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肇始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海啸震惊了世界,在这场危机中,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完成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后续产业的发展接替,为临汾市经济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且十分有意义课题。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下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研究了煤炭产业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金融支持煤炭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5-0043-04
一、全县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乡宁县地处临汾市西隅,吕梁山南端,总面积2029平方公里,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质地之优良,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盛誉,素有“煤炭之乡”的美称。经国家地质部门勘探,全县含煤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8%,探明煤炭储量超过153亿吨,可采量130亿吨,煤层最厚8米,其中低灰、超低硫稀有主焦煤储量在51亿吨以上。截止2008年末,全县共有煤炭企业202户,其中原煤开采企业92户,洗煤企业106户,焦化企业4户,煤炭企业总数占到了全县企业总数的80%以上。
煤炭产业作为乡宁县的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煤炭经济在全县乃至全市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随着国家限产促销政策的实施和矿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整顿,全县的煤炭企业更是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短短的几年时间,该县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小县一跃成为临汾市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西山明珠”。
另一方面,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以目前的开采能力计算,全县60%的煤矿将在未来的20年内不得不因资源枯竭而关停,乡宁人引以为豪的2号主焦煤只能开采10年,10号煤的开采量也不足百年。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的原因,全县已有6座矿井相继关闭,乡宁县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24.39%,增幅创5年来新高,但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却下降3.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靠资源禀赋发展已成为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煤炭产业对县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煤炭行业作为乡宁县的主要支柱产业,其产销量、价格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对本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影响巨大。
(一)煤炭产业增加值是全县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全县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主导因素
1996年以前,乡宁县煤炭企业增加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5%左右。1996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短缺经济时代结束,供求格局反转,国家把煤炭产业推向市场,煤炭行业一行独大的地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能源需求减少,全县的煤炭企业经营纷纷陷入困境,煤炭经济一度步入低谷。全县煤炭产量自1996年之后持续下降,1999年才开始恢复性增长,2000年产量756万吨,仅比1996年增长4.6%。在1996-2000年间,全县的煤炭价格也不断下降,从1995年的210元/吨下降到了2000年的165元/吨,最低时只有140元/吨。受煤炭产量减少以及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6年的75%降到了2000年的63%。受此影响,在1997年到2000年4年间,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7%,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几年。2001年之后,随着国家针对煤炭行业实行的“控制总量,关井压产”政策,关闭、整顿非法小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小煤矿,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困扰煤炭市场多年的原煤市场产能过剩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沉寂多年的煤炭市场陡然活跃,产品供不应求,煤价居高不下,煤炭企业出现了利润高增长、投资高回报、效益大盈利的鼎盛局面。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来看,2001年全县煤炭企业增加值为12.9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4%;2002年全县煤炭企业增加值为17.74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9%;2008年全县煤炭企业增加值为33.3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1%。并拉动乡宁县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16.12亿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44.83亿元,年均增长15.73%,对全县的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二)煤炭行业税收对乡宁县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巨大,是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计算,乡宁县煤炭行业税收每增加1元将拉动全县财政收入增加1.81元。自1996年以来,煤炭产业对乡宁县财政收入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76.28%上升到2008年的84.47%,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煤炭行业使第二产业在乡宁县经济结构中居于主要地位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8年全县第一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12%下降到2.27%,吸纳就业人数由44.42%下降到32.30%;从2001年到2008年全县第二产业比重由52.42%上升到78.75%,吸纳就业人数则仅从31.53%上升到36.71%,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2000到2008年煤炭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对全县GDP的贡献很大,因此第二产业占比的上升和煤炭行业的效益增长密切相关,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第二产业由此创造的就业机会赶不上其产值增长速度。从2001年到2008年全县第三产业比重由21.90%下降到18.96%,吸纳就业人数由24.05%上升到30.99%,从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效果显著,但其比重的下降反映出第三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人均生产效率有待提高。总体来说,乡宁县目前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明显依赖于煤炭行业,抵抗行业周期波动风险较弱。
三、金融对县域煤炭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煤炭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及依赖较大
煤炭市场的强劲发展,在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当地金融机构存款的大幅上升。同时由于煤炭市场的繁荣,销售呈现卖方市场,行业利润较高,全县各金融机构纷纷抓住机遇,不断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支持力度。但就煤炭企业来说,煤炭的旺盛需求,煤价的一涨再涨,煤款的及时回收,主要得益于市场对资源需求的拉动,并不完全是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效益,煤炭企业依靠银行贷款发展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据统计,全县有90%以上的煤炭企业依靠银行贷款发展生产。
(二)金融机构放款高度重视风险保障,信贷资金投向过度集中
