辄十个几十个行业的做法并不鲜见。由于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资金分散,因而不能发挥出产业政策的作用。
(2)加大对跨国公司转移产业的导向力度。把吸引外资着力点放在引进跨国公司及与跨国公司生产相配套的企业群上,特别注重引进与大项目关联度大、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配件项目。
(3)在企业规模结构方面,要重点培育“专、精、特”的小型巨人企业。福建工业化的进程一直承受着“只长不大”的企业“侏儒症”问题的困扰,产业竞争力因此难以获得有效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组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被视为“作大”的重要途径,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浙江省“不求其大,只求其优”的产业发展思路值得借鉴。他们以相对市场份额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涌现出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企业。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福建要在现已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行业中,加快把成长型企业培植成“小型巨人”企业,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此外,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使之成为围绕大企业进行协作配套的专业化企业。
(4)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牵引作用,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要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福建省目前中小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是传统优势和出口主导型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在强调特色、强化分工上作足功夫。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用信息化、高新技术支撑重化工业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此外,要加快透明、高效的法律、政策等软环境的建设。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应把精力主要放在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宏观协调上,特别应加强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2]宋群.“十一五”时期统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52):2-18.
[3]商务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我国外商投资梯度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4):5-12.
[4]陈明森.福建省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与基本经验[N].福建日报,2006-5-3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