近几年,各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贷款终身责任制,要求实现新增贷款100%按期还本付息,并制定出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与此相对应,县域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忽视非煤企业信贷需求,竞相向少数煤炭优质客户发放贷款的倾向,金融机构间客户竞争日趋激烈,信贷服务面日趋单一、狭窄。据统计,2008年全县金融机构新增33889万元贷款中,其中:原煤开采企业贷款13395万元,占比39.52%,洗煤企业贷款4431万元,占比13.08%,焦化企业贷款7149万元,占比21.10%,煤炭企业的贷款新增额占到了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73.70%,余额占到了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22%。贷款投向的过度集中说明了各家金融机构既未真正研究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转型与企业体制这些涉及自身业务经营的大环境问题,也未认真去研究市场的中长期变化与发展趋势,理性地分析市场的合理成长周期,使自己的信贷行为与市场进行理性的衔接;更未真正下大力气培育自己的基本客户,进行理性的业务竞争。而这种过度集中的贷款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以下负面效应:一是银行的经营受制于个别优势企业,如原煤和洗煤企业。从存款方面讲,随着存款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行社都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吸收存款,无形之中导致县域优势企业地位上升,甚至在银行之间形成恶性竞争。从贷款方面讲,过度的信贷对象趋同和行业集中容易形成“垒大户”的情况,一旦市场发生大的变化,必然会积聚大的信贷风险;二是导致大部分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更加困难,这不仅不符合乡宁县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三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当前,农村资金的旺盛需求与农业信贷投入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农村资金的外流和上缴,已使县域某些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演变为单纯的筹资机构,农业信贷投入不足促使无序的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也使信用社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需求大量增加;四是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有潜力的新兴产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虽然具有高收益,但也存在高风险,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企业因而很难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如乡宁县“世纪田王”缓释肥料生产项目,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是新兴产业,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致使该企业建厂所需的700万元资金从去年跑到今年,一直得不到解决。
四、金融危机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预期已使得国际石油、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而国内煤炭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但由于价格仍高于国际煤炭市场,这就造成我国煤炭市场供求格局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偏低,会刺激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放弃采购国内煤炭,转向采购国际市场煤炭,减少对国内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煤炭市场下滑的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势必倒逼挤压国内煤炭市场,加大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的反差,再加上煤炭出口加税的影响,势必使我国的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由于国际和国内煤炭的供需形势同时发生急剧逆转,煤炭价格也开始迅速下滑。下面我们以辖区乡宁县某国营煤矿生产的优质2#主焦煤为例,对煤炭价格变动情况作一简单分析。2006年9月份该矿2#主焦煤坑口监测价格为345元/吨,2007年9月份坑口监测价格为528元/吨,同比上涨53.04%,到了2008年8月份坑口监测价格已是1350元/吨,同比上涨了155.68%,短短的3年时间价格翻了几近4倍。但进入2008年9月份该矿2#主焦煤的坑口监测价格一度狂跌到650元/吨,距最高价格时跌幅达到51.85%。由于煤炭价格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利润,因此县域煤炭企业自2008年9月份开始的效益下滑不可避免,并且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从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乡宁县的经济发展与煤炭企业景气度密切相关,因此全县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随着煤炭行业步入下降周期而放缓。
五、煤炭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产业作为乡宁县的第一支柱产业,对全县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资源型产业是最现实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然而,单一的煤炭资源型产业受资源市场的需求、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并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了煤炭价格下跌,使煤炭工业的增长放缓,但也抑制了煤炭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和商业银行集中放贷的冲动,有利于调整资金的投向,改善经济结构。同时,资源商品价格从高位的回落,有利于国家出台资源和环境税费改革方案,引导能源开发向节约型和低污染方向发展。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信贷资源的调节作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煤炭产业是支撑乡宁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种状况短期难以改变,因此煤炭行业的贷款规模仍然需要保持一定规模,不能再单纯依靠产能的扩张求发展。要利用煤炭需求疲软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改善煤炭生产中的浪费和污染状况,彻底改变全县煤炭企业粗加工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原煤开发转化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等不利局面。
(二)加强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努力实现产销平衡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尽量减少或稳定煤炭生产,以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为生产导向,以营销保生产。稳价保市,杜绝赊销,防止形成呆坏账。再一次面临风险困境之时,煤炭企业要防止出现上世纪末为销售而不问风险,纷纷大量赊销的做法,必须冷静面对,稳住阵脚,力求保市稳价,坚决杜绝大量赊销,切实防止呆坏账的大量形成。
(三)加快技术改造,发展煤矿生产力,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资料显示:如果将煤炭作为燃料所产生的价值视为1,制成焦炭可增值50%,提取煤焦油可增值10倍。加工成塑料能增值90倍,合成涂料增值375倍,制成药品增值750倍,而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可增值l500倍。而且,产业链延伸可使煤炭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优化升级,由生产初级产品向生产深加工产品的方向发展,由采掘业占优势向资源深加工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占优势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促使煤炭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积极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要把煤炭产业的结构优化转换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以科技为先导,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焦等资源的深加工,着力培养和发展煤化工、煤电一体、煤成气和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实行煤电、煤气等上下游产业联营;在发展煤、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产业资源利用率
乡宁县要实现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摒弃以“资源——产品——废物”为特点的单向式直线过程的发展模式,而要代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讲,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与煤共生伴生矿产。大力开展煤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利用,是缓解环境压力、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有效途径,是国家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二是要充分利用好煤炭在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对废气废渣进行处理和再利用,是发展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课题组成员:孙 杰 秦先明
赵玉堂 马玉军
执笔:孙 杰 赵玉堂
(责任编辑 刘伯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